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鹹味島合作社」!以廢棄魚露工廠為基地,發展東引美學與社區品牌

馬祖「鹹味島合作社」

「鹹味島合作社」位於馬祖東引島,是一個自廢棄魚露工廠改造的複合式社區空間,由三個平均26.6歲的女孩發起,以飲食、展覽、工作坊、戶外情境式劇場等媒介,致力於結合地方產業與召喚在地島民,在這個充滿女性意象和能量的小島,建立起屬於東引的社區品牌。

打動島民的任性計畫:環境劇場《星・引》

日落後的東引島上,只剩下微弱的幾盞路燈,「小時曾聽大人說過,東引的晚上沒有燈光。室內的燈光得用三角燈罩、投射在地上、拉下窗簾,否則,將會被特別關切。」「鹹味島合作社」的三位女孩經常在晚飯後,聽大人們串門子聊過往,搜羅東引島過去的記憶,慢慢勾勒出她們不曾參與過的島嶼時代。隨著長者們漸漸消逝,很多的曾經也跟著消退,她們在某天,決定開始一場「任性的計畫」。

1
以東引島為背景,鹹味島合作社進行了一個動人的環境劇場。/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星・引》是一個以東引海與島為真實背景的環境劇場,週末兩天是主場秀,我們選擇提前一天做了一件很浪漫的事。」鹹味島合作社與東引唯一的設計公司圖「亞圖創意工作室有限公司」首次合作,展開一場以東引人為主題的系列展演活動。原來,在週五入夜、島民們吃過晚餐後,一艘航行於海上的船隻,突然在家家戶戶窗外響起大家熟悉的鳴笛聲,以往是菜船、是交通船,如今這聲音特別的雄厚、在島與海之間維持將近五秒鐘之久。聲音消失那一瞬間,島上被路燈照映著的馬路--像是一條一條的螢光線,三秒後,整座島像停電一般,所有的光點燈源都消逝了,只剩下更深更深的黑暗…。

「登登登…」這時耳邊響起島民共同記憶的鄉公所廣播,「鄉公所廣播、鄉公所廣播…。」她們請來了聲優講出前導型的廣播劇,傳遞這環境劇場的活動宣傳,唱了一首馬祖人熟悉的福州童謠,深植每一位不同年齡好奇者的耳朵--「讓大家知道明天島上將有重要的事情發生,大家務必來參加!」

打破了最艱難的海巡、鳴笛、軍事規範,他們帶領著夥伴們,在無數的請託與眾人的協助下,三十幾位軍人真實站在路燈開關箱旁,聽著劇場背景的導演阿關在Line上的指令。一聲指令下,大家毫不遲疑、分秒無差的把燈關掉,時空立刻拉回到大人們記憶中的年代。「取名叫《星・引》,許多人以為是星空導覽。其實講的是在家鄉光害這麼小的地方,卻能看到這麼多美麗的星星。」原先只是想做給在地人看,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許多觀光客慕名而來。

2
鹹味島夥伴們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蒐集集結在地人的生命歷程,編寫成一位主角阿東。/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星星代表著家鄉,在求學生涯中,東引人都是在國中時候離開島嶼,到台北念書,在每個東引人的生命歷程中,都有這麼一段離鄉與返鄉的記憶。」直到工作成家、回到家鄉到死亡;整場劇裡面,沒有開任何的一盞燈,「整齣戲裡,只有引路人才會帶著燈籠引路。」走路的過程,陪伴的唯一的光源就只有天上的星星,「這是一個星星帶著你、指引著家的方向的故事。」他們將所有東引人的故事,寫成一個名為「阿東」主角的劇本。

3
阿東的故事,也是所有島民的故事。/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很多老一輩長者,看到最後都感動得哭了。他們知道這是在講他們的故事,怎樣經歷離開家鄉、回到家裡的這段路,別人眼中的短暫、在他們心中卻無限漫長,而這就是他們共同的記憶。創辦鹹味島合作社的三位女孩,也在經歷這樣的歷程:離開島上、到台北念書、再回到島上一起製作這齣環境劇場。原本回到島上,做的事情不完全被能島民所理解,卻因為這劇碼,意外與鄉民產生了連結、也喚醒了大家共同的回憶。試圖讓地方、戲劇、藝術能融合在一起的嘗試,跨越了年紀的藩籬,拉近了距離,也是近期最令島民津津樂道的活動之一,每每都被所有人鼓譟敲碗續辦。

4
整齣劇沒有任何燈,只有引路人提著燈籠照路、引路。/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5
望著海,看著劇,將所有人的情感都連結起來。/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6
星引劇場的最終目的地。觀眾坐躺在草皮上,九月微風拂來,一群人徜徉在主角阿東的故事以及音樂當中。/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從改造廢棄魚露工廠開始的「鹹味島合作社」

原來在2019年,景觀設計背景的蔡沛原、台北教育文創所背景的劉香吟、流通管理背景的林奕蕎,三位女孩組成了「鹹味島合作社」。開店前,沛原剛回到島上,參與了東引的小小街角改善社區營造計畫、並進行色彩計畫調查,將東引代表色及島上特色植物、材質與房子結合,設計成帶有溫柔色調的新門牌。之後,三人聚首、決心申請社區規劃師補助,進行一個前身為魚露工廠的廢棄老屋改造,這共識讓三人的生命規劃有了交點。

7
景觀設計背景的沛原以東引島的代表色與植物入門牌設計,有了社區營造經驗後,再與兩位幼稚園同學一起創立鹹味島合作社。/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店的前身原是廢棄魚露空間,店長奕蕎和泰利食堂的老闆娘一起完成戶外除草、六個女生則將室內那些六米長的朽木,一人抬一邊地緩緩搬移到戶外丟棄,整整花了兩、三個月時間整理空間內部,「每天流的汗都是灰的,因為身上沾滿灰塵。」

「通常釀造魚露共有五道,前兩道會放置在大池子裡,就像我們店內那樣,色澤很黑。」原本想要抽乾它,有次,一位老人家走進來,聞到魚露的味道不禁喜形於色地說:「這是我小時候記憶的味道啊!」因為在當時,東引家家戶戶釀造老酒、也釀造魚露,遇到釀造季節時,整個島對沛原來說都是臭烘烘的。但衝著老人家這句話,他們決定保留下來,並用盡心力、24小時風扇不停歇。

8
幾位女孩們一起完成整理老屋的工作,歷經兩、三個月後整理出悠閒的室內外空間。/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保留傳統元素,延續東引的味道

「在東引,做魚露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因為要買許多漁貨來製作。」沛原的爺爺是漁工階級,家裡並沒有錢做魚露。「當時做魚露會用下雜魚製作,像是沙丁魚、提魚、竹莢魚、小蝦子。」念餐飲科的弟弟補充著。他們將好的漁貨賣給阿兵哥,較小的下雜魚就放到大木桶裡,一層下雜魚、一層海鹽的醃漬發酵,歷經一個月後,魚骨化掉、將發酵的湯水瀝出後,利用太陽曝曬、煮過,反覆五道程序,終能看到現在清澈透明的魚露。

只可惜,這東西無法成為觀光客接受的風味餐。「小時候會煮蘿蔔豬腳清湯,夾豬腳起來蘸魚露;或是吃炸鰻魚也會蘸鹹味。放入料理裡則是魚露蒸五花肉的傳統料理。」底盤鋪上滿滿的豆腐、上面擺上五花肉,加入魚露去蒸,蒸出來的五花肉味中帶有魚露的氣味,鹹香帶臭,而且,除非是村民提早跟餐廳預定,否則在餐廳是看不到這道菜的。

9
原本只是想要有一個地方可以聚會、喝酒、吃飯、聊天,到現在舉辦了一連串地方創生的活動,擾動整社區。/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她們在閣樓找到這間店的「瑞記商標」,還特別以此發想,設計出魚露口味的調酒,想讓大家體驗東引的味道。在店長奕蕎端出的組盤上,有:高粱、調酒杯、米醋商標,加入茶的味道調和,讓魚露與茶結合,「有時都會有許多想要大膽嚐鮮的大學生們點來嚐鮮。」

以場域開啟在地與美學的對話

三人最初為此店定調,單純想要自己有地方可以聚會、喝酒、吃飯、聊天的地方,然而當有了這空間,便展開一連串擾動地方的企劃,包含:島物研究、美學展覽、工作坊、講座、親子活動、戶外情境式劇場等。「有了場域,才有對話的發生。」對她們來說,這空間不是用來賺錢、而是讓平時與美學沒有緊密連結的在地島民可以浸淫在美學的生活場域之中。

 

10
人潮絡繹不絕的東馬台市集。 /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11
軍方支援的偽裝網,在藍天與老街當中,別有一番風味。/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除了保留下來的魚露空間、咖啡店之外,中間夾了一個展覽的場域,最初的目的是提供島上婦女們在畫畫和手工藝興趣之餘,有一個發表的平台,邀約展覽的作者、展覽內容都緊扣著與東引相關的事物。之後也陸續在戶外辦市集,「原本我們是邀請南竿、北竿、台灣本島的人來參加,沒有邀請東引在地人。」原來是貼心地希望當地人可以以消費者的角度好好享受市集,但經不住鄉親們要求一同擺攤,之後幾年也變成島民們一起參與的小盛會。「鹹味島合作社希望能夠過這樣的互動,感受到我們不是為了賺錢而成立的組織,而是希望東引這經常被遺忘的島嶼及過往的故事,透過鹹味島,能被大家記得。」

12
不定期展示與東引相關議題的展覽,此為「循光拾引攝影展」。 /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13
以伏特加為基底,加上些許檸檬汁與象徵海瑟的蝶豆花水,是店長為東引星空週特製的星空調酒。/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用創意融合島上飲食產業

此外,三個女孩也透過創意菜單設計,認真結合在地產業,像是:店內有一款「豆漿雲朵拿鐵」,就是用島上有名的「好列豆漿店」(福州話「好吃」之意)的豆漿替代牛奶做成拿鐵,還有也擔任調酒師工作的店長奕蕎,也研究不少島嶼相關飲品,當中頗受好評的飲品之一就是「老酒奶茶」,源自於島上家家戶戶都會釀造不同的口味的老酒,她們選擇最甜的老酒來製作,「我們希望能回到社區,成為社區橋梁。」

14
店內限量的預約菜單「烏魚子飯糰」,使用東引野生烏魚子來搭配飯糰,濃濃的海味與獨特東引味。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在東引實踐夢想,邁向島嶼品牌

鹹味島由三個女孩們共同創立,他們以女孩們溫柔的視角,再詮釋島上軍事陽剛的氣息。香吟喜愛文案撰寫與企劃發想,也擔任鹹味島申請補助的企劃撰寫、開店前後所發生有趣故事的文字紀錄、創意菜單設計企劃等。期間曾短暫到台北行銷公司上班,最後仍回到東引鄉公所的觀光行政課擔任課員、下班後會過來鹹味島串門子幫忙,她認為當鹹味島空間團隊都在成長上升時期,更需要人手協助才能穩穩度過陣痛期,恰好她在鄉公所工作正是幫鄉鎮推廣品牌,與在鹹味島的任務不謀而合,「馬祖的建設發展,多半仰賴公部門去作改變,如果能熟悉公部門的角度去思考,當作中間協調者,彼此合作傾聽,才能把整個島的質感提升上來。」

而做事明快、執行俐落的店長奕蕎,一張酷臉隱藏了內心的喜悅與平靜,許多客人會不自覺過來與她聊天,是稱職的傾聽者,燈泡壞了、廁所熱水不熱..大小庶務都由他負責,沒有她,整間店就運作不起來。當大家發現這老空間得有營運才能存活時,她便擔任學煮咖啡、做甜點的工作,是店裡營運不可或缺的要角。

個性活潑鮮明的沛原,骨子裡是新時代女性,做事極具爆發力與目標,在香吟眼中,她是少數將專業背景發揮極為精妙的人。「很多學設計的人到地方,沒辦法快速知道地方需要什麼,也許是因為這是她生長環境,她協助的社區改造案例,都以溫柔設計的力量深入整個環境之中,門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15
擔任文字企劃的香吟(左)與負責店內大小庶務的店長奕蕎 /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東引國中攝影社)

16
鹹味島企劃親子活動,活潑的沛原帶領大家參與東引北澳野餐工作坊。/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東引國中攝影社)

三人聊起對東引的情感,「其實馬祖經濟都是女性撐起來的。」沛原說,大家提到馬祖都談到戰爭、覺得剛毅,然而女性卻在這島嶼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傳統社會男生出去捕魚,甚至補完魚也不會把魚提上岸,而是媽媽們合力到船上把漁獲拎上岸,殺於、賣魚、幫軍人修補軍服..都是女性一手包辦,男性只有做捕魚這動作。香吟有共鳴地說:「連擺暝時,全島女性很有默契、錦然有序地把祭品擺放起來,哪家要擺什麼祭品,都是媽媽們有默契的彼此協助負責。」

「我們的女性不是傳統媽媽那種溫柔婉約型,她們非常有魄力、嗓音也很宏亮,可以從街頭叫到街尾,甚至可以說非常剛毅。」她們希望顛覆講到馬祖、就想到戰爭年代的既定印象,「戰爭以前漁村年代是女性、戰爭中期也是女性,甚至我們的女神媽祖也是女性,有時,島上天氣偶爾起霧,陰陰浪漫型的天氣,整個意象都非常女性。」甚至有時候舉辦親子活動,都是媽媽帶著孩子們一起參加,他們希望以各種溫柔新穎的設計與企劃,為島上注入一股新氣息。

17
鹹味島企圖成為一個平台,讓島上大家的夢想都可以在此發生。/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對她們來說,鹹味島合作社算是整合所有人的所有夢想。「東引是可以把大家夢想實現的地方,不一定只能在台北發生。」反而希望跟當初的命名用意一樣,成為真正的合作社,透過島民入股的方式,與鹹味島一起長大、享受這成果。「短期,希望透過合作社成立,讓島民直接與我們有合作關聯,中期目標則希望鹹味島成為整個東引島民一起塑造的品牌。」透過網站介紹在地物產、民宿、青年旅社、餐廳…等,有人開餐廳、有人做民宿、有人開咖啡店,大家變成一個聯盟。「也讓大家想到東引,就會有明確的品牌印象,透過我們的設計能力,把在地的物產與產業做一個轉型,傳遞給更多外地人。」

18
十五位在地青年,有一半的青年返鄉、一半的青年想要到東引二地居。/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鹹味島合作社,這是三個女孩、十五位在地青年共同打造的複合式社區空間,承攬老屋過去百年的漁業故事、以美學、年輕創意的力量翻轉整座島嶼,帶來新的氣息與觀點。香吟說,鹹味島擾動整個環境,做出最酷的事應該就是:讓更多像她們這樣的青年決定返鄉、為地方做更多創意的事情,也促成更多想要兩地居的外移者進駐。如今,他們以平均年齡26.6歲之姿重新轉譯過往的記憶、軍事意象,也以各種計劃與可能,召喚島民共同記憶。「鹹味島想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她們躍躍欲試地說。

19
以平均26.6歲的視野,翻轉整座島嶼。/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20
以街道和地形高低做成有意思的島民市集,市集地點選在東引的中路老街,不但有著建築特色,更是過去東引故事的起點,曾歷經黃金時代的一條街區。/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21
透過鹹味島的「引路」,許多返鄉青年對於回鄉更具有信心。/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攝影:食癮,拾影)

撰文|孫維利

圖片提供|鹹味島合作社

攝影|食癮,拾影、東引國中攝影社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島嶼文化共生協會

執行單位|吾然文化有限公司

企劃統籌|邱珮瑗、張維眞

企劃主編|張維眞

企劃撰文|孫維利、彭雅倫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黑白大廚》學餐名家降臨高雄下酒祭!親自烹飪經典韓食,現場台韓美食與音樂陣容一次看

《黑白大廚》學餐名家降臨高雄下酒祭!親自烹飪經典韓食,現場台韓美食與音樂陣容一次看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每年12月主辦的下酒祭活動,今年首度與韓國合作,日前已公布5組韓國樂團演出精彩卡司,而近期在《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中引發熱烈討論的「學餐名家」李美英廚師,也將首度親臨2024高雄下酒祭,預計現場將烹飪韓國經典韓食。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主辦的下酒祭主題企劃活動,結合異國料理下酒美食與樂團演出,已是南台灣入冬最受歡迎的戶外特色市集盛會。而今年下酒祭活動將於12月7、8兩日在高流海風廣場舉辦,活動時間為每日下午3時至晚間10時,此次首度與韓國觀光公社合作,主打韓國原創物產及質感台韓下酒菜品牌,除有學餐名家李美英廚師烹飪經典韓食,且現場開放限量免費試吃,還有人氣餐車美食及韓國文化體驗,更將重現韓國路邊美食布帳馬車場景,還有10組台韓樂團的演出,活動免費參加。

2024下酒祭活動12月7、8兩日於高流海風廣場舉辦,活動免費參加。(圖片提供:高流)
2024下酒祭活動12月7、8兩日於高流海風廣場舉辦,活動免費參加。(圖片提供:高流)

《黑白大廚》學餐名家李美英降臨高雄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上週演出卡司一公布引發廣泛回響,今宣布「學餐名家」李美英廚師將蒞臨現場展現她獨特的廚藝,由於李美英是素人,與其他晉級參賽者不同並沒有經營餐廳,很難得有機會吃到她的美味料理,這次她來高雄並將當場烹煮美味韓國料理,限時限量提供民眾嚐鮮,機會難得,為今年下酒祭活動另一亮點。

韓國觀光公社指出,李美英廚師曾在韓國慶尚南道梁山地區的下北小學服務了 15 年,在 廚師生涯中,用心對待每一道料理,讓她的料理充滿溫度。在《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節目中則以「回憶起童年的味道」獲得評審的高度評價。在韓國也連續出演了由劉在石主持的人氣綜藝節目《玩什麼好呢?》,以及同為節目評審之一白種元老師的youtube頻道,觀看人數已突破400萬人,展現了火熱的關注與人氣。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引發熱議的「學餐名家」李美英廚師,將首度親臨今年下酒祭。(圖片提供:高流)
《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引發熱議的「學餐名家」李美英廚師,將首度親臨今年下酒祭。(圖片提供:高流)

50個台、韓下酒美食品牌出攤

而今年下酒祭市集美食,目前已確定包括來自人氣台式酒吧純愛小吃部、巷宮刈包、來自釜山道地的熟成烤五花肉料韓男、春日糖餅,宜蘭的路邊烤肉wildbbq、雲林的瓜吃泡菜、嘉義的嘉憶香炭烤玉米、台南的花生人Peanut bread及韓式燒酒館KiDo等各地品牌,加上嚴選的多間高雄韓式料理代表都將出攤,總計會有超過50個品牌在下酒祭活動現場為民眾送上最道地的台、韓下酒美食料理。

10組台、韓樂團接力演出

今年下酒祭延續「下酒的音樂、下酒的食物、下酒的朋友」活動主軸,特邀適合本次活動主題與海風廣場場地氛圍為主的樂團,包括與台灣有相似海島氛圍的濟州島樂團Staypuller스테이플러,還有standing egg 스탠딩 에그、9001나인티오원、MGFF맥거핀、及 jisury club지소쿠리클럽共5組韓國樂團,此外邀請擊沈女孩DESTROYERS、粗大Band Thick Big Band、男子漢樂團及SAX MACHINE、旺福 WONFU共5組台灣代表性樂團。

今年下酒祭與韓國觀光公社合作,邀請台、韓超過50個美食品牌與10組樂團演出。(圖片提供:高流)
今年下酒祭與韓國觀光公社合作,邀請台、韓超過50個美食品牌與10組樂團演出。(圖片提供:高流)

《2024 下酒祭:音樂、啤酒、下酒菜 feat.韓國》
時間:2024/12/7(六)、12/8(日)15:00~22:00
地點: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海風廣場
交通:鹽埕區真愛路1號 | 輕軌C11真愛碼頭站

資料提供|高流、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台電宿舍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當代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坐落於台北潮州街的老房餐飲空間「貳房苑LivinGreen」,在雙好設計及台電文創攜手策劃下,曾於2022年化身結合文創設計和音樂的「潮電」快閃店,時隔兩年「潮電」再升級,搖身一變為唱片行 X 黑膠唱片聆賞空間「潮電Bar&RecordStore」,其專注於當代電子音樂、環境音樂,並將鎖定國內外電子樂趨勢脈動,於城南為樂迷再添一理想去處。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圖片提供:雙好設計)

「人孔蓋杯墊」開啟的「潮電」計畫

雙好設計與台電文創的合作契機,源於後者長期推動的循環再製計畫,其與台灣在地職人品牌攜手,將台電退役設備如電桿木橫擔、變電箱、封水銅條等,再製為燈具、文具等,為廢棄材料賦予新生。雙好則是以日月潭清淤底泥為材,結合台灣精湛陶瓷燒製技術,為台電文創人氣商品「人孔蓋杯墊」打造3.0版本,其粉橘色調既保有原料特色,也呈現出淤泥而不染的獨特美感。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圖片提供:雙好設計)

台電宿舍化身電子音樂聆賞空間

雙方更將「人孔蓋杯墊」企劃延伸至貳房苑,為老屋空間注入霓虹色調,呼應台電人員工作現場的色彩意象,更特別選擇與台電有最直接連結的音樂曲風——電子樂——融入其中,聯手打造「潮電」快閃店。值得一提的是,貳房苑建築前身為台電保警宿舍與檔案室舊址,與「潮電」兩相對照,彷彿體現了台灣電力發展的時空遞嬗。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圖片提供:雙好設計)

在老屋新生風靡全球的浪潮下,雙好將「潮電」從快閃延伸為長期計畫,以「設計師與DJ的理想空間」為概念改造場域,同時推出結合音樂、設計、社交活動的新品牌「潮電Bar&RecordStore」。來到這裡,訪客可以挑選唱片、請DJ播放,體驗來自歐洲與日本的黑膠收藏和選樂;另一空間則可閱覽設計團隊的書籍和雜誌收藏;店中餐點也以音樂類型為靈感規劃,搭配台電文創杯墊、閃電杯上桌。未來,「潮電Bar&RecordStore」將不定期舉辦以當代電子音樂為題的系列活動,包括室內演出、DJ派對和音樂展覽,勾勒一處台北電子音樂愛好者與文化創意聚集的動態場域。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圖片提供:雙好設計)
貳房苑化身「潮電Bar&RecordStore」,聚焦電子樂的霓虹潮流感空間
(圖片提供:雙好設計)

潮電 Bar&RecordStore

地址|臺北市潮州街762

試營運營業時間|每週三、週六、週日 15: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