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盛大進行中,其中主要位於南竿77據點的「地下工事」策展計畫,帶領觀者彎下腰、走進藏身地下的坑道展場,同時也藉由遍布在南竿軍人紀念公園、南竿山隴排練場、北竿后澳民宅的作品,引領人們深入瞭解馬祖故事。
▶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島嶼釀」開展!8大策展計畫、交通攻略總整理
馬祖南竿77據點變身藝術島展場
過去曾是戰地前線的馬祖,留下不少坑道、據點、碉堡等軍事基地,而這些歷史痕跡經過活化轉譯,也有了當代的想像。由林怡華(Eva)策畫的地下工事,邀大家踏進現為藝術創作基地的77據點,並深入藏在地下坑道的展覽,窺見備戰時期的軍人生活、馬祖信仰文化,以及多被籠罩在霧中的島嶼風景。
以「藝術翻土」動作挖掘文化故事
走入猶如地下迷宮的坑道,眼前的射擊原則標語、射口、消音錐等,讓觀者得以回望過去,接著所見的第一件作品「地下的故事—永夜淘光」,則是進駐77據點的曹楷智挖鑿洞口的行動軌跡,其實這也對應到,當時士兵長期在地底下一鑿一斧挖掘坑道的勞動過程,就像是藝術家日以繼夜的創作狀態,而現場也歡迎民眾拿起一旁的鏟子、體驗挖土,同時期盼藉由「藝術翻土」行動,使藏在地下的長年記憶與文化再見光明。
枯萎植物隱喻長期困在地下的軍人
加拿大藝術家Liam MORGAN 利安.摩根的「照理來說 應該可行」,以相對枯萎的植物,隱喻彼時士兵被困在這個地下場域、必須長時間生活的狀態,而運用人造光源與水源澆溉使植物持續生長這點,也引領人們思考,長期在地下空間生存是否可行?同時回應了看似奇妙的作品名稱;有趣的是,作品中不斷畫圓轉動的指引燈,也對應到過去在地底下持續做相同事情的軍人們。
天氣愈不好顯現愈清楚的攝影作品
而一年之中有四分之一日子處在霧中的馬祖,在丁建中「靜候之景」作品中,反倒成了最好的狀態;他鏡頭下的南北竿、東西莒圖片,以特殊感濕油墨材質呈現,有水霧時、底下的影像會顯現,風乾後則化為霧白,也因此,天氣不佳、濕度高時,正是這件作品最好看的時候。而這也彰顯出,或許某些地理環境是種缺憾,但當我們以另外一種角度來觀看時,它是何其正向。
錄像作品展現當地風俗文化
而陳飛豪的「水流之神」錄像作品,將馬祖「水流屍成神」的有應公信仰(早期漁民發現大體後,會捕撈上岸、進行安葬,而隨著神蹟出現,其也轉化成新神明),以及中國文革時期被丟於海中的神像、漂到南北竿後,重新安置獲得祭祀的故事,經過重置與剪輯檔案影片,引領人們更加了解當地的風俗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投影螢幕刻意不蓋住上方具消音功能的菱形雕飾,也讓觀者能一窺坑道原本的狀態。
設置永久性珠螺村藝術裝置
坐落在南竿軍人紀念公園的「珠螺村藝術裝置」,則是藝術家廖建忠將仿生的炮彈倒置,其尾端爆炸開出的馬祖縣花「紅花石蒜(彼岸花)」,蘊含著戰爭後重生所燃起的希望;而這處過往有許多珠螺村居民郊遊聚集的地方,卻在忠靈祠落成後,逐漸成了害怕也不再踏入的所在,廖建忠也期盼這座永久性作品的出現,做為一個除魅過程的開端,讓更多居民願意回到這裡。
呈現馬祖漁業與歷史風景
而位在南竿山隴排練場的「漁火」作品,藝術家劉致宏將早期漁民「聽音辨位」尋找魚群的特殊漁業文化融入其中,同時再現東引與東莒兩座燈塔的閃爍頻率,邀觀者在帶有微弱光芒的展場中,感受馬祖故事。另外在北竿后澳民宅的「採光」,藝術家邱承宏以地下軍事設施的室內窗景為依據,並以窗外的植物風景為構圖、重新雕鑿在空間牆面上,構築出另類的歷史風景。
地下工事
策展人:林怡華
展出地點:南竿77據點、南竿軍人紀念公園、南竿山隴排練場、北竿后澳民宅
備註:77據點採定時開放,每日10:00~16:00;導覽為定時定點導覽,時段會在官網同步公布
文字、攝影|Adela Cheng
圖片提供|中華文化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