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今年將透過「2022 TFAM年度個展」計畫推出6檔藝術家個展,而率先於4月23日登場的《空間迷向—何孟娟個展》,以藝術家自2013年啟動的「魏斯貝絲計畫」為主軸,將其擅長的攝影作品結合空間裝置、互動影像,呈現紐約社會住宅「魏斯貝絲藝術公寓」(Westbeth Artist Housing)數十年來的日常光景。
這座堪稱全世界最大藝術聚落之一的住宅群,背後埋藏著什麼樣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在樓內度日的數百位藝術家們,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空間迷向—何孟娟個展》將引領觀者透過何孟娟的視野與思維,看見濃縮於大城市一隅的藝術樣態。
具傳奇色彩的紐約藝術聚落
「魏斯貝絲藝術公寓」座落於紐約曼哈頓西村(West Village),歷史可追溯至19世紀下葉,這涵納13棟大廈的建築群,最初由貝爾實驗室(Bell Laboratories)進駐使用,在當時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工業研究中心,許多劃世代的發明皆在此問世。
1966年,貝爾實驗室遷出,此處被翻新為藝術聚落於1970年正式啟用,總計383個生活起居與工作單元,以低廉租金專門出租給文學、視覺、表演等各領域藝術家,為創作者提供經濟上的實質支持。而如此轉變,也讓魏斯貝絲成為美國最早將工業建築轉化為藝術、住宅用途的著名案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主導魏斯貝絲改造計畫的正是知名建築師Richard Meier,他在公寓翻新完成的14年後、也就是1984年獲頒普立茲克建築獎;此外,美國備受爭議、同時極具傳奇性的攝影師Diane Arbus曾居住於此,也選擇在這結束生命,她突如其來的死訊在1971年的藝文圈掀起一陣波濤駭浪。而這兩位名人與魏斯貝絲之間的微妙連結,也讓此處別具傳奇色彩。
「魏斯貝絲計畫」要探討的是什麼?
何孟娟此番在北美館舉辦的個展《空間迷向》,就是以這座藝術聚落為主角。過去,何孟娟在双方藝廊舉辦個展時也曾展出「魏斯貝絲計畫」系列作品,當時藝術家用「黑天鵝效應」發展論述,其意指「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日常,可能因為一個資訊的出現而全然反轉。」這理論從何而來?1697年,探險家於澳大利亞發現了黑天鵝,人們才知道過往的認知是片面的,並非世上所有天鵝皆是白色,進而引發對「認知」的反思。
那黑天鵝效應與「魏斯貝絲計畫」又有何關係?事實上,在距離魏斯貝絲步行路程約20分鐘之處,也有座以接待詩人、作家、哲學家、音樂人、藝術家等創作者聞名的旅店佇立,那就是馬克吐溫、《蘿莉塔》作者納博科夫都曾造訪的切爾西旅館(The Hotel Chelsea)。這兩個空間幾乎在同個時代背景下、同對藝術家全然敞開,但人們對70年代美國藝術的理解,多半建立在切爾西旅館之上,何孟娟認為在如此情況下,兩者間的關係便是演繹黑天鵝效應的絕佳案例。
《空間迷向》聚焦個體在文化和社會中的獨特性
何孟娟曾親自入住魏斯貝絲,費時多年記錄居住於內的年長藝術家與他們的日常居所,試圖重現從70年代迄今,數百位創作者曾在此留下的生活軌跡與回憶,因為在這裡發生的故事,對紐約文化藝術樣貌多元性帶來深遠影響。
藝術家聚焦於個體在文化和社會中的獨特性,透過影像紀錄生命在不同處境遭遇下的可能性,並以繪畫概念拓延影像中的空間調度及時間敘事,讓觀者得以往返每一個故事的歷程,從而探索關於人的身體、空間與意志議題。究竟在金錢至上的曼哈頓之中,這群人是如何跳脫框架,以自己的方式去居住、生活,進而透過藝術創作隱隱地影響這座大都市?也許在《空間迷向》中,你可以推敲出屬於自己的解答。
《空間迷向—何孟娟個展》
展期|2022年4月23日~7月17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3B展覽室
何孟娟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現從事數位攝影創作。曾獲得2005年臺北獎入選、2011年高雄獎、2012年亞洲先鋒攝影獎提名、2012年皮克泰(Prix Pictet)國際攝影獎提名、2016及2012年亞洲文化協會受獎人、2018年拉古納國際藝術獎(Arte Laguna Prize)特別獎等獎項。作品典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關渡美術館、鳳甲美術館、忠泰美術館、澳洲白兔美術館、韓國光州美術館。
資料|臺北市立美術館、双方藝廊、Westbeth、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圖片|臺北市立美術館、Richard Meier Part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