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即日起至2022年7月4日,正展出「重複使用、再生、回收:中國近代建築展」,本展集結普利茲克獎得主王澍、阿爾托獎得主張軻,以及朱錇、袁烽、柳亦春等人領軍的7組中國建築團隊,對中國現今建築環境提出看法,當建築方法帶有抹去地方特性、改變城市結構,進而影響數以萬計人的生活的隱憂,正是該思考社會性、環境可持續性、地方文化與建築間平衡的重要時刻。
展覽點出中國建築榮景下的反思
過去三十年間,中國經濟、社會轉型點燃建築熱潮,地標導向的巨型工程、超級摩天大樓在一線城市如雨後春筍後冒出,圈地造鎮、活化城鎮計劃在各地進行,而在一片中國國營設計機構主導、看似壯觀繁盛的榮景下,有不少新一代建築師轉而思考,大興土木將基地打平後再造的模式,是否真是最適切的發展途徑?
本展聚焦於上述7組中國團隊的8個建築案例,試圖呈現不同建築方法,從建材回收再生、舊工業建築的適性再利用、對古技術的重新詮釋,到透過微創建築協助地方經濟振興⋯⋯等面向,看這代建築師如何以規模相對小的干預措施,讓建築成為活化地方的媒介,並在不對既定社會結構、地方環境造成過度侵擾的前提下,帶動中國二線城市乃至農村地區的復興,進一步探索現代建築如何襯托中國文化背景。
五大亮點案例,對應五種不同建築概念與方法
1. 建材回收再利用|上海池社畫廊
池社畫廊座落上海西岸,由老舊倉庫改建而成,最大特色是牆面上帶起伏視覺效果的幾何結構,更有意思的是,這道被袁烽領軍的創盟國際團隊稱為「外維護牆體」的立面,原先是為快速拆除舊建築而產生的成堆碎片,而後大量的綠色灰磚由建築團隊回收、再利用,先透過電腦設計三維結構,並運用機器人系統現地製作,將每塊磚塊精確定位,營造出花邊狀多孔外牆。
|
2. 老聚落的再想像|北京微胡同
胡同由成排傳統四合院組成,是北京城內的特色巷弄,但自2008北京奧運籌備期間,卻成為大規模拆遷的目標,而「微胡同」正是張軻團隊嘗試復興的成果,也是一場透過歷史保護來想像城市生活新形式的建築實驗。此處原為客棧,後張軻將一系列獨立的生活單元,插入一長形庭院構築新貌。其中,各量體高低、前後參差並皆向內俯瞰,形成新鮮且具節奏感的空間秩序,而作為原料的混凝土則特與墨水混合,讓成品擁有獨特的灰濛色調。
3. 微創建築助力地方振興|浙江竹林劇場
DnA事務所建築師徐甜甜長期投入鄉村振興規劃,運用「城市針灸」概念,盡可能以微創、可逆的干預,創造文化活動空間、孵化小規模農業與手工藝生產的可能,為人口迅速減少的地區注入活水。位於浙江的「竹林劇場」是鄉村中的表演舞台,建築團隊以彎折、捆紮大量竹材形成穹頂,為原先平凡無奇的空地提升識別度,進而擁有場域特性,讓此處成為當地公共空間,同時展示可再生自然資源構成建築的可能性。
4. 舊工業建築再生|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佇立黃浦江畔,此處原是座煤運碼頭,而大舍建築團隊巧妙將工業歷史帶入新館,使跨時代的設計元素交融。其中,廢棄車庫被改造為地下展覽廳;建於1950年代的煤鬥卸貨橋被保留下來,搖身一變為標示入口、河流間軸線的露天空間。而新設的一系列傘型拱門,各以不同高度、方向站立,宛如為美術館提供遮蔽、同時與陽光嬉戲的混凝土森林。
5. 對古技術的重新詮釋|江西禦窯博物館
江西景德鎮在中國有「瓷都」美名,是明、清兩代專門製作皇家用瓷的禦窯所在地,而這座由朱錇建築事務所操刀的博物館,便以當地傳統窯為靈感,打造出雙層磚砌拱頂,呼應其結構與物質特性。值得一提的是,景德鎮當地有每二至三年就會拆除老化熔爐、並將其用於其他建築的習俗,而建築團隊也順應此法,將新燒磚、再生磚混合作為場館原料,不僅回應地方傳統亦實踐可持續性精神。
「重複使用、再生、回收:中國近代建築展」
日期:2021年9月~2022年7月4日
地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文字整理|izzie pang
資料來源|MoMA、archdaily
展場現場攝影|范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