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臺中國家歌劇院推動「光之曲幕」計畫,將建築挑高近19米的曲牆結構,打造成沈浸式視覺體驗空間,而即日起至5月29日展出的計畫特展《RE:CAVE》再升級,結合歌劇院建築師伊東豊雄「洞穴」理念,邀來「超維度互動」團隊策劃,召集3組國內外新媒體藝術創作者,帶來「全方位包覆」的影像與聲音體驗,為觀眾創造不一樣的感官刺激。
以演算法創作「衍生藝術」打造科技洞穴
談及《RE:CAVE》創作源起,超維度互動創意總監蔡宏賢回憶初次踏入歌劇院的感受:「歌劇院就是一個巨大的洞穴,有一種不斷呼喚及把人拉回記憶中的魔力。」而本次特展名稱,正是來自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著名的《洞穴寓言》(Allegory of the cave),並透過90年代科技藝術著名的「虛擬沈浸洞穴系統」,建構出高速運算的沈浸包覆影音裝置,呈現囚困在洞穴的人類生活在火光搖曳的擬真影像,打造寓言中虛實交錯的科技洞穴,將觀眾感官延伸至另一維度。
作品一|煙花宇宙帶觀眾徜徉深海
擅長以新媒體視覺影像詮釋聲響的「煙花宇宙Endospace」,帶來《追憶似水年華 Temps Perdu》作品,搭配日本音樂創作者DJ U-CAN的音樂,讓觀眾猶如徜徉深海,身旁圍繞豐饒神秘海底生物所交織而成的生命銀河。藝術家周玥表示,此作因疫情而起,蘊含著對未來的嚮往與期許,即便我們歷經疲憊和恐慌,但若能回歸自我、保持平穩,依舊能尋回往日美好。
作品二|《U+2225》打開觀者對宇宙的想像
德國藝術家Alex GUEVARA作品以數學運算代碼的稱號《U+2225》為名,其意涵如同「平行宇宙」可連通到某處的通道。藝術家打造黑白線條衍生圖形,作品中富含各種運算產生的圖像,會貼合曲牆面如細胞般不斷變化、有機生長,為觀者提供一宏觀視角,釋放對宇宙的想像。
作品三|NANONANO帶觀眾以奈米視角看世界
NANONANO以「奈米」為名,由新媒體藝術創作者許巽翔、材料工程師黃胤豪組成,這次為歌劇院帶來《 (in)visible》一作,其以生活周遭物品的「微觀奈米影像」構成,猶如顯微鏡底下縮放成像,將人們日常中的熟悉物件,幻化為微觀視角下的外星世界。
藝術家談創作過程中的挑戰
以曲牆為創作載體,雖能創造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官體驗,但空間本身有機、非均質的特性,也成為創作時的最大挑戰。參展藝術家不約而同表示,因創作圖像時不能只依循單一規格,而要針對曲牆不同的角度、線條不斷測試再改寫,只要影像、聲音稍微失準,「包覆性」就會不夠完整深入,因此團隊光是討論技術問題就花費不少心力。
漫遊、靜坐展間各有不同體驗
如何感受《RE:CAVE》,才會有最全面的體驗?NANONANO建議在曲牆間四處遊走,當影像與流線型空間緊密貼合,漫遊其中會有「瞬間移動」的快感;煙花宇宙則提供了全然不同的方式,推薦找處角落坐下靜靜欣賞,一股回歸母體般、神秘的沈靜感會悄悄萌生。
光之曲幕T.A.P. Project《RE:CAVE》
播映位置|台中歌劇院二樓大劇院前廳
播映時間|2022年月日6~5月29日 週二至週日13:00~20:00整點播映
資料、圖片|台中國家歌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