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摩爾古薪舞集(Tjimur Dance Theatre)以排灣族屏東的地磨兒部落(三地門鄉)為根據地,為臺灣首支以排灣族文化為主體性之當代職業舞團。在排灣族的文化中,因無書寫文字,自古以來族人們多以口語歌謠、以歌入舞的方式來表現內在的深刻情感。蒂摩爾的每一支舞碼作品創作的核心都是來自排灣族的文化底蘊,將母體文化的養分、地磨兒部落生活、社會現況,一一重新架構、舞出全新的現代舞敘事,成為臺灣獨樹一格的當代舞團。
從吟唱古謠的呼吸法,找到當代排灣舞蹈的語彙
2006年成立舞團時,創辦人暨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的初心是給部落的孩子們一個可以學習、傳承的平台,但在舞團第一次正式公演後,台下的觀眾很感動,她和弟弟巴魯.瑪迪霖──舞團的舞蹈總監、編舞家卻不僅僅滿足於此,開始反思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排灣當代舞蹈的身體,「為什麼我們只能學習西方的肢體?只是放入排灣古謠和四步舞就夠了嗎?有沒有一種專屬於排灣當代的身體語言?」因為沒有前例可循,當眾人質疑、沒有人相信他們可以,反而更堅定了路之的決心,「我天生帶著一種叛逆的性格。別人覺得不可能的事我越想去做,證明給大家看。」
數年摸索的過程中,路之眼見部落的古謠漸漸沒落,她開始帶著團員們向耆老們學習傳統勇士舞與古謠,當族人們看到非本族人和女性竟然在重大祭典上表演,出現很多反彈的聲音,卻也激起年輕一輩重新投入學習的傳承意識。路之也發現吟唱古謠時,舞者們的身體因不同的呼吸方式,自然而然產生了一連串的動作,「那是一種由內而外,自然產出的身體律動。」路之以此為基礎,建立出一套蒂摩爾身體技巧,突破舞者使用身體慣性,終於找到排灣當代的肢體語彙。(這兩年路之也將其發展成一般人也可以學習使用的呼吸法,讓身體找到更好的吸吐頻率。)
藝術在生活裡,生活在部落裡
2018年,蒂摩爾正式轉型成為職業舞團,因為沒有資金、沒有後援,路之學著寫計劃書、申請補助,舉步維艱地只期望讓更多人看到排灣當代舞蹈。一路走來,舞團的舞者人數一直維持於四人到六人左右,團員緊密地生活在一起,不論學習還是創作、排練都在部落裡,從過去克難無隱私性的排練場,到這兩年改建的三層樓的創作基地,都是成員們帶著家人親自手動慢慢打造出來,「我們創作的養分與根都在這裡,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藝術就是一種生活。」2018年起,路之更在地磨兒部落推動舉辦《TJIMUR藝術生活節》,邀請國際藝術家來台駐村,如2020年邀來比利時的視覺藝術家、日本的舞踏舞者,來到地磨兒部落裡與團員們共同創作在地性的實驗性作品。
因疫情誕生的年度新作,賦予舞蹈藝術平權
自2014年參與愛丁堡藝穗節演出後,蒂摩爾時常受邀至國際各大藝術季活動中演出,舞蹈總監巴魯將傳統文化、部落生活轉譯編創為全新概念的當代舞蹈,佳評如潮。一場疫情,讓世界翻天覆地,原定今年五月要前往「義大利靜默藝術節(Festival del Silenzio)」演出《Varhung~心事誰人知》的手語版,遇疫情取消,卻也因此在他心中種下了「為聽障者而舞」的種子。疫情期間舞團所有演出都停下,面臨無演出無收入的困境,巴魯此時選擇讓自己沉澱下來更潛心創作,「在這部作品剛完成時,曾邀請聽障朋友來觀看,居然沒人看得懂,當下打擊很大,才知道原來每個國家都有一套自己的手語。」受到回饋洗禮之後,巴魯反覆修改編舞,同時融入國際、義大利及台灣三種版本的手語,才成為一支所有人都能「看懂」、享受的舞蹈藝術──蒂摩爾15周年的年度力作《kemeljang.知!所以?》。
kemeljang為排灣族語,意指了解、懂得,海報主視覺上的舞者口中的那片月桃葉,與排灣族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族人們會以月桃葉編織嬰孩的搖籃,以其包裹「吉拿富cinavu」(傳統食物之一),古時候更以月桃葉箱葬先人。巴魯便將生活中摘採月桃葉的砍、撥、捲等動作,轉化為舞蹈,「其實手語離我們並沒有這麼遠,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著『比手畫腳』的肢體動作語言。」路之說,只要用心「聆聽」,在語言之外,也能了解彼此的心。此新作除了於今年年底有實體演出,也將由黎宇文製作統籌,呂威聯執行導演的三十分鐘舞蹈電影版本,於線上放映。
文 | 黃阡卉
圖片提供 | 蒂摩爾古薪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