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微距攝影10大最佳照片公佈!評審Paddy教大家脫穎而出的拍攝技巧

Apple微距攝影得獎公布

還記得Apple在2022年1月26日至2月17日,在各大社群平台邀請大家參加全球微距攝影大賽,4月13日公佈10張不分名次得獎作品,這次身為10大全球評審之一、屢獲各種Apple攝影大賽青睞的台灣攝影師趙培均(Paddy Chao),告訴大家評審們評選微距攝影作品的標準?以及使用iPhone 13 Pro 微距攝影時,一定要注意的小技巧!

這次Apple微距攝影大賽的10位評審,雖然各有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拍攝經驗,但對於優秀作品的評選標準卻相當一致,Paddy說:「透過這次評選過程,也同時梳理自己對影像的定義、心得和觀念,當我收到其他評審對作品的意見時,發現出色的畫面,都有一定的脈絡。」這裡以列點方式,讓大家更快掌握重點:

10大得獎作品突出的共同點:

1. 畫面簡潔;

2. 故事性:透過觀察,捕捉更細微的畫面,平凡的畫面,只要透過細心觀察,都能產生故事張力;

3. 不可複製性。這也是每個評審都很看重的部分,前台收到很多作品,絕大多數都容易被複製,例如人臉的細節,就是常見又容易拍得到的主題。

>>【同場加映】iPhone 13 Pro 微距拍攝!攝影師林科呈分享5個拍攝小技巧

Paddy的微距攝影技巧:

1. 「鎖定對焦」更好拍

拍攝現場一定要光源充足,無論用現場光或人造補光都可以,拍攝戶外場景,難免會因為環境風造成物件擺動,可以善用「長按螢幕鎖定對焦」,物件才不會受外在環境影響晃動,而造成反覆對焦的狀況。

即使風再微弱,微距鏡頭下都會變成劇烈擺動,最好再使用三腳架「固定手機」,確保拍攝能穩定的拍攝成功。

2. 簡潔的構圖技巧

Paddy一直強調「出色的畫面,簡潔度和整潔度是重要的關鍵,畫面捕捉、取捨,就必須用構圖,盡量排除不相關的東西,拍攝時可以試著走進、走遠、向左、向右,找到最適合的構圖。再將畫面中元素分為,和主體同性質、不同性質兩種,只保留同性質在畫面中,就能表現出簡潔有力的構圖。」10張入選作品就是最好的範例。

另外要注意的是,iPhone 13 Pro微距模式,用的是「超廣角鏡頭」,Paddy說「超廣角很容易收納過多元素,造成畫面混亂。」這也是他在評審過程中,收到來自全球投稿作品中,發現最多人處理不好的部分,也是評審們第一眼就會先屏除的類型。

3. 掌握說故事的技巧

這次入選微距的獲獎作品,沒有動物類主題,Paddy說:「確實是因為動物最難用微距拍攝,但比賽宣傳時,有一張貓咪眼球側拍的畫面,並不是不能拍動物,而是看攝影者如何捕捉,以及透過鏡頭說故事。」

4. 第三方配件加持玩微距

iPhone 13 Pro與Pro Max支援微距攝影,其他iPhone手機如果也想玩微距,Paddy建議,坊間有很多第三方微距鏡頭配件,搭配使用的效果也不錯。

更土法煉鋼的方法是,「在鏡頭上滴水珠」做出破鏡的畫面,也是攝影師很常用來模擬微距攝影的手段。

5. 不斷練習是學拍照的不二法門

常覺得自己拍不好?Paddy很坦白的說「只要拍攝經驗多,就會知道哪些東西拍起來好看。」至於「拍攝經驗」如何累積?「一定要不斷練習,其次就是要大量閱讀別人的作品,IPPA(iPhone攝影大賽)作品我都會看,大型的攝影賽事也會關注取經,觀察優秀的取景視角。」

10件得獎作品講評

以下是Paddy針對10件得獎作品的講評細節,雖然作品不分名次,但Paddy心裡還是有小排名,這裡依照Paddy評選標準,做了順序調整,再加入可供參考的其他評審意見,如果想要學拍攝,這些重點一定都要記清楚:

1. 蜘蛛網 Art in Nature

攝影師|印度Prajwal Chougule (@prajwal.photos) 

機型| iPhone 13 Pro

「這是我覺得最好的作品(10張得獎作品不分名次),他透過觀察,拍攝到蜘蛛網上的水珠,這是很細微的畫面,構圖潔淨、背景純粹,整個畫面看起來很舒服。」

評審之一、來自孟買的Apeksha Maker認為:「這張照片完美得簡直像是一幅插畫。非常詳細地捕捉到蜘蛛網上排列整齊的露珠。這是大多數人會忽略的身邊事物。水滴帶有某種和諧;乍看之下,觀賞者可能會對照片主題有所錯覺。iPhone 聚焦如此精細的細節,表現非常出色,照片中幾乎沒有明確的背景。」

Apple-Shot-on-iPhone-macro-Prajwal-Chougule_inline.large
Prajwal Chougule (@prajwal.photos) 的作品〈Art in Nature〉(蜘蛛網) 

2. 露珠 Hidden Gem

攝影師|泰國 Jirasak Panpiansin (@joez19) 。

機型|13 Pro Max

這是Paddy心裡排名第二的佳作:「光線均勻的落在葉脈和水珠上,紋理和銳利度都很出色,掌握到瞬間即逝的畫面不可複製性,也是它突出之處。」

Apple-Shot-on-iPhone-macro-Jirasak-Panpiansin_big.large
Jirasak Panpiansin (@joez19) 的作品〈Hidden Gem〉(露珠) 

3. 海玻璃 Sea Glass

攝影師|西班牙Guido Cassanelli (@laion.ph) 

機型| iPhone 13 Pro Max 

這是Paddy排名第三的佳作,「它的色彩豐富,乍看之下會非常好奇拍攝主體的材質,到底是用什麼方法做到這樣的拍攝效果,看得出來這完全靠攝影師細微觀察的結果,也是它突出得慣見之一。」

Apple-Shot-on-iPhone-macro-Guido-Cassanelli_inline.large
Guido Cassanelli (@laion.ph) 的作品〈Sea Glass〉(海玻璃) 

4. 琴葉榕 Leaf Illumination

攝影師|美國Trevor Collins (@trevor.photos) 

機型|iPhone 13 Pro 拍攝的

「葉脈是常見的拍攝主題,但我會選這張,因為光線層次分明的表現,前後警也相互呼應,前景在微觀中,後頸透露出微距觀察的本體。」這張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微觀和宏觀的表述。

Apple-Shot-on-iPhone-macro-Trevor-Collins_inline.large
Trevor Collins (@trevor.photos) 〈Leaf Illumination〉(琴葉榕)。 

5. 朱槿花The Cave

攝影師|義大利Marco Colletta (@marcolletta.1) 

機型|iPhone 13 Pro

這張也是Paddy選中的作品之一,「鏡頭45度角拍攝微距,或用側拍角度,背景很容易雜亂,這張作品的構圖,用花瓣做背景,降低背景複雜度,讓觀者覺得焦點聚焦在花蕊上,利用技巧克服複雜背景的手段,相對於其他作品是相當突出的。」

Apple-Shot-on-iPhone-macro-Marco-Colletta_big.large
Marco Colletta (@marcolletta.1) 的作品〈The Cave〉(朱槿花) 

6. 雪花 Honeycomb

攝影師|美國Tom Reeves (@tomreevesphoto) 

機型|iPhone 13 Pro

Paddy並沒有選擇這張入選作品,主要是因為「我生長在亞熱帶,可以觀察雪的經驗相對很少,但仔細看可以發現雪花細節表現突出,攝影師在宏觀畫面中有細微(雪花),會吸引觀者好奇,毛髮背景的主體原貌是什麼,吸引人想進一步了解,這是我覺得它獲得評審青睞的主因。」

Apple-Shot-on-iPhone-macro-Tom-Reeves_inline.large
Tom Reeves (@tomreevesphoto) 的作品〈Honeycomb〉(雪花)

7. 草莓 Strawberry in Soda

攝影師|美國Ashley Lee (@ashley.photo)

機型| iPhone 13 Pro

「這張是相對出色的作品,表現上很有創意,把草莓放到氣泡水中,拍攝水珠的狀態顯得很有趣,它具有不可複製性的要點,但畫面營造略顯刻意,不是我評選偏好的類型。」

Apple-Shot-on-iPhone-macro-Ashley-Lee_big.large
Ashley Lee (@ashley.photo) 的作品〈Strawberry in Soda〉(草莓) 。 

8. 向日葵Volcanic Lava

攝影師|美國Abhik Mondal (@abhik_mondal_photos) 

機型|iPhone 13 Pro

「微距拍攝向日葵的做法,是容易看到(模仿複製)的作品,但它突出的部分是構圖,利用三分法來說故事,光線和細節都很銳利清晰,是頗為出色的作品。」

Apple-Shot-on-iPhone-macro-Abhik-Mondal_inline.large
Abhik Mondal (@abhik_mondal_photos) 作品〈Volcanic Lava〉(向日葵)。 

9. 鬱金香The Final Bloom

攝影師|中國Hojisan (@hojisan_ins) 

機型|iPhone 13 Pro Max

「這個拍攝花瓣細節的作品構圖表現是出色的,」但Paddy當時並沒有選它,主要是因為「我覺得它有人工處理,或前置作業而使用黑色背景,這樣的做法也較是容易被複製的。」

Apple-Shot-on-iPhone-macro-Hojisan_inline.large
Hojisan (@hojisan_ins) 的作品〈The Final Bloom〉(鬱金香)。 

10. 百合花 A Drop of Freedom

攝影師|匈牙利Daniel Olah (@danesduet) 

機型| iPhone 13 Pro Max

「我對這個作品的看法,和鬱金香是雷同的,背景黑化狀態、或前期曝光導致背景是黑的,可能有人造加工,」而不是自然狀態下,觀察並拍攝的作品,可被複製度也較高,但Paddy也說「它的構圖是出色的,在照片中十足傳達微觀水滴和宏觀花瓣的敘事。」

Apple-Shot-on-iPhone-macro-Daniel-Olah_big.large
Daniel Olah (@danesduet) 的作品〈A Drop of Freedom〉(百合花)。 

針對第一屆Apple 微距攝影大賽,全球 iPhone 產品行銷副總裁 Kaiann Drance表示:「在 Apple,我們相信只要將產品交到顧客手中,產品的潛力就能獲得充分發揮,而 iPhone 微距攝影挑戰正是這個信念的最美演繹。我們邀請全世界使用者分享最出色的微距照片,我們的十位獲獎攝影師所拍攝的照片,讓最微小的細節也能如史詩般壯麗,例如蜘蛛網上的露珠、狗毛上的雪花,以及在日光下耀眼奪目的海玻璃。這些照片,鼓勵我們放慢腳步,用心感受周遭的美妙事物。我們很高興能夠透過 iPhone 13 Pro 將這類強大的攝影技術提供給更多的使用者,無論使用者的技術水準如何,都能創造如此令人驚豔的影像。」

照片提供|Apple

延伸閱讀

RECOMMEND

為放鬆而生的瀏覽器「Opera Air」:透過正念練習、冥想引導,幫助你從繁雜資訊中找到心流

為放鬆而生的瀏覽器「Opera Air」:透過正念練習、冥想引導,幫助你從繁雜資訊中找到心流

現代人的生活不能沒有瀏覽器,我們使用瀏覽器工作、購物、娛樂,與網路世界連結。這款瀏覽器「Opera Air」,號稱第一款「為放鬆及紓壓而設計的瀏覽器」,內建正念練習、冥想引導、運動指導等,它不僅僅是瀏覽網頁的工具,更能幫助使用者管理壓力、提升專注力,並在一天當中保持清晰的情緒狀態。

一款為放鬆而生的瀏覽器

由挪威瀏覽器開發商Opera推出的最新產品「Opera Air」,是全球首款以正念為核心設計的瀏覽器。Opera Air以北歐極簡視覺與霧面玻璃介面呈現,其兼具一般瀏覽器的功能,並結合呼吸練習、冥想、雙耳節拍(Binaural beats)、伸展運動等一系列體驗,讓使用者在工作階段中感到更放鬆。

為放鬆而生的瀏覽器「Opera Air」:透過正念練習、冥想引導,幫助你從繁雜資訊中找到心流
Opera Air使用介面(圖片來源:Opera Air)

針對Opera Air的發表,Opera產品資深總監Mohamed Salah表示:「網路世界雖然美好,卻也容易讓人感到混亂與不知所措,所以我們決定運用科學方法,幫助使用者更有條理地探索網路世界,讓他們在瀏覽時感到更輕鬆、更高效。」

在工作間進行正念練習

Opera Air最有特色的功能,就是引導使用者進行正念休息。每個練習時長介於3-15分鐘,使用者可以自行調整音量、自然背景聲與背景音樂,也能設定定時提醒,確保自己不會忘記適時休息。

為放鬆而生的瀏覽器「Opera Air」:透過正念練習、冥想引導,幫助你從繁雜資訊中找到心流
Opera Air最有特色的功能,就是引導使用者進行正念休息(圖片來源:Opera Air)

其中,「Take a Break」模式提供呼吸練習、冥想以及身體掃描(Body scan),而「Boosts」模式則利用雙耳節拍技術,透過在左右耳播放稍有差異的頻率,進而影響大腦波動,促進 放鬆、專注或冥想狀態。藉由這些練習,使用者將能感受到創意力與專注度提升,並獲得深度的放鬆。

為放鬆而生的瀏覽器「Opera Air」:透過正念練習、冥想引導,幫助你從繁雜資訊中找到心流
「Boosts」模式利用雙耳節拍技術,進而影響大腦波動,促進 放鬆、專注或冥想狀態(圖片來源:Opera Air)

在Opera Air中,正念練習並不會影響網頁瀏覽體驗。使用者可以在瀏覽網頁或編輯文件時,開啟「Focused Calm」模式,透過背景音樂與大自然音效,建立深度專注的心流狀態。

除了正念練習外,Opera Air也提供其他實用功能如:

▎智慧運動

邀請使用者在3D模型的指導下,進行平衡運動練習,與身體重新連結、提高靈活性。

為放鬆而生的瀏覽器「Opera Air」:透過正念練習、冥想引導,幫助你從繁雜資訊中找到心流
(圖片來源:Opera Air)

▎引導式冥想

透過獨特的聲音引導,帶領使用者進入放鬆、寧靜的個人空間,在此暫停、深呼吸並重新專注於當下。

為放鬆而生的瀏覽器「Opera Air」:透過正念練習、冥想引導,幫助你從繁雜資訊中找到心流
(圖片來源:Opera Air)

▎Aria AI

無需付費或訂閱的內建AI助手,可即時對話、生成圖像、摘要文章、語音輸出。

為放鬆而生的瀏覽器「Opera Air」:透過正念練習、冥想引導,幫助你從繁雜資訊中找到心流
(圖片來源:Opera Air)

▎廣告攔截

內建廣告攔截功能,減少干擾,讓瀏覽體驗更流暢、無壓力。

為放鬆而生的瀏覽器「Opera Air」:透過正念練習、冥想引導,幫助你從繁雜資訊中找到心流
(圖片來源:Opera Air)

▎免費VPN

內建免費VPN,提供快速且穩定的連線體驗,並確保隱私安全與網路保護。

為放鬆而生的瀏覽器「Opera Air」:透過正念練習、冥想引導,幫助你從繁雜資訊中找到心流
(圖片來源:Opera Air)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從生活出發,捕捉生命的「躍動」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國際視覺藝術暨攝影展於松菸展出百大入圍作品!

從鏡頭、螢幕看見生命的活力,捕捉躍動的瞬間!生活是人們感受生命最為直觀的方式,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入微的、貼切的找到生命的活力,而躍動正是這種活力的展現。

第五屆ColorPro Awards以「躍動Momentum」為題,號召各方創作者一同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觀察力並反哺成觸動人心的作品。ViewSonic將於1/17()1/19() 在松山文創園區展出近150件的得獎作品,讓觀展者可以從創作者的視角出發,捕捉每個躍動的瞬間! 

2020年首屆賽事以來,ColorPro Awards已然成為全球創作者不可缺席的年度盛會。今年吸引來自超過100多國的創作者參加,參賽作品數量達10,461件。為了鼓勵創作以及多元的作品面向,本屆賽事特別新增了數位藝術以及生成藝術等獎項,讓創作者透過科技突破傳統媒材限制,促進探索全新藝術形式。 

展覽主視覺以金色作為主色調,象徵創作的豐富能量與高貴質感,並巧妙搭配簡潔通透的金屬展架,營造出現代與藝術交融的氛圍。在充滿人文氣息的展覽空間中,每件作品的故事與情感得以被完美呈現,讓觀展者不僅能欣賞作品的細節與美感,更能透過創作者視角,深刻感受「躍動Momentum」主題中迸發的活力,體驗藝術與創意激盪之美。 

獲獎作品簡介:

 •  靜態攝影類 : 

本次靜態攝影類由來自智利的Benjamín Yavar奪冠,其作品《蟲洞 (Wormhole)》捕捉潛水者準備穿越如蟲洞排列的魚群時的壯觀場景。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靜態攝影類第二名由來自土耳其的Hüseyin Karahan奪得,其作品《游泳比賽(Swimming race )》呈現游泳比賽時,水中的泳者在有秩序地向前進的有趣畫面。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靜態攝影類第三名由來自印度的Mahendra Bakle獲得,其作品《火山騎士Riders of the Volcano )呈現夕陽餘暉中,布羅莫火山旁騎士瀟灑的剪影。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  動態攝影類 : 

動態攝影類第一名由來自埃及的Serageldin Abouibrahim奪冠,其作品色彩的精(Essence of colors透過一系列動態場景,展現藝術家從空白畫布到情感豐沛傑作的自我探索與創作旅程。 

動態攝影類第二名 James Varela 在多種自然場景的切換中,展現宇宙的躍動。 

動態攝影類第三名動能(Momentum由來自英國的創作者Tiger Law獲得,在交錯的音樂和繪畫場景中,呈現出作者對Momentum一詞的獨特觀點。 

  •  數位藝術類 

數位藝術類第一名由來自葡萄牙的António Montanha奪冠,其作品《戀人們The Lovers)》中,金色蜻蜓停留於扶桑花間,展現異國花卉的奇艷之美。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  生成藝術類 (人氣獎) 

生成藝術類別旨在激發和探索新藝術工具的創意潛力,評選流程將先由專業評審初步篩選參賽作品,然後開放民眾進行公開投票,獲得最多票選的作品將獲得最佳人氣獎。 

在生成藝術類獲得人氣獎的是來自印尼的Gilang Ramadhan,其作品 《平靜海中的大浪(Big Waves in a Calm Sea描繪著一個人在大浪中划著獨木舟的刺激畫面。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作品連結

臺灣專區/特別獎作品簡介 

本屆臺灣總共有16件作品入圍,生成藝術類11幅、數位藝術類1幅、動態攝影作品類2件、靜態攝影作品類2幅。 

本次ColorPro Awards臺灣參與踴躍,其中生成藝術類的繳件數量由臺灣奪冠,並有11件作品入圍前30名一同角逐生成藝術類人氣投票獎,展現出臺灣創作者的無限潛力。 

本次ColorPro Awards展中亦特設專區,展出表現亮眼的台灣作品。 

  •  數位藝術類: 

數位藝術類入圍前10名的台灣作品 飄渺覺醒(Ethereal Awakening) (郭子欣) 描繪身穿星光與花朵長裙的女性步入宇宙與自然交融世界的夢幻場景。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  生成藝術類: 

生成藝術類的前10名入圍作品則各具特色,有展現中西舞蹈及武術文化交融的作品 芭蕾與中國古老劍舞的結合 (Ballet with the ancient art of Chinese sword dance)(周耀宗) 貼近生活展現時光冉冉的作品《時光交錯的街角(The Crossroads of Time)(王思婷)、亦有充滿未來感、展現優美光影流動的作品光流 (Light flow) (邱浚豪)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  靜態攝影類: 

攝影作品入圍前一百名的《螳螂蝦的暴力瞬間(張益賓),捕捉水底螳螂蝦的攻擊瞬間,充滿戲劇張力。《Embrace the wave(楊晶婷) 則呈現潛水者與海底世界合而為一的優美時刻。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ViewSonic 第五屆 ColorPro Awards
  •  動態攝影類: 

動態攝影作品中入圍前五十名的《The Competitor (李可揚) 利用台灣北海岸海景與人體的意象表達人類對夢想及理想的追求。《Heart beats(劉俊毅) 呈現愛人徜徉在街道中的樣貌。 

每個人對「躍動」的定義與感受各有不同,而本次展覽透過 ViewSonic 的全方位顯示與投影解決方案,為創作者打造了一個自由揮灑創意的舞台,同時也讓觀展者能透過這場視覺盛宴,深入探索全球創作者的多元視角,感受他們對「躍動 Momentum」的獨特詮釋與藝術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