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開展《原‧未─原住民工藝的未來式》,用一件件出於自然自性、樸質美感、兼具實用的作品,敘述出8月1日原住民族日的內在精神,企圖引燃從當代新創看見工藝未來式的思考。
走入《原‧未》,一座巨大竹藤編拔地而生,這是噶瑪蘭族藝術家杜瓦克•都耀與纖維藝術家陳淑燕駐地合創之作,整件創作使用原竹為材料,從單純的枝竹漸次交織,最後化成原住民傳統生活器具的漁筌……從素材到工藝的路途,在這件作品歷歷可見,工藝正如有機生命體,是吸取土地的養分,最終綻露出來的成果。
當進入到內部,以原住民編織紋符號構成的空間,在白色波浪板與木作架構漸次開展,十六族豐富的文化如同七色光芒的彩虹,最終凝成的彩虹橋,以「折射受體」的一道白色光束作為比喻,打開了整展對於「未來」的探討。
循序走讀十六族文化,進入三大主題展區,探討在地工藝與國際藝術的對話、各種翻新素材的實驗,以及部落林產商品的開發,這當中可見多件「部落合創」作品,有瑞士設計師Matti Klenell與臺灣泰雅染織工藝師尤瑪・達陸合作的傢俱,有服裝設計師董雅卉與葛瑪蘭竹編家杜瓦克・都耀開發的生活器物,逐漸揭開整展的重要題旨。
潛在爆發的原鄉能量
伴隨展覽,首次直接在部落舉辦交流論壇,一場大武山下的跨域交流,在泰武古謠傳唱的繚繞歌聲中,緩緩揭開序幕……從前在城市裡討論的工藝,如今回到部落的土地上。而這座排灣族先祖喚做「Karoroan」的聖山,族語本意為視野遼闊,彷彿冥冥之中期許這裡成了瞭望工藝未來的高台。
日治時代,日本總督府曾在泰武鄉成立「阿瑪灣社工藝指導所」,工藝所的位置早先是在萬安村,後來因為原料取得考量,又遷至佳興村,培養出佳興木雕四大家族,亦即今日工藝家沈安日的孫權家族、王景松的高枝珍家族、沈萬順的沈秋大家族、葉德青的賴福隆家族。
這則歷史所代表的意義,即部落工藝很早就被世界認可,甚至是人們重金求購的針對商品。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技術組組長姚仁寬表示:「傳統技藝已累積一定能量,如何再往下扎根,必須要與相應的資源對接,並且吸收轉換新的養分。」
發揮部落生活共創力
為了探究原住民各族群所蘊藏之智慧,創造原住民工藝未來的新想像,此次論壇邀請了三位身份不同的業師與會,分別是前正興街街區運動發起人高耀威、康槍槍創意設計負責人康靜雯、糸島織物創作社主理人鍾瓊儀,各自以地方創生、產品開發、藝術共創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思考。
從地方創生的角度看部落,高耀威歸納出自己在台南正興街一路走來的經驗,指出地方創生即是生活。「沒有生活,就沒有創生。」而地方必要先思考自己的個性,決定用什麼性格去接觸外界,才能創造出有趣的對話。
「創生就是醞釀風土脾氣。」高耀威接著說,「你得要先知道自己是誰,才能告訴別人你是誰。」美之所以為美,並非單純出自設計,而是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原‧未》所要深研的,即是如此幽微卻關鍵的因子。
[ 原.未─原住民工藝的未來式 ]
展覽日期:8月1日起(常設展)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生活工藝館一樓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策展單位:西屹設計有限公司
廣告
文 | FunnyLi
圖片提供 |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