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散落城市、質樸巷弄中藏著特色小店,城市邊緣更有漁光島的湛藍、四草的翠綠點綴,若被問起「台南為何引人造訪?」,每個人好似都能細數其迷人之處,這也讓台南無論今昔皆為文人繆思,而台灣當代文學作家葉石濤,就時常在作品中提及府城生活點滴。「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座落中西區一棟日治時期古蹟中,2021年底經改造後,從傳統紀念館搖身一變為「文學沙龍」,透過五感體驗引領觀者走入葉老筆下世界。
改造後的紀念館,哪裡不一樣?
對於家鄉,葉老是這麼描述的:「台南是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活的地方。」用通俗字眼,便傳達出府城日常美好。成立於2012年的「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為吸引更多人造訪體驗葉老字句意境,在2021年蛻變新生,館方一改早年擺放大量文史資料、文字敘述密集的策展方式,轉而透過留白展現古建築本身的美,同時將作家筆下文字以「視、聽、味、嗅、觸覺」五種感官展陳,用更直白卻更具代入感的手法,向訪客詮釋葉老文句。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六大亮點!
1. 文學地圖、籤詩呈現葉老筆下台南地景
葉老一生有超過120篇文章提及府城,入門後左側看見的「文學指路地景地圖」,就以現代人所熟悉的「捷運地圖」方式,呈現葉老小說中曾提到的台南地景,更將各路線以「籤詩筒」形式呈現,內容節錄葉老文學小說,為訪客提供漫遊台南的新選擇。
|
2. 星空長廊帶你快速進入葉老文學世界
踏入二樓,幽謐藍綠色布面層層交錯,呈現出深夜星空既視感,而點綴星空的字樣則是曾出現在葉老小說中的角色名,諸如高錦綢、銀娥、長島咲子、潘銀花⋯⋯,若曾讀過葉老作品,馬上就能將眼前現實與小說連結,就算過去沒閱讀相關書籍,也能透過數位導覽閱讀每個人物的故事,快速進入葉老的文學世界。
3. 書房、老照片、紀錄片建構晚年創作場景
走過宛若宇宙的靜謐長廊,可至「葉老書房」一窺作家晚年創作時的場景,房內書架擺有其收藏、參考書籍,另有葉老多年來的經典作品,搭配出版品、老照片、文壇好友追憶紀錄片呈現,從少年啟蒙到晚年成就一一講述。
4. 場館背景音樂藏巧思
步入場館,耳邊傳來的是葉老寫作時愛聽的音樂,其為法國作曲家德布西作品,樂音中帶有印象派風格的不諧和音,讓葉老聯想起日本御神樂的合音用法,總能在東西洋音樂中覓得聯繫線索。策展團隊期盼透過音樂,直接讓觀者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無縫進入到葉老的創作環境中。
5. 融入文人意象的墨水咖啡與小點
館內咖啡廳取筆墨意象推出「墨水咖啡」,裝載在迷你玻璃罐裡的濃縮咖啡,倒入滿杯純白牛奶時,呈現出猶如墨水沾染紙上的詩意意象,搭配烙印上葉老名句「文學是地上之鹽」的手工餅乾,以味覺表現文學。空間中的歐式桌椅與日式窗欄相互襯托,葉老名句文字剪影妝點各處,為訪客提供午後愜意去所。
6. 陳國進未完成油畫描繪葉老神韻
來到「葉老會客室」,可在日光、木質環繞的溫潤空間中,觀賞畫家陳國進為紀念館開館繪製的油畫作品,畫中的葉老戴著眼睛、面容親切和藹,雖畫作並未完成,仍如實呈現葉老神態。欣賞畫作、觀賞影像與文物時,別忘了品嚐會客小點,其以葉老著作所述家中自製點心為靈感製作,向訪客表達歡迎之意。
葉石濤創作生涯長達60年,橫跨日治、戰後兩個時代,作品跨域十分廣泛,小說、詩歌、翻譯、文學評論皆有涉略,更撰寫第一部台灣文學史,在文壇佔據重要地位。對葉老來說,台灣文學要能反應土地、人民的真實生活,他在《葉石濤全集》〈自序〉中寫道:「我這一輩子立志要為建立台灣文學而奮鬥,這種堅定的信念,使得我脫離了名利之爭,只寫我願意寫的東西。」即使這份堅持讓自己在白色恐怖時期入獄,仍筆耕不輟。未來造訪台南,別忘了到紀念館走走,品味葉老用一字一句建構的府城印象。
圖片提供|Richard@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