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中,唯一位在東引島上的「風塔」作品,由同為東引人的設計師蔡沛原,以及東引國小藝術教師林喬安,帶領馬祖四鄉五島共95位的國中小學生,以泥土染布的方式,一同創造出這件扎根於土地的大型裝置。
▶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島嶼釀」開展!8大策展計畫、交通攻略總整理
攜手馬祖四鄉五島學童共創風塔作品
從2021年10月開始的這項教育巡迴計畫,以藝術共創為課程主軸,先是由林喬安老師向小朋友介紹馬祖人口組成脈絡、歷史悠久的「燒塔節」起源等等,再由蔡沛原帶領學童採集、觀察自己家鄉土壤的顏色,進而發現原來習以為常的生活竟是如此有趣,最後再邀請四鄉五島共七所國小的學生,染製出一塊塊獨特的布幔。而這些染布也承襲馬祖傳統曬衣的方式、使用漁用尼龍繩固定住,再綁至竹結構上,才有你我眼前所見、高達7公尺的大型裝置作品「風塔」。
象徵馬祖先民乘風揚帆的故事
而這件風塔裝置的發想,正源自於馬祖重要的燒塔節,其運用磚塊以及瓦片堆砌成塔,頂端的缺口則能讓人將廢棄物丟棄其中燒毀,有著除舊佈新的意涵,後來也逐漸演變成聚落活動,不過由於戰地政務時期的燈火管制需求,也使這項傳統慢慢被遺忘,所幸近十年,在南竿鐵板村舉辦鐵板燒塔節的推動之下,燒塔習俗文化也得以重生;而風塔另外一項重要的脈絡,也起於馬祖先民搭乘帆船、移居於此的歷史,同時象徵著馬祖人乘風而行的故事。
學童是風塔計畫中最重要的主角
其實,不論是在課程中介紹馬祖乘船移居的歷史、燒塔節,或是觀察土壤顏色,除是讓孩童藉由風塔計畫更加了解家鄉,也希望他們知道自己很重要。蔡沛原解釋,由於馬祖藝術島是以10年為願景,這次一起創作的小學生便以三四年級為主(莒光鄉小學生較少,遂全校一起參加),10年後,這些小朋友也到了要去台灣讀大學的年紀,而過去所醞釀出的共創能量,或許也會引領他們留在家鄉,做些有趣的事情。而像是近期落幕的風塔揚帆儀式,也邀請了東引國小學生來詮釋現代瓦塔舞(燒塔節時會跳的舞蹈),同樣凸顯出孩子們是活動中重要的主角。
引領旅人與馬祖人登上東引島
而除了期盼旅人踏上國之北疆,看見風塔與其背後蘊含的故事,令人感動的是,這件大型作品更因此聚集了來自馬祖四鄉五島的人。蔡沛原分享,有些小朋友從沒去過馬祖的其他島、島與島之間的流動率不高,但因為風塔的誕生,許多參與計畫的學童家長也準備帶他們來此參觀。而如果說藝術島的出現,給了我們再次認識馬祖的機會,那麼,扎根於東引土地上的風塔,讓你、讓我,也讓在地人,看見一種很純粹的力量逐漸茁壯,而未來會長出什麼樣的獨特姿態,或許,就等我們再度登島看看吧。
文字|Adela Cheng
圖片提供|馬祖國際藝術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