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冷戰,長達半世紀的不只是政治上的對立,隨之而來的是太空科技發展的競爭與躍進,在特殊的氛圍下,影響著全人類對於地球家園的想像,以及延伸出對於美好生活的重新定義,北美館年度典藏研究展《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以此為梳理起點,挖掘在 1950 跨度至1970 年代,種種複雜的時空背景下,台灣藝術家在世界的脈絡之中,如何積極地參與藝術網絡,並將促成的藝術語言帶回台灣,體現當時的哲思於文化美學之中。
那麼,距今 60 多年前,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或許一點大事紀能帶來對於時代氛圍的印象: 1950 年是國民政府來台,美援挹注的前幾年;1953 年好萊塢傳奇女星奧黛麗赫本因《羅馬假期》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1957 年安迪沃荷的普普藝術達到非凡的成就;1961 年柏林圍牆將德國分為東德與西德;1965 年歐美正值英國搖滾樂團 The Beatles 的狂熱潮;1969 年阿波羅 11 號登月......,直至 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台灣之於美國陣營帶領的世界秩序有了不同的視野。
《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展出的藝術作品便多是在此大環境下誕生,並分為三大主題展區:「太空競賽的宇宙技術」展出由科技進步引發對於中式傳統美學文化思考的碰撞和啟發創作、「寰宇家務」則表現出冷戰時期對於居家現代性競爭的藝術生活體現、「自由世界的美學網絡」中可見得身處自由陣營的台灣藝術家在民主國家的文化活動中活躍移動和參與的成果,以此交互探尋臺灣藝術史世界化的軌跡。
在時間河流中,或許未曾經歷過這個科技與文化皆蓬勃發展的複雜世界局勢的我們,能夠藉由台灣建築巨擘王大閎對於這個時代的藝術參與,依循大師的作品與設計故事,進入冷戰時期的寰宇時空隧道,探尋台灣藝術家如何將內化的東方美學基礎與活躍的西方人文、科技產生互動與交融。
王大閎建築師的世界主義
國父紀念館、建國南路自宅、林語堂故居或許是台灣人對王大閎建築師較為深刻的印象,然而在《未竟之役》展覽中,我們必須重新放大視野,了解王大閎在世界上的影響。第一展區「太空競賽後的宇宙技術」中,可見受到人類首次登月行動啟發的「登月紀念碑計劃 - 月神茜利尼」。這並非王大閎個人的創作提議而已,在檔案資料庫中已明文記載,登月紀念碑原預計於將太空人載往天際的城市休士頓興建,是中美雙方皆相當期待的建築計畫,然而計畫經歷了 20 多年,世界局勢的改變也因此讓紀念碑成為未竟之作,卻仍可從設計圖、計畫,以及所有過程當中看見了王大閎的世界主義思想與精神。
王大閎可說是華人最早接受西方現代建築洗禮的一代,出身英國劍橋大學建築系、美國哈佛建築研究所,國際知名建築師貝聿銘、菲利普強生(Phiip Johnson)都是其同學。而王大閎有著濃厚的東方美學底蘊與品味,建築作品中「中式庭園」的概念元素也深深影響著世界,其東方家屋月門可說是啟發了後世落地窗的概念,全球中國藝術史領域十分重要的學者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更是其大學好友,其博士論文選擇以中國山水為題,王大閎著實為原因之一。於展覽檔案中亦可見,登月紀念碑建設未果時,蘇利文也設法遊說,向美國眾議員寫的推薦信稿。
王大閎登月紀念碑計畫中的東方美學窺探
在「月神茜利尼」登月紀念碑的設計圖中,東海大學郭聖傑教授的專文〈少爺的神秘後院—再讀王大閎的空間理念 〉中解釋道,包覆在兩個單純結構體中向上無限延伸的空間,其隱晦、幽暗、封閉且帶著神秘性的特質,反應著與王大閎兒時居住的蘇州住宅備弄(註:大戶人家宅院中平時供奴僕行走貨運輸物件使用的細小弄堂)有相似的空間質感。因此可說是近一步將中華文化精神的深奧化作設計語彙,體現於登月行動的精神性慶賀。《未竟之役》策展人許芳慈、kathleen Ditzig 表示:「對展覽來說,王大閎登月紀念碑的展出並非探討登月,而是借鏡王大閎,探索受傳統中國古典人文、美學的影響下的藝術家,他們因人類登月而思考的宇宙觀,在其創作、美學思考裡,傳統的『天人合一』一詞彷彿找到了新生命,如同一場巧妙的相遇。」
表達家屋哲思與傳統宇宙觀的碰撞
在同一個展區中,入眼便可見空間終點座落著傳統中式園林建築中的經典月門,由空間設計師約書亞(Joshua Comaroff)操刀,在一片垂直與水平打造的線條裡,月門隱約地透出窗外的光影,顯得格外雅緻,而往其外看去,隱約可見王大閎的於北美館重現的故居。月門代表的是中式建築借景的哲學,關鍵並非隔絕裡外,而在於將室外帶進室內的概念,是其空間中國性相當重要的呈現,除了致敬王大閎自宅中的月門設計,也表達了王大閎將傳統中式家屋的空間哲學帶入現代家屋的想像之中,象徵性地訴說大師在建築中的思維與觀點。
而月門之外,播放著 NASA 公開的 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國阿波羅火箭登陸月球時,地球指揮中心與太空人的通訊對話錄音。在日常的同事閒談之中,講述到了請太空人去尋找中國傳說故事中嫦娥與月兔的對話,而英文卻以類似兔女郎的說法來表達,趣味地表現出冷戰東方主義。這段設置於月門之外、展館之內的地球與太空間的錄音,試圖以無形的包覆感,以及空間的特殊氛圍,帶來觀展時的抽離與停頓,或許在週六夜間觀展時,能在窗外遇見一輪明月,呼應展覽中的登月紀念。
持續踏上的冷戰藝術旅程
在此區,月門使得展覽中對於「家」的想像更加重要,以中國傳統觀念而言,家便是宇宙,也是人文的體現,因此巧妙地為第二展區「寰宇家務」鋪陳,創造出內斂的轉場意味,引領觀者進入冷戰時期兩大陣營對於居家空間現代化的較勁。視角由以甲骨文、天圓地方等宇宙相關哲思元轉譯科技進步主義式的太空想像,走入東西方藝術工藝於生活中的樣貌,台灣工藝之父顏水龍、揚名國際的藝術家藍蔭鼎接著登場,為展覽翻向新頁。
文字|Diane tang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