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位交大學生因到歐洲參訪交流,有感於西方生活中的美感經驗,發起「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畫」,以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課本為媒介,著手教育美感革命。推動至今,他們已經達成或尚未完成的改變是什麼?
回首近10年的歷程,美感細胞共同創辦人陳慕天說,每一季教科書的階段性任務都不同。2014年第一季從閱讀時數最長的國語課本開始,先是小學五年級國語上下冊,再拓展到小學低中高年級。2017年第二季將學科擴增為國英數自社,回應第一季外界認為美感教科書只適用語文類課本,數學、自然等理論學科做不到的質疑。2020年第三季則挑戰過去想做、但出版社或市場不相信的元素,例如學理更複雜的國中公民和數學、使用度較低的體育和綜合課本等。
「大家可能會覺得我們就是出一堆課本,但我們不是出版社,做這些最主要的目的是,因為有課本,才可以開發出教育設計背後的研究論述。」陳慕天說,第二季在製作的時候,當時教育部規範課本只能使用明體或標楷體,但王艾莉在設計自然課本時就反應,這兩個字體在排版上並不適合。美感細胞團隊便和justfont 合作提出「教育字體應用指南」,再透過群眾募資、問卷累積民意,成功讓教育部在108課綱時放寬字體限制,在語文科目和低年級課本以外,可以使用黑體。在紙材和開本上,也和平面設計師李岱螢、彭慧然合作提出建議,不同課本應該要有不同規格,像美術課本不常攜帶、不太需要做筆記,就適用大開本、高塗布的紙,確保顯色漂亮;數學課本常攜帶、需要大量書寫,用紙就適合輕塗布甚至無塗布,並做成小開本。但因紙材直接牽涉到價格,目前仍未開放。
為了驗證美感教科書的學習成效,2020年進一步和與清華大學台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明蕾合作,透過「眼動儀」追蹤閱讀熱點和動線。以自然課本講述「植物的莖」單元為例,原版課本的閱讀熱點都在字上,並沒有看圖;美感教科書的動線相對漂亮,先看字,再找圖對應。陳慕天說:「大家一直在講公平教育,這些設計幫到的不是最優秀的孩子,而是中後段的學生,讓他們更容易閱讀、抓到重點。這件事並非教育工作者不談,而是沒有設計經驗,而設計師會說視覺動線很棒,但拿不出證據,是時候讓兩邊搭上線。」其他還有針對色盲色弱的色彩辨識、心智障礙者的易讀設計等,種種研究都在向各界傳達,做這些課本不只是好看,而是背後有學理和證據,是真的可以幫到學生。
▸ 喜歡La Vie雜誌的報導嗎?限時超值訂閱計畫只到5/15,立刻由此去!
美感教科書的實際教學現場
美感教科書雖為體制外的示範性課本,但內容從第一季的低中高年級國語開始,就由南一、康軒等出版社授權,改動的僅有設計。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年級和課本版本,透過網路申請用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老師張昕婷,在第二季時就使用過國語和數學課本,她發現美感教科書的用紙更適合塗寫,稍微厚、粗糙一點,相較於原本課本為亮面紙張,尤其小學生都用鉛筆,不好寫也不好擦。「在練習題上跳脫只有寫作的模式,國語把字詞做成接龍遊戲;數學有一課在講圓,透過可拆式的圓弧形角度,可以直接看到1/8圓就等於45度,這讓中後段的學生進步很快。」2020年因應學校綜合課有防災訓練需求,她申請了第三季做成防災包形式的綜合課本。「傳統綜合課本講述土石流、洪流的時候,通常是用一個男生或女生,以四格漫畫呈現。美感教科書的角色採學生第一人稱,把山崩的山畫得很大、人類是渺小的,讓學生快速融入情境,看到大自然的反撲,我們是其中的破壞者也是保護者。」
臺北市大安國中公民老師陳岱均,則申請了第三季國中公民課本。該課本附有比照中央選舉的正副總統選票與選舉公報,以及分區立委、不分區立委選票。同時因為台北市國中有優良學生選舉活動,學生自然而然會比較兩者操作的差異。她在課堂上也讓學生比較原版課本與美感教科書的差異,她發現學生喜歡後者,一來首頁有台灣吧的漫畫,通常是學生先選擇閱讀的文本;二來黑、黃為主的色系吸睛,文字在上、圖片在下的排版也很清晰。「圖片在公民課本的作用就是舉例,不過排版得太清楚有好有壞,壞處是原本的課本可以訓練重點整理的能力, 但美感教科書全部都幫學生整理好了。」
而美感細胞團隊在全台發書的時候,發現老師有議題式、彈性課程的需求,需要自編教材,便與媒體觀察基金會合作推出「媒體素養教材」。這份教材從小學到高中都可以申請,張昕婷將教材用在小六生,「我們學校很推美感,美術課很扎實,拿到教材我首先問學生,封面設計感覺到什麼?他們馬上就說出,封面用非常狂的黃色、爆炸性的藍色,符合資訊爆炸的感覺。」但公司利弊、壟斷等內容對小六生太過艱深,在教學上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再轉譯成更生活化的素材。陳岱均則提到,國中公民課也有講到媒體,但不會把LINE、IG等定義成媒體,也不會提及演算法的影響,但媒體素養教材會放入這些更貼近現在生活的案例,學生看到熟悉的YouTuber在課本上都很開心,會主動提問更深度的問題。
體制外到體制內的課本改變
至今3季、共16本的美感教科書,走入全台300多所學校,使用學生超過2萬名, 單從數字來看影響並不可觀。但如同陳慕天一再強調,美感細胞並非出版社,能推動教科書出版社在設計上做出改變,才是有效目的。這也反映在108課綱上路後, 教育部提高課本預算,從一頁0.34∼0.37 元,升至一頁0.4元,出版社也在課本大改版之際,開始向外找設計師合作。康軒找馮宇設計《國小首冊國語》,南一也和劉克韋合作《國中2年級上學期自然科學》,這兩本也各自奪下「2021教科圖書設計獎」學習設計類國小組、國中組金獎。美感細胞秘書長何富菁說:「我們和各家出版社有程度不一的合作,例如南一和劉克韋的合作便是透過美感細胞推薦,而康軒從美感教科書第一季開始, 就授權國語課本內容,並由馮宇設計,等於雙方很早就對接,只是過去為美感細胞統籌,這次由康軒直接接洽。」
從體制外到體制內的課本設計,馮宇表示兩者差異非常大,「美感教科書是從設計師的角度給予創意,這次和康軒合作,才知道有很多主客觀的限制。」教科書的限制除了要符合成本和老師教學習慣,還包括正確性,「正確性不只是圖像和文字,還有教育部目前的價值觀、家長的意見,例如性別平等,一個頁面男女比例要均衡,但又要打破刻板印象,男生可以穿粉紅色、女生可以穿褲子。以前課本都展現出很完美的世界,但我們想呈現多元包容的真實世界,身材有高矮胖瘦,在這兩端就會有一些拉扯。」他認為課本不是在培養小孩成為藝術家或設計師,而是開發想像力和創造力,因此他在課本裡加入互動,埋入讓學生自己發現的彩蛋小遊戲。例如每一課都會出現小黑鳥,但數量不一,學生若認真去數,會發現第幾課就會有幾隻小黑鳥。版面考量全由提升學習效率出發,不做無意義的可愛圖像填滿,像是注音的聲符、介符和韻符,底下襯的格子各是3種不同顏色,幫助學生理解注音功能。
劉克韋則提到,前期的課本內容素材整理非常重要,「當初開會是南一、美感細胞和我們三方,從課本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一起討論這個單元的現象、學理,是適合繪圖、重新拍攝,還是要再加入資訊圖表(infographic)才能理解?設計師就像是廚師,不僅要把菜煮出來,還要要求原料。目前課本的圖文資訊較為混亂,因為教案的設計流程尚未優化。且內容牽涉到法規,很多是不能動的。」最後幾乎所有圖片素材都重新處理,以攝影來說,設定好同個光感、找出重新整理的素材、哪些要統一重新拍攝風格,整體效果便能有大幅改善。他記得送審後第一次修改的量就多達半本,大部分是文字內容修訂,整本來回調整半年以上。馮宇也提到從設計到完成花了一年多,「很多是正確性的問題,比如說動物的觸角有幾根,鼻子、眼睛的樣子不能太過擬人,會在插畫家的想像和正確性之間拉扯。這些意見一開始很挫折,但後來我們了解到,課本要面對全國師生和家長,必須擔負教育意義和社會責任。」
價格人才市場的環環相扣
馮宇跟劉克韋設計的課本,和原版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但和三季美感教科書對照,設計感並沒有走到那麼前衛。「他們的課本都是被市場拉扯後的結果,教育市場還不習慣這麼前衛的東西,你免費送他ok,但真的要做他會怕。」陳慕天說得直白,會申請美感教科書的老師,本身都是比較創新的老師,形成了某種形式上的樣本偏差。再加上現今政策是一綱多本,將近200頁的課本,包含彩色列印、設計、校對、編輯等,一本終端售價才50幾元,市占率若低於4成就會賠錢,出版社更不敢出一個只有少數創新教學的老師才會選用的課本。
因此他發現改變教科書不脫3個環節,第一是價格,「美感教科書如果大量印製,並拿掉特殊印刷和紙材,一本約多5∼10元就可以請到好的設計師。但這對政治人物和家長來說,叫作成本上漲10∼20%。」第二是人才,因此他們做了眼動儀、通用色彩等研究,找出教育設計的背後學理,希望未來可以進到師培體系和設計系。第三則是市場,教科書是出版社編書、教育部審書、老師選書、家長付錢、學生用書,關鍵在於老師的選擇,所以他們從第三季開始經營教師社群,開辦簡報設計工作坊,透過和老師更切身相關的課題,讓更多老師知道教育設計的重要。
陳慕天說,美感細胞一路走來受到眾多設計師和教育研究者的幫忙,前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柯華葳就是其一,她過世的時候,很多人都上台分享昔日一同推動教育改革的過程。「有一位我們常溝通的國教署組長也上台說話,才知道他還是小職員的時候,曾經試圖推動長文閱讀,四處敲門拜訪,好不容易讓課本的長文多了一篇。那一剎那才知道,你以為你在攻擊的對象,其實也都在努力。我們很容易說,都是教育部和出版社的問題,打倒了就會好,但其實沒有大魔王存在,只是需要時間慢慢改變。」
文|張以潔
攝影|劉俊祐(修改次數有限公司)
圖片提供|美感細胞、台灣設計研究院、陳岱均
欲知更多給下一代的設計?精彩內容請見La Vie 2022/4月號《給下一代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