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摩爾古薪舞集年度力作《kemeljang.知!所以?》11月全台開演!用排灣當代舞打破世界語言的隔閡

蒂摩爾古薪舞集年度力作《kemeljang.知!所以?》11月全台開演!用排灣當代舞打破世界語言的隔閡

蒂摩爾古薪舞集(Tjimur Dance Theatre)以排灣族屏東的地磨兒部落(三地門鄉)為根據地,為臺灣首支以排灣族文化為主體性之當代職業舞團。在排灣族的文化中,因無書寫文字,自古以來族人們多以口語歌謠、以歌入舞的方式來表現內在的深刻情感。蒂摩爾的每一支舞碼作品創作的核心都是來自排灣族的文化底蘊,將母體文化的養分、地磨兒部落生活、社會現況,一一重新架構、舞出全新的現代舞敘事,成為臺灣獨樹一格的當代舞團。

從吟唱古謠的呼吸法,找到當代排灣舞蹈的語彙

20211002-_HUA9089

2006年成立舞團時,創辦人暨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的初心是給部落的孩子們一個可以學習、傳承的平台,但在舞團第一次正式公演後,台下的觀眾很感動,她和弟弟巴魯.瑪迪霖──舞團的舞蹈總監、編舞家卻不僅僅滿足於此,開始反思到底什麼是真正的排灣當代舞蹈的身體,「為什麼我們只能學習西方的肢體?只是放入排灣古謠和四步舞就夠了嗎?有沒有一種專屬於排灣當代的身體語言?」因為沒有前例可循,當眾人質疑、沒有人相信他們可以,反而更堅定了路之的決心,「我天生帶著一種叛逆的性格。別人覺得不可能的事我越想去做,證明給大家看。」

_DSC1807

數年摸索的過程中,路之眼見部落的古謠漸漸沒落,她開始帶著團員們向耆老們學習傳統勇士舞與古謠,當族人們看到非本族人和女性竟然在重大祭典上表演,出現很多反彈的聲音,卻也激起年輕一輩重新投入學習的傳承意識。路之也發現吟唱古謠時,舞者們的身體因不同的呼吸方式,自然而然產生了一連串的動作,「那是一種由內而外,自然產出的身體律動。」路之以此為基礎,建立出一套蒂摩爾身體技巧,突破舞者使用身體慣性,終於找到排灣當代的肢體語彙。(這兩年路之也將其發展成一般人也可以學習使用的呼吸法,讓身體找到更好的吸吐頻率。)

藝術在生活裡,生活在部落裡

_DSC3497

2018年,蒂摩爾正式轉型成為職業舞團,因為沒有資金、沒有後援,路之學著寫計劃書、申請補助,舉步維艱地只期望讓更多人看到排灣當代舞蹈。一路走來,舞團的舞者人數一直維持於四人到六人左右,團員緊密地生活在一起,不論學習還是創作、排練都在部落裡,從過去克難無隱私性的排練場,到這兩年改建的三層樓的創作基地,都是成員們帶著家人親自手動慢慢打造出來,「我們創作的養分與根都在這裡,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藝術就是一種生活。」2018年起,路之更在地磨兒部落推動舉辦《TJIMUR藝術生活節》,邀請國際藝術家來台駐村,如2020年邀來比利時的視覺藝術家、日本的舞踏舞者,來到地磨兒部落裡與團員們共同創作在地性的實驗性作品。

因疫情誕生的年度新作,賦予舞蹈藝術平權

_DSC2365

自2014年參與愛丁堡藝穗節演出後,蒂摩爾時常受邀至國際各大藝術季活動中演出,舞蹈總監巴魯將傳統文化、部落生活轉譯編創為全新概念的當代舞蹈,佳評如潮。一場疫情,讓世界翻天覆地,原定今年五月要前往「義大利靜默藝術節(Festival del Silenzio)」演出《Varhung~心事誰人知》的手語版,遇疫情取消,卻也因此在他心中種下了「為聽障者而舞」的種子。疫情期間舞團所有演出都停下,面臨無演出無收入的困境,巴魯此時選擇讓自己沉澱下來更潛心創作,「在這部作品剛完成時,曾邀請聽障朋友來觀看,居然沒人看得懂,當下打擊很大,才知道原來每個國家都有一套自己的手語。」受到回饋洗禮之後,巴魯反覆修改編舞,同時融入國際、義大利及台灣三種版本的手語,才成為一支所有人都能「看懂」、享受的舞蹈藝術──蒂摩爾15周年的年度力作《kemeljang.知!所以?》。

_DSC2286

蒂摩爾古薪舞集2021製作《kemeljang ‧ 知 ! 所以 _》海報

kemeljang為排灣族語,意指了解、懂得,海報主視覺上的舞者口中的那片月桃葉,與排灣族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族人們會以月桃葉編織嬰孩的搖籃,以其包裹「吉拿富cinavu」(傳統食物之一),古時候更以月桃葉箱葬先人。巴魯便將生活中摘採月桃葉的砍、撥、捲等動作,轉化為舞蹈,「其實手語離我們並沒有這麼遠,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著『比手畫腳』的肢體動作語言。」路之說,只要用心「聆聽」,在語言之外,也能了解彼此的心。此新作除了於今年年底有實體演出,也將由黎宇文製作統籌,呂威聯執行導演的三十分鐘舞蹈電影版本,於線上放映。

文 | 黃阡卉 

圖片提供 | 蒂摩爾古薪舞集

設計人看過來!全國唯一電力主題設計競賽首度結合生態保育 創意募集中

發電與生態,看似分處於對立的光譜兩極;然而,透過精心安排與巧妙設計,兩者之間其實可以孕育出全新的互動可能性。台電瓩設計獎每年因應電力領域發展趨勢,結合設計與社會溝通,創造電力議題多元互動討論空間,今年首度以「電力生態共融—八大電廠十大明星物種」為主題,邀請參賽者以「共尋、共生、共創」角度出發,為第25屆瓩設計獎注入新靈魂,挑戰極致創意。本屆競賽共分為傳達設計、多媒體設計及創意品設計三大類別,即日起開放徵件至明(2025)年3月10日,歡迎設計好手來挑戰。

台電「瓩設計獎」
為達成環境保護與生態永續,台電對經營場域進行保育措施,積極營造生態共融,並公布十大物種生態地圖。

作為全國唯一以電力為主題的設計競賽,「瓩設計獎」長期以能源轉型、環境永續、智慧科技及生態保育等為核心議題,鼓勵參賽者發揮創意,並以設計為橋梁,將電力知識傳遞給大眾。

台電「瓩設計獎」
台電舉行「瓩設計獎 kW Design Award-第25屆創意競賽」起跑活動,現場由台電副總經理蔡志孟(右4)、公眾服務處處長袁梅玲(右2)、配電處處長黃銘宏(右1)、企劃處處長郭秋英(左2)、發電處副處長簡進興(左1)、二棲設計創辦人林呈軒(右3)、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陳圳卿系主任(左3)等設計界及學界貴賓共同為競賽揭開序幕。

以「電力生態共融—八大電廠十大明星物種」為題,看見永續未來

呼應近年台電將目光投向協和發電廠的珊瑚、卓蘭發電廠的紫斑蝶、台西風場的東亞家蝠、興達發電廠的黑面琵鷺,以及離島尖山發電廠的荸薺等生態物種,展現每座電廠不僅是人類發展的基石,更是友善生物的綠洲,今年「瓩設計獎」也以電力生態共融—八大電廠十大明星物種為題,體現電力與生態的連結,並在視覺設計上融入瓩設計獎英文名稱「kW Design Award」首字母「kWDA」,搭配象徵台電八大生態電廠的八層圓圈,以謙卑的仰望視角,展現對於自然的敬意。

台電「瓩設計獎」
台電積極進行全臺電力場域生態亮點盤點工作,呈現台電在生態共融及永續發展道路上的探索和貢獻。

在此,瓩設計獎特別邀請「傳達設計類」參賽者將電力與生態知識轉化為簡明易懂的視覺圖像內容;「多媒體設計類」參賽者以創作短片傳遞電力知識,提升大眾對生態保護的重視;「創意品設計類」參賽者在兼顧量產可行性下,將設計融入日常生活,讓「瓩設計獎」不僅是展示創意的平台,更能喚起大眾守護生態環境意識。

瓩設計獎徵件開跑,祭出總獎金高達90萬元

台電近日更舉辦「瓩設計獎 kW Design Award-第25屆創意競賽」起跑活動,由台電副總經理蔡志孟、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陳圳卿系主任、二棲設計創辦人林呈軒、格式設計展策創辦人王耀邦、IF OFFICE創辦人馮宇、海流設計創辦人陳泳勝、品墨良行創辦人王慶富等產官學界專家為競賽揭開序幕。與此同時,台電也公告本屆「瓩設計獎」共有48個得獎名額,總獎金高達90萬元,並開放徵件至2025年3月10日,也邀請曾統籌2024年金鐘獎影像製作的「二棲設計」創辦人林呈軒、「W春池計畫」主理人吳庭安、「點石設計」藝術總監鄭司維,以及「凝書體」設計操刀者 Bohan Graphi© 創辦人施博瀚等設計創意領域專家擔綱評審,以專業與創新的眼光,從眾多作品中選出最能體現電力與生態共融理念的精彩作品。當日更首度曝光第23屆得獎作品「台電萬年曆」實際量產成品,運用發電煤灰循環再製而成,讓創意成真。

台電「瓩設計獎」
跨領域評審陣容共同為「瓩設計獎 kW Design Award-第25屆創意競賽」專業把關。
台電「瓩設計獎」
「瓩設計獎 kW Design Award-第25屆創意競賽」起跑活動現場首度曝光第23屆得獎作品「台電萬年曆」實際量產成品,運用發電煤灰循環再製成企業禮贈品,讓創意成真。

「瓩設計獎」這項比賽已不僅是一場競賽,更是價值倡議的平台之一。如果你也是關心環境與生態的設計人,歡迎立刻手刀報名,以創作點亮電力與生態的共融願景。

 

台電廣告

瓩設計獎
WEB:https://kwd.tw

文 | 郭慧  圖片提供 | 台灣電力公司、導演許鴻龍

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5年夏天北美館戶外廣場展出作品敲定!一年一度的X-site計畫本屆由表層工作室《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首獎,其將人體散熱機制「毛孔」概念擬態於建築設計,以金屬結構搭載3D列印噴霧裝置呈現作品——從有形的地景到無形的水霧,宛如城市中的微氣候地表系統般,緩解都市的熱氣滯留與循環。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計畫:美術館廣場的空間再想像

北美館自2014年啟動X-site計畫,每年公開徵選以戶外廣場為基地、當代藝術與建築美學為核心的臨時性裝置提案,期待激發人們對於空間的再想像,十年來已發展為台灣新銳建築與藝術創作者的重要舞台。近年來,X-site計畫積極推動對於環境永續、減廢再生的討論,本屆亦鼓勵參賽團隊整合減碳方案與節能規劃,最終徵得的37件提案多數反映出低碳、再利用、淨零等綠色建築概念,同時凸顯與環境意識交融的跨域創作型態。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4 X-site計畫首獎《林木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毛孔」為發想的霧繚繞之境

2025年X-site計畫首獎由《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創作團隊表層工作室以人體最基本的散熱體制——毛孔——為發想,企圖將毛孔轉化融入建築設計,創造出具「透氣性」的公共場域。為回應本屆的永續主軸,團隊使用輕質的回收鋁材打造主結構,並在大範圍的鋪面上,透過3D列印打造噴霧裝置,讓地景與水霧交織於城市廣場形成如微氣候的地表系統;成品也將呈現光影、風向、濕度與溫度的變動,進而打開觀眾的身體感知,重新定義北美館廣場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建構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表層工作室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以重量計算,建築使用到的材質近四分之一來自回收材料,包含以寶特瓶環保紗材質製作的布質鋪面等;總重量約一半的材料可被再次使用,其中部分可作為永續使用的街道家具,甚至兼具照明燈具的功能。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結束後,噴霧裝置也可完整拆卸並重複組裝,甚至成為其他裝置藝術、景觀照明等作品的元件,藉此減少耗材的環境負荷,並提升在地回收材料利用率,建構出營造面的共生循環。《毛孔城市-佔領計畫》透過大範圍的城市實驗地景,讓美術館廣場從單純穿越的步行通道,得以延擴出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得獎作品的形式突破

評審團指出,有別於過往X-site著重在單一建築量體或物件的形式,本屆奪得首獎的《毛孔城市-佔領計畫》是利用小型物件構成的大尺度格網系統,創造出有密度、有節奏的嶄新空間經驗,進而去對比原本單一的廣場,水霧系統也具有高度的開放性與可親性。

「該作品從點線面、空氣、以自然光線投射到數百個物件所產生的不同陰影,及物件會隨著風向飄散而佔領場所,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動態感與呈現出四度空間體驗——作品本身的動態性,讓民眾與作品產生深度的互動。」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