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體驗式消費」的風潮吹向了陶藝教室,兩間新型態複合式陶藝空間「慢慢生活美」與「Round Round」,不約而同在現代以美學理念傳遞陶藝與手作溫度,成為城市人在繁忙生活中紓壓、接觸生活美學的樹洞。
複合式陶藝空間的興起
位於台北東區、近來廣受年輕人歡迎的陶藝複合空間Round Round有著如畫廊般清爽明亮的空間,型男靚女難得放下手機、穿上圍裙專注於眼前的陶土,成為鬧區中難得的景象。從品牌視覺設計公司ADC Studio、禮拜文房具 TOOLS TO LIVEBY到琥泊茶苑Liquide Ambré,主理人Karen持續以經營品牌的方式將生活風格延伸至陶藝教學空間,「7、8年前我在東京觀察到,許多潮流選物店開始挑選一些極具特色的陶藝作品販售。台灣當然也可以這樣做,只是慢了一些,我自己相當喜歡,也覺得是時候讓大家體驗手捏陶。」Karen笑稱靜靜地捏土紓壓、創作,好像比起買東西更讓心靈感到富足,因為專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回歸自我。事實上,她自15歲開始用課餘的時間向陶藝家學習了4年陶藝,直至出國念書後才停止,之後開了Round Round才重拾這項嗜好。
兼具陶藝教室與畫室的慢慢生活美主理人德蘭和宜亞則觀察到,直到2016年時都還沒有那麼多陶藝教室,這一、兩年卻開始廣為流行陶藝,也越來越多藝術、設計領域的學生在畢業後即開設工作室、以陶藝教學維生。「畫畫和陶藝都應該是生活必需品,並能夠應用於生活。我們以前升學的畫室好像就是提供最廉價的設備與桌椅,我覺得很矛盾的是,一個教美感的地方卻沒有美感的環境與觸發。」也因為這樣,慢慢生活美藉由陳列布置與辦展,並販售、展示超過30位台灣職人的陶藝作品,讓學員來此不只是學到技術,而是整體的生活美學,甚至成為人與人之間的橋樑。
製陶大不易!新手必修的陶作觀念
「沒想到碰到土的剎那即找回了手感,就像學鋼琴一樣,你學過的東西是不會忘記的。」這是Karen時隔多年再接觸陶藝的心得,儘管Round Round是體驗式課程,她也表示陶藝需要有程度上的漸進,無法一蹴可幾,並不是今天捏了個盤明天就可以捏一個偶。「所以我不希望體驗性消費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被放進生活中。」
以一般的陶藝學習來說,分為手捏陶與手拉坯,以手捏陶做出一個手感溫潤、輕薄勻稱的器皿是需要時間的,而拉坯也需要較長的前期訓練;以土性來說,手捏陶可以完美展現陶土的質感,手拉坯則可以用容易乾裂、不容易塑型的瓷土創造輕薄質感,兩者各有製作難度。一般來說從捏一個小杯子到一個花瓶大約需要8到10堂課的磨練,但在Round Round這邊卻在第一堂課就可以製作花瓶,是因為Karen費心把課程重新設計拆解成相對不容易失敗的SOP,甚至自己設計製作輔具,提高初學者的成功率。回到陶藝本質,手感還是需要練習的,Karen也鼓勵新手好好利用拉坯課程按部就班學習,畢竟在台北東區就可以拉坯是很難得的,而自我練習也是學習陶藝的重要環節。
德蘭和宜亞則建議初學者要熟悉土性,像是被打掉重練的陶土在揉捏的過程可能會跑進氣泡,在後續燒製時就會破裂,「因為土是有記憶的,你對它犯過的錯誤會在燒製時浮現。」另外,初學者該意識到的是,做陶是一件充滿變化、存在失敗率的事,陶藝除了手的技術之外,如何燒窯、配釉、配土的技術也很重要,像是杯子的厚薄度差異、接黏處沒有銜接好,都會讓較細薄的地方因為水分蒸發較快,燒製時容易斷裂,甚至有時製作時看似沒有問題仍可能失敗,製陶失敗有太多因素了。
如果講求快速的話其實夏天相當適合做陶,因為陶土的水分乾得比較快。土坯需要陰乾完才能去素燒,若沒有完全陰乾、還有水分時去燒製是會爆炸的,「我覺得陶作是間接完成的作品,需要燒製、上釉,過程充滿變化與驚嚇和驚喜感。」德蘭和宜亞說著。
陶藝創作中的失敗哲學
「一開始就知道陶藝一直難以推廣給大眾的原因之一,就是過程中會有很多失敗。」儘管這麼說,Karen還是大膽在課程中加入自己上釉的環節,甚至邀請藝術家教學員在作品上以釉色畫畫。上釉是陶藝學習中失敗率極高的一道關卡,就算第一次素燒成功,第二次窯燒前的上釉手續也是大魔王,因為上釉的變因非常多,像是釉的成分、土質、溫度,可能因此在窯中產生獨特樣貌也可能破裂,燒製出來的結果往往有些人喜歡而有些人不能接受。但對於Karen來說,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個立體的物件並在生活上使用、燒製前也能不斷練習、重來,充滿變化與包容性,就是陶作的魅力所在。
「畫壞一張畫根本沒什麼,有時候一打開窯,整窯的陶器都燒壞了,誰抗壓性不高做完陶後都會修身養性!」這是陶藝家朋友與德蘭和宜亞分享的製陶多年心得,畢竟製陶技術再熟練,也有可因為空氣的溫度、濕度而影響燒窯結果,陶作的控制權可能只有7、8成,剩下兩成可以說是「靠天吃飯」。以上釉來說,浸釉只要稍微一有遲疑、上釉上得厚些,燒製時釉會四處亂流、黏在銅板上。又例如說有的陶藝作品是用白色化妝土製作,上釉就非常麻煩,首要上一層化妝土後再上一層透明釉,兩道工序更加繁瑣。
陶藝家要在杯、盤、碗的固定器型中做出每個人的獨特性,且承受上釉與窯燒等不確定因素,是相當不容易的。以一只好的杯子來說,拿起把手的平衡感要非常好,反之會非常傾斜;手指塞進把手時的舒適度也很重要,而杯壁太厚會太重,太薄則會刮嘴。「不要小看一只大量生產的平價盤子,而是該以此為標準,思考自己是否喜歡這種厚薄度、手捏陶器時可以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德蘭和宜亞說道。期許陶藝的生活美學從一只日常使用的器皿出發,每次捧起拙趣敦厚的陶藝品都在提醒著你,看似簡單的線條是多日的練習與手感,而生活中的美好是值得慢慢花時間創造的。
Round Round
設計公司ADC Studio、禮拜文房具TOOLS TO LIVEBY、琥泊茶苑Liquide Ambré的創辦人Karen,因為一句「退休後想要當陶藝家」與朋友在台北東區開設了Round Round,持續推廣由個人品味延伸的生活美學。
慢慢生活美
於台北市大同區的「慢慢生活美」複合式陶藝空間暨畫室,為德蘭和宜亞於2016年創立,憑著個人對陶藝和美術的喜愛和專長,期許將手作的美學潛移默化於生活中,並持續推廣台灣陶藝職人的精湛作品。
文|馮興妍 圖片提供|慢慢生活美、Round Round
想了解更多美感生活提案?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1/10月號《建築裡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