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平面到立體、實體到虛擬,大家都在問:究竟如何創造好的體驗?這裡由台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館長洪玉貞,以全方位維度頗析巧思與布局,感受最後能夠留在腦中、心裡那些帶不走的體驗。
反轉空間體驗印象,一座有故事性的五感圖書館
閱讀、上烹飪課、買書兼喝咖啡、享受音樂會與展覽、學習3D列印,這些場景不是發生在文創園區,而是今年初開幕的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通透的建築造型不只打通室內外空間,更打破了閱讀空間的五感體驗。
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除了是熱門排隊地標,更常有民眾形容這裡是有故事性的美術館、博物館。作為一座至少因應未來30年的新型態圖書館,新總館以獨特的空間體驗展現對未來的想像,更打破許多圖書館規則,成為每一個年齡、每一個狀態都能在此有所適從、找到歸屬的棲息地。

館長洪玉貞與我們分享了引以為傲的體驗設計,空間設計上除了核心的知識傳承,更是一個終身學習的場所、市民的生活範圍,讓閱讀與美學都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的五感並非比喻,而是真的隨時在這座圖書館內發生。大廳一樓由英國藝術家Paul Cocksedge所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陣風〉(Gust of Wind),象徵知識與閱讀的自由,並隨觀者心境自成風景,另外還有藝術家梁任宏的作品、台南名人堂的光雕、浮光投影展示,洪玉貞特別強調這些藝術品是可以觸摸、互動的,體驗唾手可得。
一般來說圖書館是安靜的,但館內的獨立書店正播著輕快音樂,「許多人覺得為何要在可以免費借書的圖書館內開書店?獨立書店挑書的方式和圖書館的邏輯不同,相當吸引人,我們還會在此舉辦『咖啡讀書會』,讀書讀累了也可以喝點飲料,讓閱讀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反轉圖書館印象不僅止於此,甚至大廳還曾舉辦過音樂會,打破靜謐空間、注入另一種閱讀氛圍。另外討論度很高的烹飪教室「城市灶咖」,靈感來自台南美食之都定位,便順理成章有了一個空間讓民眾可以在此傳承、學習飲食文化並彼此交流。
多元、豐富的體驗讓附近居民與遊客流連忘返,忍不住好奇這樣一座好玩的圖書館能否實質上提高閱讀率?數據會說話,洪玉貞表示今年1月剛開館時,入館人次高達12萬5,000多人,借出去的書有17萬7,000多本;而現在依舊維持每月入場9萬多人次、借書量14萬本左右,可見多元豐富的體驗除了感動人心,也不失閱讀就是本位的魅力。
洪玉貞
台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館長,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以彈性、多元的方式經營台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致力於推廣好的五感閱讀與美學體驗。
文|馮興研
圖片提供|台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欲探索更多 2021台灣創意力100 的深度訪談,請見 La Vie 2021/12月號《關於未來的共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