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比紀錄片還陌生」單元!13部破格短片探索潛在未來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比紀錄片還陌生」單元!13部破格短片探索潛在未來

本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常設單元「比紀錄片還陌生」將主題聚焦於「潛未來」,選映13部破格形式的紀實短片,呈現疫情時代的創作者如何在限制下,持續透過影像反映生活、刻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而探索並想像未來。

將鏡頭轉回自身生活見證疫情 

疫情限制人們移動,創作者轉而將鏡頭對準自己的生活,居家日常、親人對話、對遠方的念想於是成為作品的背景與主題。

菲律賓導演阿嘉妮・阿盧帕克新作《數日子》將鏡頭置於家中各角落,記錄自己的居家工作、孩子的童言童語和大人們的線上會議,外面的世界因毒品戰爭與疫情死亡人數攀高不下,網路資訊傳達各種數據計算,而日子終究得繼續過下去。

1_《數日子》(Count)
《數日子》(Count)

中國導演章夢奇曾以《自畫像:47公里的窗》入選TIDF的,其新作《藍房子》敘述因為疫情封鎖隔離,讓她返鄉建立起來的公共空間「藍房子」變成了空屋。運用過去的影像素材與當下交錯,章夢奇重組、延伸記憶與歷史,在不同視窗與平台上穿梭,持續實踐自己的希望和想像。

2_《藍房子》(Blue House)
《藍房子》(Blue House)

亞洲首映的《疫鄉紫羅蘭》(Usambara Violet)宛如動態畫作,作為異鄉客的導演藉由口白,娓娓道出在布達佩斯於疫情封鎖期間,自己凝視植物和窗外景色、在孤寂中冥思的心境。

《祝你中秋快樂》(I Wish You Happy Moon Festival)則是巧妙運用一通接上了卻無法聯繫的電話,在雙方已無法觸碰的時刻,以創作傳達對親人最深摯飽滿的想念。

4_《祝你中秋快樂》(I Wish You Happy Moon Festival)
《祝你中秋快樂》(I Wish You Happy Moon Festival)

曾以《Engram of Returning》拿下鹿特丹影展短片老虎獎的導演Daïchi SAÏTO,新作《earthearthearth》拍攝北美安地斯山脈的景象,透過35mm底片粒子的顯影與曝光,搭配電子音樂的呼吸,地球的形體於焉產生質變,隨光線明滅潑灑,宛如吐納生命與死亡,更將人類的想像延伸至極限。

《以微物之名》(In the Name of Small Things)則以不同調性的視覺與聽覺引導,帶領觀眾穿梭於童年及光年,巨觀且微觀地回溯記憶和想像,交錯出對於宇宙和生命尺度的終極提問。

6_《以微物之名》(In the Name of Small Things)
《以微物之名》(In the Name of Small Things)

《約翰凱吉的姓氏》片長4分33秒,呼應20世紀最重要作曲家之一約翰凱吉的名作《4’33"》,影片亦呈現了《4'33"》隨機和留白的特性,導演捕捉魔幻時刻的居家周遭,旁白細數眼前人事,似斷裂又相連,引出豐厚感受與想像。

7_《約翰凱吉的姓氏》(The Last Name of John Cage)
《約翰凱吉的姓氏》(The Last Name of John Cage)

日本導演池添俊的 《你在那裡說了什麼?》(What is it that you said?)回顧2020年日本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之後的巨變,拍攝被迫取消、商店、電影院與博物館關起門,街上空無一人,於是他拿起攝影機捕捉光影與風景,仔細傾聽周圍的聲音,試圖聚焦那些既日常卻再重要不過的事物。

台灣藝術家徐璐的《公轉休眠(還在自轉)》以超八拍攝,回看自己的居家工作生活,光影在時間運作中推移變化,特有的粒子效果讓看似不變的家具也彷彿有了呼吸與呢喃。

9_《公轉休眠(還在自轉)》(off (I don
《公轉休眠(還在自轉)》(off (I don't know when to stop)

從數位與科技反思人性

台灣新銳導演陳君典世界首映的《蜃樓記》,將目光拉到戒嚴時期1980年代北海岸的「飛碟屋」,這些塑化建築物緣起於歐美的未來主義風潮,也趕上台灣經濟起飛的觀光潮,此刻卻已荒廢冷清,影片以散文電影的形式,結合膠卷、數位、靜照等不同影像媒材,記錄下這批曾見證人們還懷有美夢時代的建築,也一同見證了人類行為的反覆與徒勞。

10_《蜃樓記》(Chronicle of Nowhere)
《蜃樓記》(Chronicle of Nowhere)

亞洲首映的《尋找烏托邦》(Tracing Utopia),記錄現下紐約皇后區的酷兒青少年在虛擬世界組成社群,夢想改變世界,他們承繼數十年前黑人運動與酷兒運動的理想,藉由數位的開放性與可能性,在「麥塊」(Minecraft)之中企圖創造烏托邦的永恆存在。

11_《尋找烏托邦》(Tracing Utopia)
《尋找烏托邦》(Tracing Utopia)

《是日方舟》與《汽車操控手冊》都探討了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生活,前者記錄正為全世界建立數位副本的「數位生活實驗室」,從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歷史遺跡到你我日常,無一不在3D掃描的精密演算下,分門別類防腐保存於平行宇宙,而真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也愈來愈模糊;後者是一份影像調查報告,從一場無人駕駛車造成的交通意外出發,透過行車紀錄、雷射圖、新聞畫面,案發文件和同業證詞等證據一一浮現,討論人類對於科技的過度依賴,究竟是幫助還是傷害?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影展日期|2022年5月6日至5月15日

影展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購票資訊|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文字整理|Lucinda Chen

資料提供|TIDF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5月上映!串聯11部經典動畫世界觀,發掘大師的手繪創作理念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紀錄片5月上映!串聯11部經典動畫世界觀,發掘大師的手繪創作理念

電影《宮﨑駿的奇幻世界》(Miyazaki, Spirit of Nature)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是首部聚焦於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生平、作品與自然環境深厚連結的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將於5月9日在台上映。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為法國紀錄片導演里奧法維耶致敬這位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之作,去年該片入選第81屆威尼斯影展官方單元「威尼斯經典」最佳紀錄片,就有許多吉卜力迷敲碗期待。

慶幸「趕上手繪的最後時代」

片中引用宮﨑駿11年前獲頒奧斯卡榮譽獎項「主席獎」表揚終身成就時,曾說:「我太太說我很幸運,因為我趕上手繪的最後時代,50年來,我的電影還能只用紙和筆。」宮﨑駿不忘初衷、一生懸命對手繪動畫的堅持,對照近來「AI模仿藝術風格」盛行的現象,在此時推出這部紀錄片格外有意義。

電影《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電影《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串聯11部經典動畫世界觀

宮﨑駿是日本動畫界史上第一個擁有兩座以上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紀錄的動畫導演,最新紀錄片《宮﨑駿的奇幻世界》獲得宮崎駿所有電影的珍貴片段授權,透過串聯「宮﨑駿宇宙」11部經典動畫電影浩瀚世界觀,並集結吉卜力工作室三巨頭之一鈴木敏夫、宮﨑駿之子宮崎吾朗及提摩西莫頓等多位國際重量級思想家的深度見解,揭示宮崎駿如何透過作品探討人類與自然及萬物之間的關係,展現他深遠的生態思考,讓觀眾得以從全新的宏觀角度,重新認識並更加親近這位將一生奉獻給手繪動畫的藝術家。

吉卜力工作室製片鈴木敏夫與宮﨑駿相伴近半百人生。(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吉卜力工作室製片鈴木敏夫與宮﨑駿相伴近半百人生。(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經典動畫《龍貓》帶有自傳色彩。(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經典動畫《龍貓》帶有自傳色彩。(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鈴木敏夫共同打造海報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海報由宮﨑駿、鈴木敏夫共同創作打造,鈴木敏夫親筆題字,呈現獨一無二手繪質感。相識合作半百人生的兩人親繪11部動畫要角,海報中間占比最大的就是經常被認為是宮﨑駿本人化身的《紅豬》主角波魯克,周圍圍繞著眾多吉卜力動畫經典角色,包括鈴木敏夫的投射——《蒼鷺與少年》中的蒼鷺,還有《風之谷》乘著滑翔翼的娜烏西卡、《天空之城》亦敵亦友的空中海賊朵拉、《魔女宅急便》魔女琪琪和黑貓吉吉、《魔法公主》中居住在森林的木靈、《神隱少女》無臉男和湯婆婆隨從變身而成的小烏鴉、《霍爾的移動城堡》伸長雞腳前行的移動城堡、《崖上的波妞》中的波妞和水母、《風起》經典的零式戰鬥機,以及《龍貓》中形影不離的龍貓、中龍貓、小龍貓及貓巴士、灰塵精靈登場。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中文版海報(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宮﨑駿的奇幻世界》中文版海報(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木村拓哉《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台灣上映!遠赴花都取景,朝世界級米其林三星邁進

木村拓哉《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台灣上映!遠赴花都取景,朝世界級米其林三星邁進

由木村拓哉領銜主演,遠赴巴黎取景,透過大銀幕打造道地美食饗宴的日本話題電影《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於3/28在台灣正式上映。

日劇《型男主廚三星夢》電影化

2019年開播的話題日劇《型男主廚三星夢》,由曾榮獲日劇學院獎最佳導演肯定的知名導演塚原亞紀子,與打造出《王者天下》系列的王牌編劇黑岩勉攜手合作,並請到木村拓哉領銜主演。

故事描述在巴黎米其林二星餐廳工作的主廚尾花夏樹(木村拓哉飾演),在一次重大事件當中,為了維護夥伴名譽,與法國官員起了爭執,最終不但讓餐廳倒閉,更讓他因此被蒙上「日本之恥」罵名,讓自己的人生一落千丈,也沒有餐廳想要雇用他。隨著時間過去,他與擁有「絕對味覺」的早見倫子(鈴木京香飾演)在巴黎偶遇,兩人因此結為事業夥伴,一同返回日本開立餐廳「Grand Maison東京」,立志取得米其林最高榮譽「三星」肯定。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作品當中,充滿各式特色與廚藝的主角群們,共同為了摘下三星,歷經資金障礙、負面流言,甚至剛開業就面臨差點倒閉等危機,卻仍滿腔熱血地挺過一次又一次困境,讓觀眾感受到料理人們的熱情,並隨著團隊挫折與成長共同起伏。尤其劇中一道道精緻料理,也透過導演的慢動作畫面捕捉,緊抓住觀眾目光與食慾。從劇情、畫面直到人物,各方面都完美兼顧,也讓本劇播出後收視率節節攀升,並獲得觀眾滿載好評。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劇集播畢之後,劇組更在時隔五年之後,於2024年底推出「特別篇」回歸。特別篇以疫情對餐飲業帶來的衝擊為背景,在重啟本劇時,劇組認為即使劇情是虛構的,卻仍與料理息息相關,因此不應該假裝從來沒有發生,最終便以此為主題,描述「Grand Maison東京」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決定與大企業資本結盟,靠推出冷凍食品與食譜網站維生;主廚早見倫子也因為一心想維持餐廳運營,遺忘對料理的熱情,導致餐廳的米其林星級一顆顆流失。看似忘卻初衷的她,某日與失聯已久的尾花夏樹重逢,並在他的刺激下,再度專注於料理,更決心將餐廳交棒給後輩,跟隨尾花的腳步前往巴黎。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目標在巴黎取得米其林三星

劇組不僅以特別篇回歸,之後更給觀眾又一驚喜,就是推出電影版《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本片延續系列作品的世界觀與時間線,尤其要在法國巴黎取得米其林三星,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亞洲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但在劇組的取材下,得知法式料理誕生於自由發想,而巴黎是一座包容多元文化的城市,因此希望能描繪在巴黎挑戰三星時,所會面臨的困難與樂趣,並期望能細膩刻劃主廚對料理的執著、熱情與料理的豐富性。因此透過這次的電影版,描繪尾花重返巴黎之後,立志在法式料理之都攀上米其林三星巔峰,目標成為首位在法國奪得米其林三星肯定的亞洲主廚。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有趣的是,木村拓哉思考著角色在這段時間的變化,並表示:「當時我就在想『尾花這傢伙現在應該是什麼樣子呢?』以尾花夏樹這個人來說,他絕對不會是一個被形容為『還是跟以前一模一樣呢!』的人吧。作為在巴黎生活的日本人,我想說『是不是該放開手腳試試?』於是就鼓起勇氣,人生第一次把整頭給漂金了!」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亞洲首位米其林三星主廚擔任料理總監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一道道滿足視覺與味蕾的佳餚,更請到有「亞洲首位米其林三星主廚」稱號的小林圭擔任料理總監。另外,包括澤村一樹、及川光博、富永愛等日劇原班人馬與幕後人員,都將在這次的電影版中全數回歸。不僅如此,還加入星達拓娛樂(原為傑尼斯事務所)旗下男團「Ae! group」成員正門良規,以及南韓男團「2PM」成員玉澤演等陣容。主題曲則再度請來曾為日劇版獻唱的知名創作歌手山下達郎,為本片打造主題曲〈Sante〉,以法語「乾杯」之意,傳遞對廚師們烹飪時絕不妥協的敬意。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劇照(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日本話題強片《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3月28日於台灣正式上映。(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日本話題強片《型男主廚三星夢:巴黎篇》,3月28日於台灣正式上映。(圖片提供:采昌國際)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