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至2022年4月24日,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正式登場,展覽以「光」字與黃土水雕塑《甘露水》蚌殼少女樣態,回應百年前社運、藝術家在黑暗時代中,共同建構臺灣新興文化樣貌的勇氣。展覽中,可見藍蔭鼎、陳進、陳澄波、陳植棋等台灣名家畫作,當時社運相關珍貴文獻也將共構論述,一同重現歷史;「當代的迴響」單元邀請阮劇團、導演黃邦銓與林君昵,以當代觀點演繹命題、回應歷史。
▶黃土水雕塑《甘露水》重見天日!臺灣的維納斯映照島嶼百年命運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資訊
展期|2021年12月18日~2022年4月24日
地點|北師美術館
門票|免費參觀
備註|採預約優先制,現場同時開放排隊候補入場
1921年打開台灣非武裝反殖民運動的黃金十年
1921年,黃土水以大理石雕塑作品《甘露水》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象徵著臺灣文藝復興時代的將臨;同年,以蔣渭水為首的知識份子籌辦「臺灣文化協會」,藉推動文化運動醫治臺灣的「知識營養不良症」,是本島民間社會民智啟迪、思想解放、文化藝術啟蒙的濫觴。
事實上,在1921年前台灣便有反動力量,但《甘露水》的出現像是一股將零星能量匯流、凝聚的觸媒,打開接下來台灣非武裝反殖民運動的黃金十年,當時文學、美術、戲劇等領域都有創作者共同發聲,雖表達方式不同,但知識份子們「殊途同歸」,只為傳達對台灣的情感。
展覽名為《光》的背後意義
《光》一名是為回應百年前時代背景,展覽跨領域研究團隊提到,當時殖民地不走向獨立,就必須爭取地方自治,而回顧1920年代的台灣,文協、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就是帶領人民前進的雙頭馬車,企圖把殖民地人民的自卑感拿掉,褪去籠罩在島嶼上的烏雲,讓土地與民族性再次「見光」。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活躍份子皆「用台語做運動」,台語是象徵抵抗、反叛的語言,為此展覽也特別提供華語、台語兩套導覽,展品名稱亦皆以華語、臺羅拼音標示,策展團隊認為用當時人們慣用的語言呈現展覽,有其必要與特殊意義。
以社會運動發展為脈絡,藝術作品、文獻共構展覽
本展透過解讀藝術家自身歷程、作品美學風格,帶觀者思考是什麼樣的時代特質,讓藝術家得以奮力追求藝術,進而建構臺灣文化面目?展覽從社會運動與發展切入,呈現1920~40年代臺灣文化樣貌,藉由4大子題「生命的恆流」、「風景的創造」、「大眾與摩登」與「自覺的現代性」,探討創作者如何勾勒個人和社會的交融與抵抗。
展場中,陳植棋與倪蔣懷所繪《真人廟》、郭柏川《臺南祀典武廟》、陳澄波《琳瑯山閣》,皆透過尋常風景暗喻臺灣人的精神抵抗;新出土的藍蔭鼎《夜晚的麵攤》與《南國之夜》,建構島內群眾的日常景象。
同一時代,萊卡相機的發明解放攝影,促使新興寫真興起,鄧南光攜帶鏡頭和八厘米錄像漫遊城市,亦瞥見東京五一勞動節遊行的身影,此系列與林之助畫作《取景》相互呼應,圖中少女拿著正是當年昂貴的萊卡相機;另一方面,首次面世的陳進《繡裙》帶著摩登自信,而同以「摩登女孩」(モガ,moga)為對象,李石樵以大膽又前衛筆法繪下《橫臥裸婦》。
從文化劇傳單與劇照中,可見林摶秋、張維賢等先鋒,如何結合文學與藝術家發展劇場運動,讓戲劇成為文協宣傳手段;而文協的重要成員賴和,以筆作為利器拚搏,從文本中可見他對土地的厚愛、面對文協分裂時的痛心,本次展出他涉入治警事件的手稿《出獄歸家》,為手稿完成98年後首次正式展出。
「當代的迴響」單元與阮劇團合作,重新演繹當時的文化劇;黃邦銓、林君昵導演團隊創作《甘露水》同名紀錄片,邀請到收藏雕像多年的張氏家族,回溯這座雕像的多舛命運;地下一樓與三樓串連的互動裝置,為致意王白淵《荊棘之道》而設,重現歷史照片風采亦顯影時代。
|
資料|北師美術館
圖片|北師美術館
部分攝影|izzie p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