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東京已經邁入第7個年頭,去年疫情的升溫也讓充滿活力的東京突然安靜下來,同事笑稱說這兩年是「空白的兩年」,生活不像過往那樣總是追趕著新資訊,反而變得單純平靜,在家的時間長了,也慢慢找出一些生活上的小樂趣。
2020年開始,日本政府隨著疫情提出了許多對策,時緊時鬆,最近的這半年,人們也已經慢慢地回到職場和街頭,與病毒共存著,疫情時代的在宅工作、時差出勤、時短營業、社交距離……讓本來沒什麼工作彈性的日本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工作型態,在家的時間多了,加班生活似乎也相對減少許多,除了通勤電車,自行車出勤也成了新的選項,移居郊區遠端工作更是過去從沒想過的生活方式,雖然還是有許多日本人無法適應這樣的改變,但我反而有點感謝,疫情讓日本的工作習慣柔軟了不少,生活多了許多空間與彈性。
2021年日本決定與病毒共生,毅然決然地舉辦了延遲一年的奧運,許多體育、藝文活動也都伴隨著各種防疫措施如期展開,「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大概是我這一年聽到最多次的話語。悶壞了的我們,也在今年利用出差的閒暇或是日本長假與朋友相約到日本各地旅行,慢慢拾回那些被遺忘的初心。
雖然現在世界依舊與病毒抗戰,但2022年東京還是有不少令人期待的新鮮事,最喜歡的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所組成的「SANAA」在TOTO gallery MA的展覽,會一直延續到2022年3月;在六本木一帶的國立新美術館中,由吉岡德仁所設計的玻璃茶室展期延長到舒適的5月;在8月也將舉辦韓國藝術家李禹煥大展,作為國立新美術館開館15周年紀念最大型展覽活動,相當令人期待!
藝術展覽之外,商業設施midtown繼設定六本木、日比谷據點後,2022年,東京車站八重洲方向的「東京midtown八重洲」,也將帶著最新的外觀設計與商業設施,替東京車站再添一新景色,最上層39~45層樓的飯店空間,預計將迎來寶格麗(BVLGARI)奢華旅店,也是寶格麗在北京與上海後,第三處在亞洲的據點。
而最令我期待的,是位於上野、由法國建築師柯比意與他的日本弟子們:前川國男、坂倉準三、吉坂隆正所一起設計的「國立西洋美術館」再開館。美術館在2016年以「柯比意的建築作品—近代建築運動顯著貢獻」之緣由被列入世界遺產,是史上第一個將建築師散布各國作品共同列入世界遺產的案例。不過從2020年10月開始,為了全館內部的設備整頓,美術館足足休息了一個半年頭,終於預計在2022年的春天重新與大家見面。想到又可再次體驗大師空間,不由得心頭雀躍。
疫情之後我常常騎著腳踏車在東京各處移動,相較於過去在地鐵裡總只是接收太多手機裡的繁雜資訊,沿途的風景反而讓人感到新鮮有趣;或許2022年病毒可能會持續肆虐,又或許世界會突然全部打開。不管如何,因為有太多無法掌握的事物,生活在後疫情時代的人們,似乎更加柔軟、具開放性,也變得更從容、更不疾不徐。
李昀蓁
高雄人,現居東京。成功大學建研所畢業,一年半的台南建築師事務所勤務、取得台灣建築師執照後移居日本,目前任職於東京的建築師事務所。以東京為據點,在日本各處以建築為主題展開旅行,以影像與文字記錄那些風景。同時經營臉書專頁「東京建築女子」。
文|李昀蓁 Chenvia Lee 圖片提供|李昀蓁 Chenvia Lee、Unsplash 攝影|Akira Deng
更多設計、建築、時尚、餐飲與旅遊趨勢分析都在 La Vie 2022/1月號《設計未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