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與卡帶是風潮還是永恆經典?感傷唱片行 X 藍色唱片行

感傷唱片行_藍色唱片行_01

當有人用「復興」來形容黑膠或卡帶風潮再度興起時,資深樂迷們可能不這麼認為。因為事實上,黑膠與卡帶從未離開過人類的文明生活,只是在你的視角裡它們可能消失過,但這兩種音樂載體在世界舞台上始終是主角之一。

感傷唱片行_藍色唱片行_02

音樂載體隨潮流來去,一開始追求將音樂隨身化,發明了Walkman、MP3,演變到網路雲端的數位串流;如同時尚流行定律,如今又回溯至黑膠與卡帶等經典icon。我們邀請到兩位實體音樂銷售經營者─全台唯一專售卡帶的感傷唱片行主理人游璨賓(阿賓),以及提供黑膠和各式音樂設備零件與維修的藍色唱片行店主DJ JJ,聊聊資深樂迷心中無可取代的音樂載體。

感傷唱片行_藍色唱片行_03
感傷唱片行主理人阿賓(左)、藍色唱片行主理人DJ JJ(右),兩人私下也是常交流音樂的朋友。

Q:請聊聊你們接觸黑膠和卡帶的經驗。

阿賓  小時候聽音樂就是聽卡帶,國高中時還會錄製自己的精選集,在下課時間分享放給同學聽,然後很自然地過渡到CD,就像從傳統手機換成智慧型手機,到這幾年出現數位串流,對我而言都只是聽音樂的方式,黑膠則是因為辦活動開始接觸。我並不是「只能聽黑膠、只能聽卡帶」的死忠派,只是在不同的需求情境下,選擇最適合、便利的方式,例如要做音樂的功課時,就會在YouTube上找歌。

JJ  以前人們的娛樂選項很少,早期接觸的卡帶和黑膠都是同學間分享。在智慧財產權還未被建立的時代,卡帶可以不斷copy,聽到Air Supply的歌,馬上就可以和同學借回家copy一張。當時大家表達愛意的方式,就是將自己喜歡的情歌錄成一張卡帶,包得漂漂亮亮送給喜歡的人。黑膠則是如同卡帶孿生兄弟的存在,我記得第一次聽到黑膠是在同學家,聽George Michael的《無心的呢喃》(Careless Whisper),一放下去,不得了!開啟了一個新的音樂紀元,一頭栽下去。

感傷唱片行_藍色唱片行_04

Q:黑膠、卡帶、CD、數位串流,聆聽感受有何不同?

阿賓  串流對我而言優點就是便利,卡帶則因為成立感傷唱片行後,每天都會聆聽。過了20年再開始聽卡帶,有兩個意外驚喜:第一是1990年代卡帶的錄音品質很好,有些甚至是發行30年的專輯,也有著令人驚艷的錄音技術。第二是發現很多在這個時代聽,依然不過時的歌曲。放歌時我將這些華語老歌穿插在西洋歌之間,也絲毫不奇怪。很多客人會問我,這幾個載體聽起來有什麼不同?我都會請客人用自己的耳朵聽聽看。因為音樂不是「聽」別人說,自己實際聆聽才有意義。

JJ  很多人喜歡黑膠,即在於可以用眼睛看到它的運行,看到它著針、旋轉,這與其它載體截然不同。而黑膠最迷人的地方是它的本質,溫暖且飽滿,只要透過正確調校的黑膠系統,不用花大錢,就能呈現驚人的物理特性,讓人產生「我以前聽的到底都是些什麼東西」的想法。當然也有人覺得黑膠或數位音樂聽起來差不多,這沒有對錯,音樂世界裡最不需要的就是權威,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感受。對我而言,數位音樂和CD、卡帶、黑膠都很美好,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數位音樂沒有實際的存在感,如果有一天壞軌了、沒電了,瞬間就消失無蹤,但卡帶、黑膠或CD卻能被拿在手中,它在感情面上的愛戀是雋永的。

感傷唱片行_藍色唱片行_05

Q:如何找到自己適合的黑膠或卡帶聆聽方法?

阿賓  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面向:音樂的知識和器材。音樂的知識和載體是沒有關係的,我之前對爵士樂很有興趣,便花了很多時間從它的歷史開始一步步了解,閱讀相關的書籍,再進入到學習不同風格、派別,有哪些代表人物、音樂家,重要作品有哪些。這個學習過程不論換成哪一種音樂類型都一樣,這些音樂知識會慢慢內化,提升賞析音樂的理解能力。而你開始很認真地聽音樂時,也會對音響的品質有所要求,相輔相成之下,你的耳朵自然會產生自己的喜好。當然聽黑膠是需要訓練與練習,如JJ教我調針壓,不是學一次就會記得,要回去後不斷練習,才能熟能生巧。

JJ  我的經驗是先建立起自己的音樂系統,再建立硬體系統。雖然世界上有很多好音樂等著我們去發現,但人生苦短,時間金錢都有限,每個人的耳朵、喜好都不同,不用刻意去聽媒體或是朋友大力推薦,但你根本無法咀嚼消化的東西。不如將時間花在建立出自己的系統,先找到一個主要類型,再慢慢延伸接觸相似的新的音樂類型。一旦軟體內涵成形之後,現在在網路上有許多硬體開箱文,只要願意花時間、有英文基礎,都可以找到一套符合你的預算、喜好的音響,再直搗黃龍帶著黑膠去實體店面試聽。

感傷唱片行_藍色唱片行_06

Q:你們是否有觀察到國外在黑膠、卡帶上的現象或特色?

JJ  年輕時去逛法蘭克福的黑膠街,先進到一家小型店,翻找一番後,沒有看到想要的專輯,又不好意思空手走出來,就順手抽了一張專輯詢價,一問竟要230歐!才知道這家店是專賣首版的爵士和古典專輯,老闆看我的穿著打扮,問我是不是想找電子音樂,便向我推薦另一家大規模的黑膠店,那家店挑高10幾公尺,光是電子音樂的區域大概就有1,000∼2,000張,轉頭一看店內還有10歲左右的小朋友也在挑黑膠,當下受到很大的文化衝擊。多年之後,造訪京都的Jet Set Records黑膠店,當時J Dilla的嘻哈專輯剛發行,架上陳列是滿滿一整排。店內音樂類型分類也很細膩,光是電子音樂的專輯就可以看到各種小分類。我分享的這兩個經驗,都說明了這個國家的音樂文化底蘊,很多事情如果沒有從基層開始,很難有深度的改變。

阿賓  其實單從一家店裡同一張專輯的數量有20張還是200張,就可以看到這個地域、國家背後有多少樂迷。我出國一定會到當地的唱片行收集該國的傳統音樂,例如去摩洛哥時找阿拉伯的音樂,到葡萄牙就是聽法朵(fado)。而當你實際走遍國外的唱片行後,會發現原來只有在台灣的音樂市場有過黑膠斷層時期,但在其他國家,不只是歐洲(歐洲講唱片行就是指黑膠唱片行),就連東南亞地區事實上一直都有生產黑膠,在當地的唱片行裡隨處可見。

感傷唱片行_藍色唱片行_07

Q:如何看待或期待黑膠和卡帶未來的發展?

阿賓  卡帶在國外的音樂市場其實和黑膠一樣受到重視,很多主流的音樂創作者、藝人,發行新專輯時會同時發行這兩種版本。而獨立音樂的製作人也都會發行卡帶,因為錄製實體專輯時,卡帶是門檻最低的、完成度最高的。前兩年感傷唱片行也開始與台灣和菲律賓的國際音樂人合作,成立獨立音樂廠牌,發行Lo-fi Hip Hop和Future Funk這兩種音樂類型的專輯,美國西岸和日本的樂迷非常多,光是日本的單一經銷商進貨的數量就比整個台灣銷售的量還要多。期許台灣廠牌可以做更多事,將這個音樂類型推廣出去,吸引更多的年輕消費者進來這個市場。

JJ  我對台灣的黑膠發展是相對悲觀的,黑膠需要被本地化,雖然滾石一直有在做復刻,但是最好的狀態是出新專輯,所謂的黑膠文藝復興,如果只是復興了黑膠的消費行為,那在文化底蘊上我們還是沒有與黑膠產生真正的連結。如果我們能達到過去在陳淑樺、周華健的年代般,每個歌手都會發行黑膠,黑膠不是限量、稀有的、被階級化的,而是大家都能擁有的,只有在那樣的狀態下,我才會覺得黑膠有真正走入年輕人的生活,否則黑膠永遠只能停在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我期待台灣所有的樂團、音樂藝術家、創作者、歌手,可以將黑膠作為硬體的買賣。

感傷唱片行_藍色唱片行_08

游璨賓

台灣唯一卡帶專賣店「感傷唱片行」創辦人。曾擔任過誠品「黑膠文藝復興運動」策劃人。近年開始以少見的卡帶DJ形式,播放1980、1990年代的國台語歌曲,喚起大眾對卡帶的回憶,也讓更多年輕世代接觸認識卡帶。感傷唱片行

 阿賓推薦 卡帶必聽專輯 

《Mind Capsule》 FarragoL 

《寵愛》 張國榮

《無法度按捺》 WHY NOT

《還是會寂寞》 陳綺貞

《Retirement Resort》 Funkmammoth

DJ JJ

台灣元老級的DJ旗手,在台中經營「藍色唱片行」近20年,長年頑固推動黑膠,亦以黑膠作為DJ演出之媒材,對年輕一輩DJ影響至深。現以Dub Techno、Basic Channel、Ambient House等音樂風格為主。藍色唱片行

 JJ 推薦 黑膠必聽專輯 

《Promises》 Floating Points, Pharoah Sanders & The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Neon City》 Deaf Center

《G_d’s Pee AT STATE’S END!》 G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ㄊ

《How Strange, Innocence》 Explosions in the Sky

《Dominions》 Sarah Davachi

採訪整理|黃阡卉 攝影|蔡耀徵 圖片提供|Unsplash

想知道其他人的私房音樂清單?更多精采內容請見La Vie 2021/11月號《時代中的創作世代》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木村拓哉《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台灣上映!遠赴花都取景,朝世界級米其林三星邁進

木村拓哉《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台灣上映!遠赴花都取景,朝世界級米其林三星邁進

由木村拓哉領銜主演,遠赴巴黎取景,透過大銀幕打造道地美食饗宴的日本話題電影《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於3/28在台灣正式上映。

日劇《型男主廚三星夢》電影化

2019年開播的話題日劇《型男主廚三星夢》,由曾榮獲日劇學院獎最佳導演肯定的知名導演塚原亞紀子,與打造出《王者天下》系列的王牌編劇黑岩勉攜手合作,並請到木村拓哉領銜主演。

故事描述在巴黎米其林二星餐廳工作的主廚尾花夏樹(木村拓哉飾演),在一次重大事件當中,為了維護夥伴名譽,與法國官員起了爭執,最終不但讓餐廳倒閉,更讓他因此被蒙上「日本之恥」罵名,讓自己的人生一落千丈,也沒有餐廳想要雇用他。隨著時間過去,他與擁有「絕對味覺」的早見倫子(鈴木京香飾演)在巴黎偶遇,兩人因此結為事業夥伴,一同返回日本開立餐廳「Grand Maison東京」,立志取得米其林最高榮譽「三星」肯定。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作品當中,充滿各式特色與廚藝的主角群們,共同為了摘下三星,歷經資金障礙、負面流言,甚至剛開業就面臨差點倒閉等危機,卻仍滿腔熱血地挺過一次又一次困境,讓觀眾感受到料理人們的熱情,並隨著團隊挫折與成長共同起伏。尤其劇中一道道精緻料理,也透過導演的慢動作畫面捕捉,緊抓住觀眾目光與食慾。從劇情、畫面直到人物,各方面都完美兼顧,也讓本劇播出後收視率節節攀升,並獲得觀眾滿載好評。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劇集播畢之後,劇組更在時隔五年之後,於2024年底推出「特別篇」回歸。特別篇以疫情對餐飲業帶來的衝擊為背景,在重啟本劇時,劇組認為即使劇情是虛構的,卻仍與料理息息相關,因此不應該假裝從來沒有發生,最終便以此為主題,描述「Grand Maison東京」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決定與大企業資本結盟,靠推出冷凍食品與食譜網站維生;主廚早見倫子也因為一心想維持餐廳運營,遺忘對料理的熱情,導致餐廳的米其林星級一顆顆流失。看似忘卻初衷的她,某日與失聯已久的尾花夏樹重逢,並在他的刺激下,再度專注於料理,更決心將餐廳交棒給後輩,跟隨尾花的腳步前往巴黎。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目標在巴黎取得米其林三星

劇組不僅以特別篇回歸,之後更給觀眾又一驚喜,就是推出電影版《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本片延續系列作品的世界觀與時間線,尤其要在法國巴黎取得米其林三星,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亞洲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但在劇組的取材下,得知法式料理誕生於自由發想,而巴黎是一座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因此希望能描繪在巴黎挑戰三星時,所會面臨的困難與樂趣,並期望能細膩刻劃主廚對料理的執著、熱情與料理的豐富性。因此透過這次的電影版,描繪尾花重返巴黎之後,立志在法式料理之都攀上米其林三星巔峰,目標成為首位在法國奪得米其林三星肯定的亞洲主廚。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有趣的是,木村拓哉思考著角色在這段時間的變化,並表示:「當時我就在想『尾花這傢伙現在應該是什麼樣子呢?』以尾花夏樹這個人來說,他絕對不會是一個被形容為『還是跟以前一模一樣呢!』的人吧。作為在巴黎生活的日本人,我想說『是不是該放開手腳試試?』於是就鼓起勇氣,人生第一次把整頭給漂金了!」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亞洲首位米其林三星主廚擔任料理總監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一道道滿足視覺與味蕾的佳餚,更請到有「亞洲首位米其林三星主廚」稱號的小林圭擔任料理總監。另外,包括澤村一樹、及川光博、富永愛等日劇原班人馬與幕後人員,都將在這次的電影版中全數回歸。不僅如此,還加入星達拓娛樂(原為傑尼斯事務所)旗下男團「Ae! group」成員正門良規,以及南韓男團「2PM」成員玉澤演等陣容。主題曲則再度請來曾為日劇版獻唱的知名創作歌手山下達郎,為本片打造主題曲〈Sante〉,以法語「乾杯」之意,傳遞對廚師們烹飪時絕不妥協的敬意。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日本話題強片《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3月28日於台灣正式上映。(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日本話題強片《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3月28日於台灣正式上映。(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青春末世物語》上映:坂本龍一兒子空音央首部劇情長片,魔幻寫實的末日寓言

《青春末世物語》上映:坂本龍一兒子空音央首部劇情長片,魔幻寫實的末日寓言

由坂本龍一之子空音央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青春末世物語》於3月21日全台上映。本片從近未來觀照日本當代議題,兼具膽識與遠見,以地震創傷、移民隔閡、體制亂象等切面,刻畫青春成長的軌跡,被譽為既批判極權亦吟詠青春的話題之作。

空音央首部劇情長片

空音央(Neo Sora)1991年生於美國,自小穿梭紐約及東京兩地生活,大學時期主修哲學與電影,活躍於影像及藝術創作領域,作品橫跨劇情、紀錄、MV、廣告等。2020年首部劇情短片《The Chicken》入選盧卡諾及紐約影展;2023年執導紀錄片《坂本龍一:OPUS》,記錄父親坂本龍一臨終前的告別演奏而備受矚目;爾後於2024年交出自編自導的首部劇情長片《青春末世物語》,以一則魔幻寫實的末日寓言,獻給世上所有奮力反叛的靈魂。

《青春末世物語》導演空音央(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導演空音央(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在多元的成長環境下,空音央持續經歷東西方的思潮碰撞,《青春末世物語》設定於近未來的東京,描述的卻是極端民族主義抬頭、監控加劇、排外等當下社會急需正視的問題。以極具膽識的議題切入、當代簡潔的影像基調、細膩脫俗的編導功力等一鳴驚人,不僅一舉入選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更陸續榮獲國內外影展提名及獎項肯定,於金馬影展首映後口碑延燒。

(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海報(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以近未來的東京為背景

《青春末世物語》劇情闡述在近未來的東京,地震頻繁的壓抑日常裡,高中生摯友悠多和小幸盡情揮霍反叛的年少輕狂。從夜店臨檢中逃脫、潛入教室放送電音節奏,瞧不起體制歧視的勢利造作。一次惡作劇,使得校長執意在校園安裝電子監控系統,而掀起抗爭風波。悠多只想活在當下追逐音樂夢,小幸則因身分認同覺醒走上街頭,眼看青春就要分歧而告終,他們的友誼也在畢業前夕逐漸失控。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關於本片,空音央說明,《青春末世物語》以近未來的東京為背景,將現今日本已然存在的社會及政治氛圍加以放大。儘管右翼勢力和民族主義仇外情緒造成高壓,還是有越來越多的移民到日本定居,不同種族和背景的孩子們一起成長。《青春末世物語》的青少年主角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迎來了成長的洗禮。兩名主角各代表著面對政治壓迫時,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個為了徹底變革而抗爭,另一個則信仰活在當下。迥異的傾向讓好友之間產生分歧,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在我成長期間,其實也沒有認真關注社會和政治議題,我也想坦誠面對這一點,當時的我還是享受著和朋友玩樂、惡作劇、揮霍青春。從最直觀的層面來看,《青春末世物語》講述的是朋友之間自然而然地各奔東西,但電影也探討了整個大環境是如何默默塑造我們的生活和人際關係。《青春末世物語》裡的少年們在憂患中成長,都在各自尋求方法應付他們對未來的集體焦慮。我希望透過窺探這個想像中的未來,辨識它反映出的不安情緒,或許我們才能坦然面對現今的所有迷惘和恐懼。」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演員介紹

日高由起刀 Yukito Hidaka(飾 小幸)

生於2003年,拍攝《青春末世物語》時才剛高中畢業,曾是田徑運動員爾後轉職模特兒,隨即就被導演空音央相中而首次參與電影演出。在《青春末世物語》中飾演一名尚未歸化的在日韓裔高中生,雖然自幼即於日本生活,但在排外的社會風氣下仍然備受歧視。就在他面對日漸高漲的反政府思潮時,因而萌生參與社會運動的想法,也對好友的沉迷享樂和母親的百般忍讓感到不解。日高由起刀因拍攝《青春末世物語》的契機,除了體驗到高中生無拘無束的一面外,他也在成年後從父母口中得知祖母來自韓國,因而如同電影中的角色設定,戲裡戲外都有著切身的啟蒙與感受。

日高由起刀 Yukito Hidaka(飾 小幸)(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日高由起刀 Yukito Hidaka(飾 小幸)(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栗原颯人 Hayato Kurihara(飾 悠多)

生於1999年,受到導演空音央的挖掘,而從模特兒新秀跨足電影演出,外型與菅田將暉神似,卻多了幾分古靈精怪的氣質。在《青春末世物語》中飾演一名熱愛電子樂的高中生,更深信人生要把握當下、盡情狂歡,雖不受摯友認同,卻又何嘗不是以自己的方式對抗著這個世界?栗原颯人坦言,悠多這個角色和他自己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來自單親家庭、熱愛音樂、任性不羈。或許是因為與角色背景和性格極為相似,看著悠多放肆玩樂時的歡笑下,總覺得深邃的雙眼背後藏著隱隱的憂愁,那難以言喻流淌而出的氣息尤其動人。

栗原颯人 Hayato Kurihara(飾 悠多)(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栗原颯人 Hayato Kurihara(飾 悠多)(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青春末世物語》劇照(圖片提供:好威映象)

資料提供|好威映象、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