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常設單元「比紀錄片還陌生」將主題聚焦於「潛未來」,選映13部破格形式的紀實短片,呈現疫情時代的創作者如何在限制下,持續透過影像反映生活、刻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而探索並想像未來。
將鏡頭轉回自身生活見證疫情
疫情限制人們移動,創作者轉而將鏡頭對準自己的生活,居家日常、親人對話、對遠方的念想於是成為作品的背景與主題。
菲律賓導演阿嘉妮・阿盧帕克新作《數日子》將鏡頭置於家中各角落,記錄自己的居家工作、孩子的童言童語和大人們的線上會議,外面的世界因毒品戰爭與疫情死亡人數攀高不下,網路資訊傳達各種數據計算,而日子終究得繼續過下去。
中國導演章夢奇曾以《自畫像:47公里的窗》入選TIDF的,其新作《藍房子》敘述因為疫情封鎖隔離,讓她返鄉建立起來的公共空間「藍房子」變成了空屋。運用過去的影像素材與當下交錯,章夢奇重組、延伸記憶與歷史,在不同視窗與平台上穿梭,持續實踐自己的希望和想像。
亞洲首映的《疫鄉紫羅蘭》(Usambara Violet)宛如動態畫作,作為異鄉客的導演藉由口白,娓娓道出在布達佩斯於疫情封鎖期間,自己凝視植物和窗外景色、在孤寂中冥思的心境。
《祝你中秋快樂》(I Wish You Happy Moon Festival)則是巧妙運用一通接上了卻無法聯繫的電話,在雙方已無法觸碰的時刻,以創作傳達對親人最深摯飽滿的想念。
曾以《Engram of Returning》拿下鹿特丹影展短片老虎獎的導演Daïchi SAÏTO,新作《earthearthearth》拍攝北美安地斯山脈的景象,透過35mm底片粒子的顯影與曝光,搭配電子音樂的呼吸,地球的形體於焉產生質變,隨光線明滅潑灑,宛如吐納生命與死亡,更將人類的想像延伸至極限。
《以微物之名》(In the Name of Small Things)則以不同調性的視覺與聽覺引導,帶領觀眾穿梭於童年及光年,巨觀且微觀地回溯記憶和想像,交錯出對於宇宙和生命尺度的終極提問。
《約翰凱吉的姓氏》片長4分33秒,呼應20世紀最重要作曲家之一約翰凱吉的名作《4’33"》,影片亦呈現了《4'33"》隨機和留白的特性,導演捕捉魔幻時刻的居家周遭,旁白細數眼前人事,似斷裂又相連,引出豐厚感受與想像。
日本導演池添俊的 《你在那裡說了什麼?》(What is it that you said?)回顧2020年日本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之後的巨變,拍攝被迫取消、商店、電影院與博物館關起門,街上空無一人,於是他拿起攝影機捕捉光影與風景,仔細傾聽周圍的聲音,試圖聚焦那些既日常卻再重要不過的事物。
台灣藝術家徐璐的《公轉休眠(還在自轉)》以超八拍攝,回看自己的居家工作生活,光影在時間運作中推移變化,特有的粒子效果讓看似不變的家具也彷彿有了呼吸與呢喃。
從數位與科技反思人性
台灣新銳導演陳君典世界首映的《蜃樓記》,將目光拉到戒嚴時期1980年代北海岸的「飛碟屋」,這些塑化建築物緣起於歐美的未來主義風潮,也趕上台灣經濟起飛的觀光潮,此刻卻已荒廢冷清,影片以散文電影的形式,結合膠卷、數位、靜照等不同影像媒材,記錄下這批曾見證人們還懷有美夢時代的建築,也一同見證了人類行為的反覆與徒勞。
亞洲首映的《尋找烏托邦》(Tracing Utopia),記錄現下紐約皇后區的酷兒青少年在虛擬世界組成社群,夢想改變世界,他們承繼數十年前黑人運動與酷兒運動的理想,藉由數位的開放性與可能性,在「麥塊」(Minecraft)之中企圖創造烏托邦的永恆存在。
《是日方舟》與《汽車操控手冊》都探討了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生活,前者記錄正為全世界建立數位副本的「數位生活實驗室」,從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歷史遺跡到你我日常,無一不在3D掃描的精密演算下,分門別類防腐保存於平行宇宙,而真實與虛擬之間的界線也愈來愈模糊;後者是一份影像調查報告,從一場無人駕駛車造成的交通意外出發,透過行車紀錄、雷射圖、新聞畫面,案發文件和同業證詞等證據一一浮現,討論人類對於科技的過度依賴,究竟是幫助還是傷害?
第13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影展日期|2022年5月6日至5月15日
影展地點|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台北京站威秀影城、光點華山電影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購票資訊|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
文字整理|Lucinda Chen
資料提供|TI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