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平面到立體、實體到虛擬,大家都在問:究竟如何創造好的體驗? 這次探索叁式UltraCombos創辦人曾煒傑,以全方位維度頗析,感受最後能夠留在腦中、心裡那些帶不走的體驗。

以科技為身骨、人性為靈魂的數位體驗
「體驗這兩個字的本體是『記憶』,所以通常都是感知而非資訊。」預期與叁式UltraCombos創意總監曾煒傑展開的是元宇宙邏輯的對話,沒想到卻充滿科技獨有的哲學思辨與溫度。
曾煒傑將人比喻成介面,所接受到的刺激透過感官詮釋成腦內記憶,與世界接觸後所產生的任何想法碰撞都是一種體驗。若分別以觀點、載體、形式來看待數位科技帶來的感受,去年叁式所策展的第二屆DigiWave即是從科技的觀點出發,進而探討科幻世界裡的哲學,當科技走到一個奇異點,人類與世界的關係該如何重新定義,曾煒傑認為如同科幻電影以架空的未來世界討論人文、賽博格(Cyborg)作為有機體與無機體、肉身與機器的混種來討論身體,都是一種以科技本體出發的思辨。
而說到數位的載體,曾煒傑舉例像是teamLab、IMAX版電影《沙丘》用到的巨大投影畫面,這些新型載體產生的數位美學所帶來的感官衝擊,都創造了全新的數位體驗。數位的形式與應用更是浩瀚無垠,現代的建築能夠導入數位的計算,使工程的複雜度來到了新的次元,動線、視覺或結構上都有新的可能,創造出超乎想像的空間體驗。
數位的觀點、載體、形式不一定是獨立發展,而是可以並存的,曾煒傑形容這是「數位原生」,例如現在做3D動畫可以寫程式做出視覺,有時候甚至無法掌握結果,比如說新的「AI產生的視覺」,透過輸入data讓它學習創作,它就會長出你想像不到的樣子,「對我來說這種『數位原生』式的跨域整合,不管是思想上的,感官上的,都像是新開了一扇窗,讓我可以觀看全新的風景,這是數位很迷人的事情。」
對科技的理解與著迷都反映在作品中,去年叁式與衍序規劃設計一起共同策畫台灣設計展,主場館主題是Smart City,即是透過展覽以不同觀點切入、想像智慧城市的意義。而今年的DigiWave展覽則顛覆大眾對電玩的印象,「電玩其實是很哲學性的,遊戲設計是一個很深的學問,需要熟知美學、科技甚或是心理學,有一派的人將電玩歸類為第九藝術,是很有道理的。電玩讓每個人都能有擁有主控權,可以任意的探索世界或是影響其他玩家,這是以往藝術上比較沒有的想像。」
科技是信仰不是目標,叁式的作品總以科技為身骨、人性為靈魂,華麗的技術背面是對於人性的深思熟慮與其他領域的深層研究,如同曾煒傑說:「只要離人性更近,就容易做出更好的體驗。」

曾煒傑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互動科技組碩士畢業,取得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並於Savanna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學習互動設計。2007開始進行新媒體藝術創作,2010共同創辦叁式有限公司,創作出橫跨軟體與硬體、美學與科技的數位體驗設計。
文|馮興研
圖片提供|叁式UltraCombos
欲探索更多 2021台灣創意力100 的深度訪談,請見 La Vie 2021/12月號《關於未來的共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