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人用「復興」來形容黑膠或卡帶風潮再度興起時,資深樂迷們可能不這麼認為。因為事實上,黑膠與卡帶從未離開過人類的文明生活,只是在你的視角裡它們可能消失過,但這兩種音樂載體在世界舞台上始終是主角之一。
音樂載體隨潮流來去,一開始追求將音樂隨身化,發明了Walkman、MP3,演變到網路雲端的數位串流;如同時尚流行定律,如今又回溯至黑膠與卡帶等經典icon。我們邀請到兩位實體音樂銷售經營者─全台唯一專售卡帶的感傷唱片行主理人游璨賓(阿賓),以及提供黑膠和各式音樂設備零件與維修的藍色唱片行店主DJ JJ,聊聊資深樂迷心中無可取代的音樂載體。
Q:請聊聊你們接觸黑膠和卡帶的經驗。
阿賓 小時候聽音樂就是聽卡帶,國高中時還會錄製自己的精選集,在下課時間分享放給同學聽,然後很自然地過渡到CD,就像從傳統手機換成智慧型手機,到這幾年出現數位串流,對我而言都只是聽音樂的方式,黑膠則是因為辦活動開始接觸。我並不是「只能聽黑膠、只能聽卡帶」的死忠派,只是在不同的需求情境下,選擇最適合、便利的方式,例如要做音樂的功課時,就會在YouTube上找歌。
JJ 以前人們的娛樂選項很少,早期接觸的卡帶和黑膠都是同學間分享。在智慧財產權還未被建立的時代,卡帶可以不斷copy,聽到Air Supply的歌,馬上就可以和同學借回家copy一張。當時大家表達愛意的方式,就是將自己喜歡的情歌錄成一張卡帶,包得漂漂亮亮送給喜歡的人。黑膠則是如同卡帶孿生兄弟的存在,我記得第一次聽到黑膠是在同學家,聽George Michael的《無心的呢喃》(Careless Whisper),一放下去,不得了!開啟了一個新的音樂紀元,一頭栽下去。
Q:黑膠、卡帶、CD、數位串流,聆聽感受有何不同?
阿賓 串流對我而言優點就是便利,卡帶則因為成立感傷唱片行後,每天都會聆聽。過了20年再開始聽卡帶,有兩個意外驚喜:第一是1990年代卡帶的錄音品質很好,有些甚至是發行30年的專輯,也有著令人驚艷的錄音技術。第二是發現很多在這個時代聽,依然不過時的歌曲。放歌時我將這些華語老歌穿插在西洋歌之間,也絲毫不奇怪。很多客人會問我,這幾個載體聽起來有什麼不同?我都會請客人用自己的耳朵聽聽看。因為音樂不是「聽」別人說,自己實際聆聽才有意義。
JJ 很多人喜歡黑膠,即在於可以用眼睛看到它的運行,看到它著針、旋轉,這與其它載體截然不同。而黑膠最迷人的地方是它的本質,溫暖且飽滿,只要透過正確調校的黑膠系統,不用花大錢,就能呈現驚人的物理特性,讓人產生「我以前聽的到底都是些什麼東西」的想法。當然也有人覺得黑膠或數位音樂聽起來差不多,這沒有對錯,音樂世界裡最不需要的就是權威,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感受。對我而言,數位音樂和CD、卡帶、黑膠都很美好,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數位音樂沒有實際的存在感,如果有一天壞軌了、沒電了,瞬間就消失無蹤,但卡帶、黑膠或CD卻能被拿在手中,它在感情面上的愛戀是雋永的。
Q:如何找到自己適合的黑膠或卡帶聆聽方法?
阿賓 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面向:音樂的知識和器材。音樂的知識和載體是沒有關係的,我之前對爵士樂很有興趣,便花了很多時間從它的歷史開始一步步了解,閱讀相關的書籍,再進入到學習不同風格、派別,有哪些代表人物、音樂家,重要作品有哪些。這個學習過程不論換成哪一種音樂類型都一樣,這些音樂知識會慢慢內化,提升賞析音樂的理解能力。而你開始很認真地聽音樂時,也會對音響的品質有所要求,相輔相成之下,你的耳朵自然會產生自己的喜好。當然聽黑膠是需要訓練與練習,如JJ教我調針壓,不是學一次就會記得,要回去後不斷練習,才能熟能生巧。
JJ 我的經驗是先建立起自己的音樂系統,再建立硬體系統。雖然世界上有很多好音樂等著我們去發現,但人生苦短,時間金錢都有限,每個人的耳朵、喜好都不同,不用刻意去聽媒體或是朋友大力推薦,但你根本無法咀嚼消化的東西。不如將時間花在建立出自己的系統,先找到一個主要類型,再慢慢延伸接觸相似的新的音樂類型。一旦軟體內涵成形之後,現在在網路上有許多硬體開箱文,只要願意花時間、有英文基礎,都可以找到一套符合你的預算、喜好的音響,再直搗黃龍帶著黑膠去實體店面試聽。
Q:你們是否有觀察到國外在黑膠、卡帶上的現象或特色?
JJ 年輕時去逛法蘭克福的黑膠街,先進到一家小型店,翻找一番後,沒有看到想要的專輯,又不好意思空手走出來,就順手抽了一張專輯詢價,一問竟要230歐!才知道這家店是專賣首版的爵士和古典專輯,老闆看我的穿著打扮,問我是不是想找電子音樂,便向我推薦另一家大規模的黑膠店,那家店挑高10幾公尺,光是電子音樂的區域大概就有1,000∼2,000張,轉頭一看店內還有10歲左右的小朋友也在挑黑膠,當下受到很大的文化衝擊。多年之後,造訪京都的Jet Set Records黑膠店,當時J Dilla的嘻哈專輯剛發行,架上陳列是滿滿一整排。店內音樂類型分類也很細膩,光是電子音樂的專輯就可以看到各種小分類。我分享的這兩個經驗,都說明了這個國家的音樂文化底蘊,很多事情如果沒有從基層開始,很難有深度的改變。
阿賓 其實單從一家店裡同一張專輯的數量有20張還是200張,就可以看到這個地域、國家背後有多少樂迷。我出國一定會到當地的唱片行收集該國的傳統音樂,例如去摩洛哥時找阿拉伯的音樂,到葡萄牙就是聽法朵(fado)。而當你實際走遍國外的唱片行後,會發現原來只有在台灣的音樂市場有過黑膠斷層時期,但在其他國家,不只是歐洲(歐洲講唱片行就是指黑膠唱片行),就連東南亞地區事實上一直都有生產黑膠,在當地的唱片行裡隨處可見。
Q:如何看待或期待黑膠和卡帶未來的發展?
阿賓 卡帶在國外的音樂市場其實和黑膠一樣受到重視,很多主流的音樂創作者、藝人,發行新專輯時會同時發行這兩種版本。而獨立音樂的製作人也都會發行卡帶,因為錄製實體專輯時,卡帶是門檻最低的、完成度最高的。前兩年感傷唱片行也開始與台灣和菲律賓的國際音樂人合作,成立獨立音樂廠牌,發行Lo-fi Hip Hop和Future Funk這兩種音樂類型的專輯,美國西岸和日本的樂迷非常多,光是日本的單一經銷商進貨的數量就比整個台灣銷售的量還要多。期許台灣廠牌可以做更多事,將這個音樂類型推廣出去,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進來這個市場。
JJ 我對台灣的黑膠發展是相對悲觀的,黑膠需要被本地化,雖然滾石一直有在做復刻,但是最好的狀態是出新專輯,所謂的黑膠文藝復興,如果只是復興了黑膠的消費行為,那在文化底蘊上我們還是沒有與黑膠產生真正的連結。如果我們能達到過去在陳淑樺、周華健的年代般,每個歌手都會發行黑膠,黑膠不是限量、稀有的、被階級化的,而是大家都能擁有的,只有在那樣的狀態下,我才會覺得黑膠有真正走入年輕人的生活,否則黑膠永遠只能停在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我期待台灣所有的樂團、音樂藝術家、創作者、歌手,可以將黑膠作為硬體的買賣。
游璨賓
台灣唯一卡帶專賣店「感傷唱片行」創辦人。曾擔任過誠品「黑膠文藝復興運動」策劃人。近年開始以少見的卡帶DJ形式,播放1980、1990年代的國台語歌曲,喚起大眾對卡帶的回憶,也讓更多年輕世代接觸認識卡帶。感傷唱片行
阿賓推薦 卡帶必聽專輯
《Mind Capsule》 FarragoL
《寵愛》 張國榮
《無法度按捺》 WHY NOT
《還是會寂寞》 陳綺貞
《Retirement Resort》 Funkmammoth
DJ JJ
台灣元老級的DJ旗手,在台中經營「藍色唱片行」近20年,長年頑固推動黑膠,亦以黑膠作為DJ演出之媒材,對年輕一輩DJ影響至深。現以Dub Techno、Basic Channel、Ambient House等音樂風格為主。藍色唱片行
JJ 推薦 黑膠必聽專輯
《Promises》 Floating Points, Pharoah Sanders &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Neon City》 Deaf Center
《G_d’s Pee AT STATE’S END!》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ㄊ
《How Strange, Innocence》 Explosions in the Sky
《Dominions》 Sarah Davachi
採訪整理|黃阡卉 攝影|蔡耀徵 圖片提供|Unsplash
想知道其他人的私房音樂清單?更多精采內容請見La Vie 2021/11月號《時代中的創作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