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易鶴是鮮少敢公開說自己不社交的設計師,但每每出手的案子都有一定規模,做過恆隆行概念店、到京都設計民宿,最近還當起主理人創立漢方茶飲品牌仙島。實在好奇,這位設計圈邊緣人有何生存之道?
搭計程車前往陳易鶴操刀品牌與設計的仙島,翹鬍子般的土黃色拱形,兩側各長出一顆黑色圓球,說不出來的怪異感,連司機都多看了兩眼,自言自語「這是什麼店?」如果說設計理念是對空間解讀的正解,那司機的感受百分百正確,因為陳易鶴在設計之初本就沒有邏輯。
先是在百貨業做櫥窗設計,再到中國一路從室內設計、平面設計跨足品牌,回台後陳易鶴創立好氏研究室,專攻品牌規劃與空間設計。2021年他和過往客戶共同創立品牌顧問公司「四三十二」,預計1年∼1年半推出一個餐飲品牌,開放大家選擇不同業態加盟,仙島即是第一個牌子。他們發現台灣茶店型態偏少,不脫連鎖手搖茶、台灣傳統茶、日式茶店和精品茶這4種,「一般的茶都想做內涵、深度,想要把茶做流行,就直接掉到手搖茶。所以我們瞄準連鎖加盟茶和台灣茶中間這塊,把漢方和台灣茶道結合,再混入燕麥奶、豌豆奶、牛奶等大眾喜愛的各種奶類層次。」
50%風格對撞黃金比例
開發產品和品牌識別就花了1年半,光是做出「很東方又不能太東方、很幾何又不能太幾何」的logo,就修改了數10次。反而空間設計只花1個月,「這是我第一次不去想空間的形式,每區都是我的一個感覺,分開做再湊在一起。」定調土黃和黑兩大色系後,再依序設計茶席、內場廚房、包廂、吧台,每區都是當下的即興創作,做完後放個2、3天,再投入下一區,最後完成的門面甚至只用了30分鐘。「我想要改掉台灣人去一間店裡的習慣。」茶席被黑色蘭花網包覆,不同於常見的4∼6人座位,他讓20人座位全部共用一張大長桌,即便一個人來到店裡,也能有「假裝我有朋友,其實我沒朋友」的自在。
最顯眼的藺草區直覺是包廂,但其實是內場廚房。「我想要有一個很像生物或神獸的東西,讓空間不要那麼順。最初想找類似毛的材質,試過芒草、細竹子的絲,最後選擇藺草,因為它的長度有130∼150公分,很像怪獸的毛。」他特意不剪掉尾端的花,長短不一的藺草共2,500多束,全由他一人手工拼接、編組,整整花了5天。店內香氣全來自藺草,廁所天花板更放了2、300把。他笑說:「有客人以前家裡是種香菇的,傳統菇寮就是黑色棚子,外面要堆很多稻草除濕氣,這兩項店內都有類似元素。他就很感動,問我以前是不是種香菇的?」
菇寮是個美麗誤會,但東方的確是陳易鶴有意放入的元素。包廂被一大塊布包圍,布上寫著「xiu」等道術狀聲詞,原型是道士在布上寫符咒,人將此布掛上就可獲得保護;吧台柱子刻上仙島漢方字樣,靈感來自廟宇會將捐獻者姓名寫在柱子上。「我蠻愛用道教跟佛教的東西,還有很多美感形式沒有被挖掘出來,比如說佛珠,道教的符令、道袍、咒語。」但東方只是他偏好的一種元素,真要探究設計手法,「我喜歡讓色系或風格以各50%的比例衝突,並在同一個色系疊好幾種材質,乍看很單調,待久了會覺得層次很多。」從這個脈絡看,仙島是50%土黃和50%黑;他操刀的香水品牌愛朵(adopt')快閃專櫃,因有感香水是古老物件,在販售時卻很摩登,便想出現代霓虹燈結合古老手工紙的空間設計;2019年他前往京都設計民宿「A day in khaki」,在老屋內部做全是卡其色的極簡設計,一樣是復古和現代風格的對半比例。
設計不等於美感
在設計之外,陳易鶴也自發投入美感教學,2022年已邁入第7年。從過去的收費制,2020年因遭遇疫情,令他動念起和大家分享不同的生活觀點,以「怎麼用美感判斷商業跟消費」為題,做成兩小時的「美感努力運動」課程,只要15人以上,並提供場地和交通費,他就會去演講,南投中興新村、台南將軍區等地都去過,學生從15∼60幾歲都有。他直言設計不等於美感,設計只是形式,美感則是從感覺出發,用不同邏輯去生活,懂得追求更有感覺而非更貴的東西。他常以去小吃店舉例,「你有沒有覺知不要坐在結帳台和出餐口前面?光是位置選擇,就跟美感有關。」他認為美感由靈性科學、心理學、社會觀察共3大部分組成,靈性指涉對不同形式的包容,心理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和互動,社會觀察則是了解大眾喜歡與不喜歡什麼的道理。不存在絕對美感,但會有主流形式,像是咖啡廳只要復古就按讚,如果是土星風格咖啡廳,大眾就會動搖,因為這不是資料庫裡熟悉的語彙。
以主流形式來看,一地一時都會有盛行的風格,這也是陳易鶴刻意疏遠設計圈的原因,他怕受到影響,因個人獨特性來自於和他者的距離。但保持物理距離真為必要條件嗎?「我的心性還不夠堅強,沒辦法強到能和對方聊一個心裡根本不認同的事情。就像仙島開幕,我不是一次請60個KOL到店裡,每人閒聊兩句,叫他趕快發照片。而是請想來的人自己預約,我再親自和每一個人單獨介紹。」不只行銷手法與流行背道而馳,現今社群當道、展會興盛,線上線下的社交互動,都不見陳易鶴的身影。社交能力和案源多少有正比關係,但他不社交,也並沒有讓案源因此下滑。
讓同溫層不斷擴大
他的案源大致分為兩種,一是之前合作過的客戶,像是2021年操刀的恆隆行概念店,以未來穴居為概念,讓家電變成空間配角。一個傳統家電品牌能接受這樣前衛的改變,因為早在5、6年前,他就做過恆隆行總部的室內改裝,信任感從此累積。另一部分則是美感教學的學生,「目前在全台講了30場、觸及近1,000人,等於是跟這1,000人溝通我的美感邏輯,其中只要幾個找我做設計,案子就夠了。」紋眉店「鹿與男子力」是他去年最滿意的空間設計,業主即是他的學生,且近乎「僵屍粉」等級,每堂美感課程都上過。正因為理解且喜歡他的設計,開出的條件僅有「別人沒做過的」一條,才有了這間一半禪風、一半太空風的特殊空間,兩側光牆搭配壓克力、皮、木頭等6∼7種黑色材質,延展12坪小店的視覺感受。
聽來落地的方式,也要有人願意找他上課才能成立。「要讓別人喜歡我、願意聽我講話,所有形象包裝要是極致,在臉書和IG的思考邏輯、照片,必須要是自己最強能力的展現。」他不諱言自己的臉書是商用,且明確知道哪些po文受歡迎,會調配每則文章的內容和情緒,讀起來不會膩,也大方公開自己身為中年同性戀者在感情上遇到的問題;IG則刻意不管這些,想po什麼就po。「我的人設,刻意經營是臉書、不刻意是IG,反而讓我得到兩種人格。社群很有意思的是,你越透明,越會吸引到別人。但你平凡的那一面不能透明,不要平凡到打卡送肉、打電動都要分享。關鍵是個性獨特性跟豐富度要夠,才能表現出有意思的層次。」這樣聽來他並非不社交,只是方法不是一般常見的參加活動、發文互相標記留言,「我認為的社交能力,會放在純粹被我吸引的人,而不是我要去拜託你。很像是先圈一個圈圈,你只要願意進來,我會去社交你,可是我不去社交圈圈外的。我雖然是活在同溫層裡,但透過講課,會不斷擴大我的同溫層。不論講課或設計,這些事都不能停,因為跟設計圈沒有社交,必須不斷用作品告訴大家,我還在喔。」其實不用等到仙島成立,陳易鶴一直都是自己的業主,以自我為名操刀品牌,用作品說話。
陳易鶴
好氏研究室室長、創意總監,美感努力運動協會會長,品牌形象顧問與趨勢觀察家。天蠍座,上升射手。本人不像外表那樣有距離感,是個將推廣美感生活視為自身使命的男人,擅長以精準詞彙診斷出品牌優劣,對於當代社會與生活哲學有獨到見解。
文|張以潔 攝影|蔡耀徵 圖片提供|好氏研究室
想一窺更多不可思議的收藏?更多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2/3月號《任性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