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藝術村於2021年成立滿20年,並將於2023年離開北平東路7號的基地遷居城南,因此以藝術採集計畫「是名詞是動詞也是形容詞」拉開序幕,藉由展覽、漫談等活動,邀請民眾一同探討藝術進駐的過去、現在、未來。
「駐村」作為創作的途徑
「是名詞是動詞也是形容詞」計畫概念以試想駐村詞性的改變作為策展方向,演練藝術進駐的過程與目的。若駐村是個名詞,是藝術家在創作途徑中的一個選項,或許也是個肯定,曾至何處駐村,它可以成為藝術家經歷中的某段過去;若駐村是個動詞,駐留某處採集、感受,體驗未知後選擇面對或逃避,選擇留下什麼或不帶走一片雲彩;若駐村是個形容詞,形容某種對空間、對基地、對城市的想像,當實體空間被虛擬雲端取代,各個角色的參與又成為怎樣的存在。
台北國際藝術村成立於2001年,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概念,將舊有建築物打造成藝術家創作與居住場域的秘密基地,至今已營運逾20餘年。數年來接待500餘位國內外藝術家進駐,選送近百位臺灣藝術家出訪異地,並藉由展覽和藝術家駐村,促進國內外藝術交流,推動在地藝術文化邁向國際化。
同時,2021年TAV藝術採集計畫作為棲息此處最後三年的首部曲,分別邀請陳以軒、周書毅、陳曉朋、吳芊頤及倪灝五位藝術家,以過往曾在藝術村的駐村經驗或是於此所實踐或延伸的創作脈絡。
作品1|靜物研究II:島民
藝術家|陳以軒
這是陳以軒,2015年在台北國際藝術村駐村期間所發展出來的一系列創作,透過橋下各種「物件」的採集與拍攝,他感興趣的是人在公私領域分界上的居處,以及自然與文明的交互佔領、消長、直至最終被抹除,抹除即佔領。
作品2|無用的行動I:此刻與過去的消逝《無用之地》影像紀錄檔案
藝術家|周書毅
這件作品是周書毅,重返台北國際藝術村的第一步分享,循著展示的物件及影像的敘事,如開啟記錄檔案,將藉由他所面對何謂曾經的有用與無用,旅跡於那切實感受到的衝擊,進而反思在藝術與社會發展關係中,那密不可分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作品3|可折疊的時間(二十年的距離)
藝術家|陳曉朋
這件作品以陳曉朋,當年駐村成果展〈線裡線外:陳曉朋、林一中雙人展〉(2002)的展場空間配置為畫面結構,作品位置位於走入藝術村必經通道(藝術村心臟位置)的長方形牆面對切為兩個直角三角形。藝術家試圖把時間折回去,再打開來,這個動作的意義不只在於回顧過去,也期待未來,亦即對於下一個二十年的期待。而牆面繪畫最上方,由(政治)色彩所暗示的時間長度刻度,似乎有可能是決定未來二十年方向的關鍵。
作品4|時光之窗、窗中之窗
藝術家|吳芊頤
吳芊頤將原為藝術村的玻璃與窗戶,視為一個個視窗,它們是二維與三維的詩性空間,想像以此分界的內與外,通過此開放性的視野與觀看方式,將圖像與記憶連結在一起。〈時光之窗〉、〈窗中之窗〉兩件作品的創作以拼貼形色風物再加以轉換媒材,在這裡切出通往另一個窗景空間的時空,返照於建築與自身,與其相融合,是對曾經的留戀,並探尋未來的可能。
作品5|旋轉
藝術家|倪灝
作品則是延伸義大利未來主義派的美學影響,他把破屏電視想成繪畫,並播放自行攝錄的許多「動作」錄像。這些錄像剪輯之後被播放在當地各處所收集的半破屏電視上,集體形成了一種現代速度感的縮寫。而裝置作品「格」則是考慮到現代世界全球的「網格化」的壓迫及身體的政治,藝術家使用微波爐把肥皂底基加熱後和室內用的人工芳香油,以翻模的方式和不同IKEA的傢俱網籃結合製作成雕塑。肥皂的顏色變化是由不同微波加熱的時間燒焦造成的。
茶几漫談:藝術進駐在臺灣的開始、發展與未來
在臺灣藝術進駐的發展中有許多不遺餘力的決策者、實踐者、紀錄者與參與者們,與我們一同見證這一路來所發生的點滴。在過往,台北國際藝術村多年來吸引超過40個國家的藝術家來此駐村創作;在未來,2023年配合整體開發遷移至寶藏巖,並以其為基地結合文化資產,串連周邊煥民新村及嘉禾新村,共同連結城南人文生態及歷史的新據點,同時延續藝術村創立20年來、近千位國內外創作的能量,提供藝術家更有特色及地域風貌之創作空間,進一步使藝術深根臺北人文風土,創造城市多元文化面貌。
【茶几漫談】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游藝廳
時間|11.20(六)-11.21(日) 13:00-15:00、16:00-18:00(共四場)
藝術採集計畫「是名詞是動詞也是形容詞」
參展藝術家|陳以軒、周書毅、陳曉朋、吳芊頤、倪灝
藝術總監|李曉雯
展覽日期|10.30(六) – 11.28(日)
圖片提供|台北國際藝術村
文字整理|Peggy W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