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台灣的國民記憶,阿里山林鐵近20年的經營歷程也堪稱風雨飄搖,除了美景與生態,其軟硬體樣貌似乎仍停留在某個年代,為了使阿里山能夠有機會華麗轉身,林務局近年成立專責機構,收回林鐵經營權,更邀集各界關係者,展開三階段的軸帶重塑行動,決心在2023年阿里山林鐵全線通車時,讓這座山能以文化旅運品牌樣貌,向世人重新展現豐美的底蘊。
近年林務局以品牌的角度,重新思考阿里山所有林業場域的管理方法,為使其邁向品牌化;也為了邁向品牌化後仍能保有文化資產該有的深度與樣貌,因而與創意人籌組策劃團隊,以廣納關係者、籌辦工作坊等機制,協助深化設計,落實對阿里山自然寶藏與人文遺產的尊重。
台灣設計展於去年底在嘉義市熱鬧登場,為期10天的展覽中,也包括了籌備數年的「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第一階段成果發表。這些成果包括阿里山林鐵處視覺識別系統、嘉義車庫園區與奮起湖車站周邊的景觀設計;以及《記憶.阿里山》、《百年鳴森》兩檔特展,還有改裝後的林鐵車廂車頭。
背後的籌備時程長,設計類別也橫跨多個專業領域;領銜設計的團隊,除了王芝齡、吳書原、周書賢、鍾秉宏等4位風格鮮明的設計師與建築師,鐵道文化研究者古庭維與博物館學者黃貞燕也身在陣容,可以見得此行動在跨域整合上的強烈企圖。「一共分為3階段的軸帶重塑行動,就是為了2023年阿里山鐵道的全線通車。」身為最高指導單位負責人的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阿里山全線通車是林務局籌謀數年的既定目標,甚至為此而在2018年成立專責機構「 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
打造阿里山為文化旅運品牌
「全線通車」4個字聽來只有運輸意涵,但是林務局更是透過與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的總策劃吳漢中合作,吸引各領域設計師投入其中;也更改了自身的組織結構,用力之深之廣,遠超乎人們對於公部門與設計產業合作的想像。從林務局為此事定調名為「軸帶重塑」,可知其企圖絕不僅是開通一條運輸線路。「林務局轄下有很多森林遊樂的場域,但過去都是點狀經營,4年前我們就規劃了北中南3個軸帶,南部就是阿里山。」林華慶指出,阿里山不但是日治時期的台灣3大林場之一,時至今日也是林業軟硬體資產保留最完整、仍擁有高山鐵道的林場;近年嘉義製材所的歷史建築亦陸續修復中,因此被林務局認為是最有機會實踐「軸帶」這個林業文化旅遊概念的場域。
「阿里山林鐵對阿里山的地景、生態、聚落的改變,以及對嘉義邁向現代化的進程,都具有重大意義,沒道理只能被視為負資產。」林華慶不諱言,阿里山林鐵早已從產業鐵路轉為旅運用途,但近20年來經營主體迭經轉換;再加上地震、風災與水災不斷衝擊,全線多處毀損崩塌,使得阿里山明明是許多台灣人的國民記憶,卻始終無法揚眉吐氣地展現豐厚底蘊。
為了使阿里山華麗轉身,林務局規劃,由阿里山林鐵串聯嘉義市區的製材所與終點站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形成貫穿首尾的林業文化與高山生態旅遊軸帶;同時,這條軸帶也必須透過設計轉譯,邁向品牌化,以當代的手法展現過往為人忽視的精彩處。
為文化資產做設計
然而,身為文化景觀,阿里山要邁向品牌化,所做的設計絕不是如同在一張白紙上自由揮灑。吳漢中表示,參與計劃的設計師們有個共識:「這不是重新設計阿里山,而是用設計來重新詮釋與整合阿里山的體驗。」換言之,創意須有所讓位,阿里山的自然與人文資產才是主體。這不只是一種默契,在成案過程中,還透過明確的機制予以落實,例如影響設計案走向的關係人,不只有業主(林務局與林鐵處)與設計師,還有多面向的專業者,如鐵路文化研究者、植物生態學者、旅遊業者等等,他們的意見,也的確發揮關鍵作用,例如公認最熟悉阿里山的植物生態學家陳玉峯教授,就曾不只一次在審查會議上否決吳書原的植栽設計,甚至最終說服他,設計出執業以來「最沒有設計的景觀設計」。
在林鐵車廂改裝案中擔任評選委員的古庭維回憶,聆聽決選簡報前,所有評審們都參與了幾乎一整天的工作坊,早上9點前就搭著小火車上山,沿途由他解說林鐵與小火車的諸多知識,接著彼此交換意見,討論到晚間近10點。「很多公部門礙於種種限制,評審多半只憑著報告書來審,相比之下,這是一個很費工卻有意義的作法。」
吳漢中指出,本案也盡量「避免做短期活動式的設計」,鍾秉宏所策劃的《記憶.阿里山》特展展期將超過一年;林鐵車廂改裝、車庫園區景觀縫合與奮起湖車站景觀改善等案的設計成果,也將維持至少10年。「我們不是做一個曇花一現的包裝。」他強調,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從業主到策劃團隊與設計團隊,都是致力於「做一件能夠永久、持續的事情。」
在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的第一階段,面對包括公部門logo的誕生、中海拔車站的景觀、兩個邊緣性地景如何縫合、林鐵車廂改裝、林鐵的機械奧義、阿里山的世界性內涵等6大課題,設計團隊們歷經了跨域溝通、反覆變更或調整設計的歷程,是否為阿里山品牌化奠定了堅實基礎,還有待時間印證;但就其心路歷程,最深切的初衷,莫不是為了向自己心中的阿里山致敬。
文、採訪整理|賴韋廷 攝影|林祐任 圖片提供|社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