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2021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登場!雲門舞集、9m88共演鄭宗龍之作《十三聲》

台東「2021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登場!雲門舞集、9m88共演鄭宗龍之作《十三聲》2

池上不只有好米,一年一度與稻穗共舞的秋季盛事,也成了鄉里的驕傲,而「2021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於10月30日、31日週末正式開演,今年邀來雲門舞集第三度登上秋收舞台,由知名製作人陳鎮川操刀、跨界合作新生代歌手9m88,攜手在池上萬安社區天堂路稻田,共演首次走出劇場的雲門舞作《十三聲》。此外,雲門舞集為讓更多觀眾一同感受秋收美好,也在11月27日、28日特別規劃線上演出,若無法親自到場見證雲門 X 9m88精彩演出,別忘了在線上與表演者相聚!

台灣好基金會提供_蕭安順攝影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每年秋天在台東池上舉行。(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攝影:蕭安順) 

秋收第13年正好迎來雲門舞集《十三聲》

在動盪不安的2021年,秋收邁入第13個年頭,而正好,雲門舞集在舞台上演出的,正是藝術總監鄭宗龍之作《十三聲》,其創作故事源於六、七零年代的艋舺街頭,匯集鄭宗龍對成長之處的洞察,他將街頭人的身體形態、廟宇元素、傳統歌謠轉譯為舞蹈,並邀來音樂人林強揉合老歌、咒語及嘶吼聲,與舞者肢體共織出探索源頭的深意,藉由回溯尋找與祖先之間的連結,找到面對未來的勇氣,同時讓萬華在地風俗躍上舞台。

A2101475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歌手9m88。(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攝影:劉振祥) 

鄭宗龍談池上現場的演出感受

「這個作品在劇場演出,特別的是舞台上絢爛的投影,而在池上,我們的投影就是天公伯和後面的中央山脈,還有池上農民辛苦耕作的稻浪。」鄭宗龍為《十三聲》首次走出劇場、與池上山雲風稻燕的互動性下了美好註解,而他也提到,戶外演出現場時刻在變化,難以全盤掌握控制,但自己同時其實挺享受這種「沒有界線」的感覺,自由暢快。

DSC05677
雲門舞集《十三聲》池上演出現場。(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攝影:劉振祥) 

有趣的是,在30日的演出過程中忽然下起小雨,池上天氣由晴轉陰,天空在舞者身後慢慢染上一層灰濛色調,而大自然的變化也讓整支舞作與背景形成巧妙映對:晴朗時,舞者身著純黑色舞衣;轉陰後,舞者正好進入換上螢光色舞衣的情節。這巧合彷彿也呼應了鄭宗龍先前提到的,當雲門來到秋收,天公伯和大山就取代了人為舞台效果,化為《十三聲》自然投影,變幻莫測卻充滿驚喜。

A2106859
雲門舞集《十三聲》池上演出現場。(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攝影:劉振祥)  

A2109883
雲門舞集《十三聲》池上演出現場。(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攝影:劉振祥)  

9m88帶來6首曲目、與舞者共演《十三聲》

邀請9m88共演,則是製作人陳鎮川的想法,「大概只有在池上,能看到有9m88的雲門舞集表演、有雲門舞集演出的9m88演唱會。」從2020年的茄子蛋到2021年的9m88,陳鎮川都將新世代音樂力量帶到秋收,將其與藝術、鄉土風情勾串起專屬於池上的風景。

S__38674436
雲門舞集 X 9m88 共演《十三聲》片段。 

9m88這次不僅在《十三聲》舞作中〈觀世界〉、〈滿州小調〉和〈牛母伴〉三首曲目片段與舞者共演,在活動尾聲,也和雲門舞者攜手帶來〈九頭身日奈〉,邀觀眾在爵士樂音中輕晃搖擺,而為秋收第二日公演作結的曲目〈一想到你呀〉,則和舞者、池上國中志工同學們在歡快氛圍中一起歌唱舞動,回應著豐收時節的歡騰。

A2102563
9m88與雲門舞者共同帶來〈九頭身日奈〉。(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攝影:劉振祥)  

Photo_6554144_DJI_544_jpg_8471269_0_20211029162838_photo_original-01
「2021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10月29日演出現場。(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攝影:劉振祥) 

雲門舞集加碼11月27日、28日線上演出!

除現場表演外,雲門舞集在文化部支持、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及台灣好基金會協助下,特別規劃線上售票演出,將在11月27日、28日舉行,更加碼「獨家花絮」與「限時回放」功能。透過花絮,觀眾可跟著雲門從台北到池上,看舞者在前身為米倉的空間裡排練、黃金稻浪中走位,也可見舞者藉由親身參訪,增加與池上土地的連結。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到雲門官方網站查看相關訊息,演出日期、時間與售票平台也將附於文末!

LIU91108
雲門舞集《十三聲》池上演出現場。(圖片提供:台灣好基金會,攝影:劉振祥)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這13年來,不只專注在傳遞藝術能量,也透過地方創生模式,讓全台灣甚至國際看見池上在地凝聚力,今年活動不僅有當地國中小學生擔任志工、動員約十分之一的池上鄉民,也有移居池上的新住民和外界藝文人士投入參與,試圖共創鄉鎮藝術新模式,成為台灣各地借鏡典範,也帶有讓秋收躍上國際,成為世界知名藝術祭典的想望。

▧「雲門十三聲在池上──2021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線上演出

演出時間:2021年11月27日、28日 14:30~16:30

回放時間:2021年11月27日 17:30~11月28日 13:30;2021年11月28日 17:30~11月29日 13:30

更多資訊:雲門舞集官網售票暨播放平台KKTIX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台灣好基金會

info & photos 台灣好基金會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不會消逝的陽光!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梅雨季即將來臨,陰雨綿綿總讓人心情蒙上一層灰,今年不要怪天氣,試著出門「逐日」吧!座標台北敦南林蔭大道上的「敦南之森 Taipei Lumitree」,數位藝術家DAMONXART帶來全新戶外光影作品《陽顏 SUN HUE》,以數位形式重現太陽的恆常存在,為城市注入一抹暖意。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用「錯視」創造永恆全日

從太陽、花瓣、鳳凰、河畔到行星運轉的軌跡,都是DAMONXART的創作題材,其以數位語彙玩轉幾何,加上對鮮豔色彩的靈活運用、對不同材質的探索,建構富科技感、卻仍保有溫度的作品。抽象的畫面乍看陌生,其實都藏有連結生活的靈光。

《陽顏 SUN HUE》以「台北的永晝」為發想,結合時間流動與光影設計,於都市核心地帶創造出一顆不隨天氣與晝夜消逝的「數位太陽」。作品隨著實際時間推移,呈現從晨曦微光、正午烈陽到夕陽西下的色彩與情緒變化,讓觀者即便在陰雨綿綿或夜色低垂的時刻,也能感受到陽光灑落的視覺經驗與心靈慰藉。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出發!一起在梅雨季逐日

作為一場結合科技、自然與情感的公共藝術介入,《陽顏 SUN HUE》不僅重新詮釋「陽光」在城市生活中的角色,也回應人們在季節轉換與環境壓力下,對光與溫度的深層渴望。展演即日起至515日展出,每天上午8點到晚上9點於整點播放,每15分鐘輪播一次。

DAMONXART光影藝術《陽顏》點亮台北東區!以永晝為發想的「數位太陽」
(圖片提供:DAMONXART)

DAMONXART《陽顏 SUN HUE

展期|2025415日-515  

地點|敦南之森 Taipei Lumitree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 19   

時間|每日 08:00 – 21:00(整點播放,每15分鐘輪播一次)

開箱2025大阪世博「null²」超人氣主題館!走進落合陽一打造的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2025大阪世博】開箱落合陽一超人氣主題館「null²」!走進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如果遇見未來的自己,你想跟他說些什麼?是分享現在,或好奇丟出對未來世界的提問?再進一步思考——你會認為「他」就是「自己」嗎?

2025大阪世博上百座場館中,由新媒體藝術家落合陽一策劃的主題館——null²,是最受觀眾歡迎的目的地之一。除了「科技鏡屋」般的奪目外觀引人駐足,null²所提供的璀璨視覺饗宴、邀觀眾與鏡中「數位分身」互動的新奇體驗,更是震撼。null²延續了落合陽一長期探討的「數位自然」理念,呈現一個數位與物理界線消融的未來世界,邀觀眾一起思考未來「生命」的意義,同時反思科技時下,人類共同面臨的困境與苦痛。

【2025大阪世博】開箱落合陽一超人氣主題館「null²」!走進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攝影:蔡耀徵)
【2025大阪世博】開箱落合陽一超人氣主題館「null²」!走進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攝影:蔡耀徵)

有機演化的「活建築」

null²場館建築由活躍於日本、台灣兩地的NOIZ Architecrts創辦人豐田啟介設計。作為一座透過感測器、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結合鏡面顯影、映照、對話周圍人事物的「活建築」,null²彷彿超未來裝置穿越時空降落在二〇二五;外觀不規則堆疊的鏡面方塊,及方塊邊緣向中心凹陷為圓,令人想起東京代謝派建築名作——由黑川紀章設計的東京中銀膠囊塔。

【2025大阪世博】開箱落合陽一超人氣主題館「null²」!走進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攝影:蔡耀徵)
【2025大阪世博】開箱落合陽一超人氣主題館「null²」!走進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攝影:張以潔)

特殊鏡面膜 X 電腦科學,成就非凡的藝術互動體驗

「鏡子」是null²的核心,貫穿建築、作品概念與視覺呈現。展館以「實體」與「數位」兩種不同型態的鏡子構築,豐田啟介採用一種特殊的鏡面膜,讓場館外部得以反射中人們扭曲變形的樣貌。更有趣的是,這種材料既可以作為建築或裝置的表面,也可以變換為新媒體藝術的畫布。

展館內,鏡面膜結合落合陽一團隊的區塊鏈、人工智慧(AI)技術,透過互動式鏡子掃描觀眾的身體、捕捉現場的視覺與聲音資料,並將其數位化,為觀眾生成一個具備自主性的「鏡中分身」。這些分身存在也活動於空間中,與另一個「自己」互動,挑戰著人們對「身份」與「生命」的認知——當兩個你同時在場,誰才是本體?誰才是分身?

【2025大阪世博】開箱落合陽一超人氣主題館「null²」!走進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攝影:蔡耀徵)

靈感源自佛家心經,挑戰人類至上觀點

null²視覺璀璨、所用技術走在科技前沿,但回看落合陽一的創作靈感,竟意外地「祥和」並充滿哲思——源自佛教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名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近十年來,落合陽一致力建構「數位自然(Digital Nature)」,透過創作消融「有形與無形」、「有機與人工」、「自我與他者」之間的界線,試圖重新定義自然,挑戰當今人類至上的世界觀,並逐步靠近他對藝術的終極追求——科技與生態匯聚成一個「會呼吸的系統」的瞬間,而null²正是其中一項實踐。

【2025大阪世博】開箱落合陽一超人氣主題館「null²」!走進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攝影:蔡耀徵)

落合陽一曾表示,無論是日本或西方繪畫,自古以來都從自然環境中取材,創作出適合在地消費的作品,這種通俗的、民間的藝術與製作過程,至今都未曾改變。而新媒體藝術對他來說,是「數位自然中的在地藝術」(Vernacular Art of Digital Nature),因此在創作過程中,他不只著重電腦科技的藝術表現形式,也延伸至學術研究、社會實踐等層面。

【2025大阪世博】開箱落合陽一超人氣主題館「null²」!走進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攝影:蔡耀徵)

視覺衝擊之後,一起反思科技時代的苦痛

null²也延伸了「數位自然中的在地藝術」的理念,落合陽一強調它並不是單純的數位聲光裝置,而是一件「大規模的社會雕塑」,也是一座「有機變化的活建築」,其鏡面不只映照出周圍環境,也揭示了社會中潛藏的不安、夢想與傷痕。在此,落合陽一點出人們在科技時代所承受的痛苦——環境崩壞、社會分裂、身份迷失,都是人類共同面臨的困境。我們該何去何從?他拋出一個極端卻引人省思的觀點:人類該學會退後,讓世界自行刻畫自己的倒影。

【2025大阪世博】開箱落合陽一超人氣主題館「null²」!走進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攝影:蔡耀徵)

未來社會將是如何?界線消弭的「新自然」

面對2025大阪世博的命題——「設計一個充滿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null²試圖突破世界博覽會反映國族榮耀、彰顯企業實力、重視集體性的傳統,傳達新時代開篇的宣言:「個體的聲音,正在重塑我們的社會。」

【2025大阪世博】開箱落合陽一超人氣主題館「null²」!走進科技鏡屋,遇見未來的自己
(攝影:蔡耀徵)

藉由將藝術、科技與社會願景合而為一,null²建構對未來社會的想像——社會本身成為一種具備自我意識的人工生命(就像null²鏡中的數位分身們那樣),在那裡人類學會與萬物共存,且數位與物理的界線融為一體,造就新的「自然」。為到達彼方,人類或許該退居一旁、而非總是將自己置於中心,用更謙卑的姿態存在於萬物生命交織的世界中。

2025大阪世博「null²

展期|2025年4月13日~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