世界各地有著不少活化廢棄工業用地的案例,我們先前曾介紹的舊金山「Power Station」複合式住商社區、香港都市農場「K-FARM堅農圃」,都是值得參考的例子。本篇要介紹的「Comfort Town」亦為著名案例,其為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佔地約40公頃的住宅區,宛若樂高積木的童趣建築群,和四周灰濛單調的環境形成強烈對比,格外吸睛。
|
彩虹建築群以積木為靈感
從高處俯瞰Comfort Town,聚落像是從暗灰地皮上長出來的樂高積木群,事實上,這些建築的設計靈感也的確源自兒童積木,這是對周圍在1950至1960共產年代留下的傳統建築群,丟出的有趣回應。Comfort Town由180座低樓層公寓組成,從2層樓到16層樓的建物皆有,高低參差的視覺效果與七彩外觀,讓此處帶有宛若虛擬聚落的夢幻感,與周遭地景形成強烈視覺對比,饒富趣味。
有趣的是,規劃時因預算考量,建築團隊僅以簡約幾何線條構築量體,讓外牆以最簡單的平坦形式呈現,也排除了突出的陽台設計與裝飾性元素,「從簡」手法反倒讓Comfort Town更貼近起初發想的積木形象。
跳脫蘇聯時代社區規劃的新嘗試
Comfort Town從整體概念發想到實踐,其實都帶著推翻蘇聯時期社區型態的意圖,這點可從以下幾點看出端倪。第一,Comfort Town是烏克蘭首個以街區開發為導向的住宅區,打破了蘇聯時代擅用的「微型社區」形式,因此聚落中可見在建築群間穿針引線、精心規劃過的綠地與步道。
再來,建築本身設計也頗具突破精神,像是在量體輪廓上,雖平坦立面稍微缺乏可看性,但建築團隊轉而在屋頂做出變化,透過不同角度、高度各異的雙坡屋頂,實現有趣的視覺效果,其與建物繽紛七彩立面,共同呈現出與烏克蘭既有住宅區截然不同的風貌,若和蘇維埃建築總予人冰冷、肅穆與神秘之感相比,Comfort Town確實顯得活潑許多。
強大生活機能形成基輔「城中城」
既是自現代社區概念發展,Comfort Town的生活機能自然十分完善,像是適當的綠地規劃,以及基礎設施如健身房、商店、游泳池、兒童遊樂場,讓居民不必舟車勞頓、跨區通勤,便得以滿足日常民生所需,也能享受愜意的休憩時光。除此之外,學區的建立也在規劃時納入考量,社區中從幼兒園、小學到高中皆備,在地便能享有系統性的教育資源。
Comfort Town的發展概念深受年輕家庭與城市菁英喜愛,對他們來說,這不僅是選擇住宅本身,更像是選擇了相對貼近歐洲的現代文化,而非自蘇聯時代留下的居住模式,這也讓Comfort Town擁有「基輔中的一片小歐洲」之名。Comfort Town之於基輔,象徵著社區規劃手法上的突破,也暗示著當地人生活方式劃時代的轉變,未來也許將成為烏克蘭各地社區參考的最佳範本。
資料|archdaily
圖片|Andrey Avdeenko、Alexander Angelovskiy、comforttownn 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