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灣不少校園設計跳脫舊有框架,以更彈性的方式提供多元的活動場域,同時位階也拉高至「城市裡的公共空間」,讓校園能以更自由的姿態,成為社區、城市裡的休閒場所。近期在台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北藝大)落成的科技藝術館(以下簡稱科藝館),擁有俯瞰關渡平原的地理優勢、簡潔的設計語彙與開放自由的姿態,這次我們透過專訪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郭旭原、黃惠美,請他們分享設計過程中對建築的想像和運用的可能。
飄起來的校園實驗性空間
新完工的科藝館是提供新媒體、科技藝術運用的空間,位置就在北藝大主要道路的最高端點上,不僅能將周圍的校景、綠意盡收眼底,還能遠眺關渡平原、從不同視角欣賞台北,這種絕美、具有指向性的基地,在環境優勢上是無與倫比的。「過去這裡曾是游泳館的前方廣場、校車的迴車空間,空間上沒有明確定義。」黃惠美說。要將一座充滿藝術實驗精神的建築放在這裡,一開始兩位建築師便花了不少時間思考如何塑造它的獨特性,「最後我們決定以抬升的設計『讓建築物飄起來』。」郭旭原表示。
綜觀北藝大現有建築,主要為古典樣式,且具有合院、中庭、斜屋頂和穩重基座等設計元素,為了讓這座新建築在設計上能呈現科藝館的當代性、未來性,並且重塑校園的端點,「利用四個巨型結構將主要表演的黑盒子抬起,脫離地面層,為空間創造懸浮的視覺效果,同時也成為地面上的大雨遮,它保留空間的未定義,比較像是開放的多功能場域,可以有各種活動在這裡產生。」黃惠美說。而作為主要道路上的空間節點,科藝館也成為新的場域,「校園的坡度在這裡可以繼續延伸、連結到後面的體育場,人也可以在一樓的座位區停留,坐在這邊欣賞整個關渡平原。」郭旭原表示。
相對於「科技藝術」字面上給人充滿前衛的印象,在建築外觀上,不見張揚炫麗的設計,兩位建築師反倒以黑盒子和灰盒子般的組合,讓光影在穿透空間後,形成如劇場般的戲劇效果,使每個角落都是融合周邊環境的悠美風景。而低彩度的混凝土材質和灰色調,也讓整體以樸質簡約、沉穩的調性佇立於高處,像是等待人們前往探索的校園秘境。
建築裡的詩意框景
雖說是由方盒子組成的空間,但走入科藝館中,不難發現建築裡有許多因廊道、量體形成的框景,如同攝影鏡頭裡的定格,裡面有周圍的綠意、寬闊,還有一份屬於科藝館的詩意,更多的是建築和環境的對話。而這樣的框景效果,也出現在近期完工的太平青鳥瞭望台中,「當你透過框景觀看時,人會清楚感覺自我安身立命的存在。和佇立於廣袤的曠野環顧自然,情緒是截然不同的。」黃惠美說道,從老屋翻修的富藝旅,到近期的太平青鳥、北藝大科藝館,兩位建築師透過設計不斷呈現對環境的想像,更在在突顯人於其中的活動與存在。「做了公共建築以後,讓我們真正開始覺得建築創作有了更大的可能性,能把之前想做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呈現更緊密的連接。」郭旭原說道。
科藝館案子規模不大,卻歷經約6年才完成,而實際工程只佔2年半,「作為事務所第一個公共工程,我們力求表現,挑起的結構佔據預算的一大半,過程中因為工程分配超過預算、無法發包,所以不斷變更刪減預算。」黃惠美說,如今在兩位建築師的堅持下,最後仍讓科藝館以心中最適宜的方式呈現,並成為北藝大的新地標。
過去,那個只是人、車經過的過渡空間,現在已經成為學生喜歡停留的場所,郭旭原笑著說道,「我們希望建築物永遠都會有人去用它,畢竟有人在那邊使用時,建築物跟人之間的存在才是最完美的。」不斷透過設計去思考建築的當代性,同時賦予人在空間裡活動的各種可能,郭旭原、黃惠美不僅讓校園建築在形式上更敞開,也使其成為觀看城市的媒介,串連空間與城市的對話。
圖片提供|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