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常的習慣與細節中梳理成每個人既疏遠又親近的情感共振,是藝術家何采柔作品的距離與魅力,向未來借時間、借精力的創作熱情與淡慾的日常,更替她的創作增添了率真表情。
關於近期的創作與過程?
近期的《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我嘗試在做作品的美學和設計與防疫之間做取捨,涉及到功能性對我來說相當突破,因為需要溝通的不只是美學或作品的概念,而是要能同時達到真正的防疫功能,我從來沒有那麼接近過美術館的機制,這對藝術家來說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經驗。再來就是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的兒童雙年展,跑了6個月的線上展覽之後,10月初在新加坡美術館有大型實體展覽,眾人以故事接龍的方式跳脫線性思考,跳躍性、抽象思考的敘事方式一直跟著不同的人物和文化改變,整體像是個不停有機生長的展覽。
在作品中「空間」的意義?
創作對我來說是要創造出某個縫隙,不管這個縫隙是從錯誤或誤差裡產生,這個縫隙能夠讓觀眾反射到自己生活中的某件事。我的作品常使用平常的生活物件、儀式、動作,並從中找出誤差和縫隙,投射給觀者的可能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可否從誤差之中看到另一種看待事情的方式,這是我比較感興趣的。
你如何蒐集靈感?
就是放大感官吧!我覺得這也是需要受訓練的,訓練自己觀察事情的方式和敏銳度,並能夠專注在當下,但我覺得這些前提都是要把自己打得更開一點。我很喜歡在跟一個人對話的時候觀察他的狀態,像是眼神、語氣、手勢,這有時候會變成我的筆記。觀察力的養成也可能跟我從小在國外求學有關,文化差異會刺激你對事情不一樣的觀察方式,因為它包含了生活的儀式、語言、動作、習慣、服務、消費⋯⋯這能夠訓練你去提問,而提問時又會引發下一個提問,不停的提問就是觀察下的產物。我喜歡欣賞東西但我從來沒有想要擁有一件東西、一個人的感覺,所以我非常想要理解「一個人想要擁有一樣東西」是什麼樣的感覺。這也不是因為我只愛創作,只是好像除了創作以外,其他事情都比較提不起勁,比方說布展或做作品的時候,我的狀態就好像是跟未來借時間跟精力,不會累也不會餓,然後布完展就會整個人空掉一個禮拜,直到下次創作再借回來,我只有對創作有這樣的感覺。
創作的DNA?
我覺得是一種特殊的距離,能夠跟自己的作品保持不近不遠、能感受它但又不讓它包覆你的距離,我到現在還在抓這個距離,但比以前更清楚它在哪裡。我希望觀眾可以跟我一樣保持一種包覆與客觀之間的距離。
「自由、大膽、創意、前衛、現代」之於創作的意義?
藝術家身分對我來說最美好和自由的地方在於,你是完全為自己做東西、幾乎不需要去服務任何人,完完全全表達想表達的並讓人所閱讀,這對我來說是人生最自由的事情了吧!另外,「沒有想要擁有一件東西的慾望」也讓我覺得我是自由的。
何采柔
台灣跨領域藝術家,加州大學國際關係學士,愛荷華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作品相當多元,涵蓋繪畫、雕塑、裝置與編導,擅長由日常細節呈現藝術的不同觀點。
文|馮興妍
攝影|Wen Jun Fu
欲探索更多創作精神的面貌,請見 La Vie 2021/11月號《時代中的創作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