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經濟、社會轉型,中國在近三十年間迎來一陣建築熱潮,地標導向的巨型工程佔據一線城市,圈地造鎮、活化城鎮計畫在各地進行,這般景況也促使不少新一代建築師轉而思考,抹去地方特性、改變城市結構的建築方法,是否為最適切的發展途徑?其中,北京建築事務所DnA主理建築師徐甜甜,正是對中國現今建築景況提出反思的創作者之一。DnA長期投入鄉村振興規劃,運用「城市針灸」概念、整合跨學科專業,為面臨產業轉型、人口流失的地區注入活水,而其在浙江縉雲縣針對9個廢棄採石場的改造計畫,就是相當著名的案例之一。
>> 紐約MoMA建築展!以王澍、張軻、徐甜甜等中國建築案例探索未來方向
縉雲採石場的過去與現在
位於中國浙江的縉雲縣,以森林為主要地貌,山水交織出秀麗景致,著名的仙都風景名勝區正座落於此。不過,當地土壤貧瘠,不利於農業發展,因此當地人轉而利用豐富石材資源發展地方經濟,因而有了大批採石場誕生,也培養出一眾出色石匠;近年,縉雲面臨產業轉型,部分採石場轉作養雞場或魚塘使用,另些則因年久而修而遭閒置。
DnA如何改造廢棄採石場?
DnA進場後,從3,000多個廢棄採石場中挑出9座,對其進行改造計畫。雖為改造,但徐甜甜擅用的手法並非「打掉重練」,而是盡可能以小規模、微創甚至可逆的干預措施,為地方創造文化活動空間,又或孵化新興產業發展的可能。
那改造縉雲採石場,DnA怎麼做?採石場本身座落高聳岩壁之間,加上四周山景優美,外觀與環境條件本就出色,且採石場在岩壁包夾之下,擁有天然、良好的聲學效果,而團隊看準基地這兩點優勢,將設計導入、令9座採石場新生為戶外表演空間。DnA對岩壁做了結構上的優化、讓其符合動線規劃,並運用木製傢俱打造多層平臺,提供訪客各種不同看表演、觀察岩壁、欣賞風景的視角。
DnA雙案例比對:竹林劇場與縉雲採石場
DnA針對浙江另一件作品「竹林劇場」所提出的建築方法,其實和縉雲採石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為建構竹林劇場,團隊透過彎折、捆紮大量竹材打造穹頂,為原先平凡無奇的空地提升識別度,而在縉雲採石場案例中,DnA同樣保留基地原先的自然紋理,藉由小規模干預如加設平台、規劃動線等,賦予閒置空間「場域」特性。DnA不僅留存了當地與石的記憶,也透過加深縉雲採石場場域特殊性,提升在地居民或遊客來此造訪的意願,使其轉化為新興公共地標,為地方創造新的經濟、文化發展可能。
資料、圖片|Aedes Architecture Forum、DnA_Design and Architecture(攝影:Wang Zi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