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昇達「來時路」攝影展!在花蓮市區走進中央山脈森林中

「來時路」中央山脈紀實攝影展

2021年花蓮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來時路 - 攝影展」,於2021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免費開展,策展人蔡昇達把中央山脈的森林搬進花蓮市區的場館內,讓所有觀展者,仿佛走進山中,打開五感的全新體驗。

展場動線
摸黑走進展場中猶如走入森林

這場攝影展,是2018年2021年間蔡昇達與布農族青年深入中央山脈踏查過程所留下的影像紀錄,抽絲剝繭出其中20張影像在現場呈現,觀展手冊中還有另外未展出的16張影像,「我們用一捲底片的照片張數,來訴說這段踏查的歷程。」最後這些影像都會變成部落的資產,重新回到部落中被收藏。

展場實景光影
不同於一般攝影展,20件作品被藏在植物之間

展場實景3
必須被發掘的攝影作品

「來時路」的展期僅一個月,是否考慮延展?蔡昇達斬釘截鐵的說:「不可能。」細究其中原因,其實是在布展前,就已經考量到植物在被包黑的場館中,無論生命力再強,缺少陽光,最多也只能活一個月,再延長只會發臭長蟲「這是一開始就被設計進展覽中,是我想給大家的感受,一個月之中,每次來看展,植物的狀態和氣味都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10月底展覽進入尾聲,植物的葉子開始枯萎萎縮,枝幹的線條也比開展時來得更明顯「這也象徵著無形文化資產,與地方生活文化,本來就會不斷變動,即使定期澆水、有專人照顧,還是會逐漸消失。」他希望每個人都能透過展覽,同時也感受到(植物)生命的歷程。

回到展覽的核心「保留部落文化,必須非常努力,只要缺少某個環節(像植物一樣),文化就會消失或死去。」蔡昇達以「語言」為例,很多人走進地方和部落都會發現,很多語言、單字,常因為它在生活裡消失、不再使用某個東西,這個字詞也會跟著不見(很多在地方言也面臨同樣問題),某些「文化」也會隨之消逝。

展場探索與觀看形式2
一個月的展期,除了看攝影展,觀察植物變化也是很重要的觀展體驗

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展覽

僅展出一個月,不免讓人覺得可惜,蔡昇達卻說,這裡的每件都吸,都會再去其他地方被「再利用」。除了前面提到攝影作品,會被帶回馬遠部落,作為部落活動中心的展示品外,場內強韌的植物,已經被認領完畢,撤場時都會被(領養人)帶走;把展場包黑的絲質黑布,會被帶回山上,作為溫室種植植物時的遮陰網布;竹構廊道的竹子,變成梯田山民宿升火的火種;展場中的4噸落葉,也會回歸自然。最終,不會留下太多不必要的垃圾垃圾。

展場實景5
猶如走進中央山脈的森林中

除了攝影作品,還有一部關於來時路的紀錄片,已經有其他單位正在洽談,希望能在更多地方播放「這也是我策展的初衷,要讓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被關注、被發現價值,大家能從不同角度觀看,受到感動後也想要進一步參與。」

2021年「來時路」攝影展,並不是舊社活化計畫的終點,未來他們還要持續上山,如果有更多人被攝影展感動,而願意一起上山,修復舊房舍、做紀錄等,將來就有可能以更有趣的面貌,讓大家看到更多山裡的故事!

展場實景4
多次踏查的成果濃縮成20張現場作品

花藝師李濟章雕塑作品 - 容器局部
長達多年深入部落的拍攝紀錄

策展人蔡昇達的「來時路」

(擷取自蔡昇達臉書)

從2006年踏進馬遠部落,到2018年那趟從花蓮翻越中央山脈回到丹大舊社後抵達南投地利村的路途裡,我在地利村族人的接待晚宴上對著大家說:「謝謝Bunun帶給我的一切養分,我會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一步一步把得到的知識、感動,傳遞到更遠的地方。」後來,我們去了歐洲四國講唱、在台灣各地大大小小的場合分享,除了說,我們也寫,讓這段路途的所見所聞與核心精神化為文字,出現在報章雜誌之中留下紀錄,並且在2020台灣文博的開幕儀式,放在最重要的結尾,在全國媒體前播放。

和Bunun在中央山脈裡生活著所有感受,那些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古老智慧,會用各種形式衝進身體的每個細胞裡,影響的餘韻總是在每個心靈需要力量的時候,一波一波的送到面前,永遠不致匱乏。

這次有這樣的一個機會,讓我們以這段踏查尋根為題,用很純粹的方式向大家分享。「創造場域、沒有文字、還原現場、讓人待著。」然後就搞死一堆人了,包含我自己。但在這樣的過程中,漸漸的發現,其實那些中央山脈與Bunun教給我的事情早就內化成生命的一部分,沒有以誰為主,講好要前往的目的地,自然而然的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一起工作。

這檔展覽對我來說根本不是想「展示什麼」,而是在山下儘可能的捏出一個我們對於中央山脈可以落實在生活裡的一種想像,讓走進這個場域的人們,可以引發大家的好奇與討論,只要開始問問題、對話,就有繼續走下去的多元方式和可能,也許最後真的可以在承接老人家留下來的珍貴文化資產之下,走出一條屬於我們的路。

「熊為森林中的靈,布農人為山林中的魂,此視覺遠看像是人於夜晚中手持強光照亮前方路途,如同那被隱藏於山林中的關門古道,需要被探照、關注,才不致於消逝於自然之中。近看時,由下往上的觀看方式,如同人在黑夜中狩獵的頭燈,由人的視角與黑暗中的獵物眼神對視,倒轉後即轉換為動物的視角盯上闖入森林的人類。橫式觀看為空拍視角,小小的人類在大自然面前顯得渺小,置身於被風吹拂的芒草園中找尋出路,細看實為黑熊毛皮的紋理。將人、環境、動物、植物、生活習慣、信仰、授獵文化與布農族群的世界觀融為一體,這也是貫穿整個展覽的精神。」

攝影只是工具,身在現場才是真實。

策展人蔡昇達
策展人蔡昇達

展場探索與觀看形式
在每一道幽微的光線中,都能發現一個故事(照片)

展場實景 - 家屋區
展場中甚至能坐下來體驗森林的氣味

展場實景2

展場實景家屋區2

【來時路 - 攝影展】

展覽時間|2021年10月01日(五)至10月31日(日) 周二至周六08:30-17:30

展覽地點|花蓮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花蓮縣花蓮市北興路460號)

參觀資訊|免費公開參觀 ※請參照現場防疫規範依序參觀

策展單位|森深試務所有限公司(策展人蔡昇達)

協同策劃|郭虹吟

藝術顧問與主視覺設計|范承宗

藝術行政|高韻涵

展場實景 - 重返丹大紀錄片放映區
來時路紀錄片,未來有機會在其他地方再播放

資料提供|森深試務所有限公司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耗時15年建造的「高雄新車站」,由荷蘭建築團隊Mecanoo操刀,其中名為「綠之丘」的天棚圓頂與其上方的空中花園,終於在2024年底正式完工啟用。

保留帝冠式舊站建築

高雄新車站以「擁抱高雄歷史」為理念,將歷史傳承與創新設計融合,保留舊有元素並重新詮釋,定位為「串聯過去與未來的城市地標」。有著超過八十年歷史的高雄車站舊站,屬於日式帝冠式建築,在新站興建過程中被保留下來,期間經歷二次遷移等創舉,展現團隊的工程技術。此外,施工的同時也必須維持鐵路運作,並確保乘客往來順暢、安全,於團隊而言充滿挑戰。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以「擁抱高雄歷史」為理念,將歷史傳承與創新設計融合(圖片來源:Mecanoo)

兼具通勤與休閒的自行車道

除了鐵路部分的工程外,高雄新車站還彙整了捷運、公車、客運等運輸系統,並打造一條全長15.3公里的自行車道,為全台唯一一條可「飛越」鐵路的自行車道,兼具通勤與休閒功能,為市民帶來嶄新體驗。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彙整了捷運、公車、客運等運輸系統(圖片來源:Mecanoo)

2,700片幾何雲朵打造天棚

這次正式啟用的天棚,不僅僅是高雄新車站的入口,也像一座城市舞台般。其圓頂佈滿2,700片潔白雲朵,由近80支造型各異的榕樹花柱支撐、挑高6公尺,展現高雄晴朗天空的意象,通透視野營造出寬闊的感受。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天棚不僅僅是高雄新車站的入口,也像一座城市舞台般(圖片來源:行政院)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天棚圓頂佈滿2,700片潔白雲朵(圖片來源:Mecanoo)

台灣原生種空中花園

天棚的上方,是佔地17,500平方公尺的空中花園,全數採用台灣原生種植物,共有超過三十萬株植栽灌木,並分為五大景觀區,為高雄新車站塑造綠意盎然的環境,也讓這座熱帶城市擁有可呼吸、充滿生機的空間。未來,這裡將舉辦各種市集、展演活動,更計畫設置流動圖書館,迎接更多可能。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空中花園全數採用台灣原生種植物,共有超過三十萬株植栽灌木(圖片來源:Mecanoo)

集飯店與商業空間於一地

目前高雄新車站施工分成南、北區塊兩階段施工,南區塊已經大致完成,剩下北區塊以及四棟大樓。除車站本體外,也將結合飯店與商業空間,打造複合式的大型公共區域,成為高雄與外部接軌的樞紐。

高雄新車站「綠之丘天棚」、「空中花園」啟用!荷蘭團隊Mecanoo歷時15年打造城市新地標
高雄新車站將結合飯店與商業空間(圖片來源:Mecanoo)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南台灣首店等5大亮點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誠品生活台南」將於2025年第一季展開試營運,這間廣達6,000坪的四層樓獨棟街邊大店,由建築師羅耕甫規劃為有機綠建築,藉寬闊景觀階梯引領訪客踏入閱讀殿堂;室內空間則由建築師蕭博文操刀,融入台灣人傳統上於厝屋、公共廣場聚會的「埕Tiânn」文化,打造一處讓人們歡聚交流的生活據點。店內集結書店、兒童館、主題餐廳、台灣設計選物、國際潮流品牌專賣店等,酒藏豐富的「誠品酒窖」亦同步進駐,各年齡層的訪客皆能在此覓得樂趣。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引台南暖陽入內的有機綠建築

以打造「南方新桃花源」為理想,誠品攜手建築師羅耕甫規劃「誠品生活台南」街邊大店,這棟有機綠建築善用自然採光與通風,將台南暖陽引入室內,同時縫合室內空間與城市風景;正門入口旁以近百階的景觀大步梯迎賓,邀訪客拾級而上,步入挑高10米的雙層書店沈浸於書海。尚未正式開幕,「誠品生活台南」即以兼具永續和美學的建築設計,獲得「TAC世界設計大獎商業概念獎」首獎肯定。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室內融入「埕Tiânn」文化概念,十米挑高書店是焦點

室內空間則由建築師蕭博文操刀,以連結在地與國際、傳統與創新為理念,融入台灣早期傳統厝屋庭院與公共建築前聚會廣場的「埕Tiânn」文化概念,將誠品書店置於全店核心位置,結合多元藝文體驗、親子共讀Plaza等活動空間,以及綠意天井、8米寬大步梯、大面積露台等設計細節,為台南再添一處文化生活聚所,隨時款待在地居民、歡迎跨地遊客,亦迎接遠地旅人。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安平、國華街都不遠,鄰近府城知名景點

「誠品生活台南」位於近期剛開幕的台南新興園區,鄰近安平港、奇美博物館、安平老街等知名景點,距離最多遊客到訪的安平古堡、國華街美食聚落亦僅15分鐘車程,周邊提供上千個汽機車停車位,交通便利。店內不僅有挑高10米的雙層書店,亦設有「兒童館」蒐羅台灣及全球特色繪本作品,帶領小讀者由在地出發,探索全世界。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

誠品酒窖南台灣首店進駐、世界美食集結

呼應台南聞名全球的美食文化,「誠品生活台南」一至四樓每層都設有主題餐廳或咖啡輕食,囊括台式、日式、歐美、中式、泰式等菜系,集結奪得世界啤酒大賽冠軍的台灣精釀啤酒餐酒館、甜點吃到飽、精緻創意蔬食、早午餐、原木柴燒料理等多樣化選擇;書區旁還有複合印刷設計、藝文與選物的在地知名老宅咖啡館獨家入駐,臨窗可由天井欣賞雲影天光,沈浸於書香與咖啡香中放鬆身心。

更令人期待的是,「誠品酒窖」也將在此開展南台灣首店,匯聚法國布根地、波爾多、香檳區等著名酒莊超過7,500款紅白酒,葡萄酒迷值得一訪。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來源:誠品酒窖)

台灣設計師、國際潮流品牌聚集

期望成為人們探索各種奇思妙想、激盪創意的靈感基地,「誠品生活台南」也攜手品牌創作全新店型,包含時尚設計、休閒潮流、新銳文創、台灣冠軍茶等;獨家專賣店各有特色,包括以時髦撞擊凹痕著稱的義大利精品行李箱、美國百年工作靴之王、德國古典書寫工藝品牌等,值得期待。

「誠品生活台南」2025首季揭幕!綠建築融入台灣傳統「埕」文化,誠品酒窖設南台灣首店
(圖片提供:誠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