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兒童的美感養成已為顯學,各地校方與設計師不停透過教科書、學習環境的美學優化,讓學童的日常就是一堂力道足夠、卻無說教感的美感教育課。南法大城馬賽(Marseille)中小學「Antoine de Ruffi」校園,披著極簡混凝土外衣,遠看像顆落在城區中的巨石,再往內走會發現別有洞天,樓內設有綠意妝點的戶外庭院,更運用與清冷外觀形成對比的高明度色彩點綴學習空間。
在老城蓋學校的挑戰
台灣常見的中小學校園多為校舍、戶外空間分離的設計,且相對於單棟建築,更常以建築群與藍綠帶構成一大園區的形式呈現。但對位處古老城市的Antoine de Ruffi來說,空間使用上的限制較多,由TAUTEM、bmc2建築事務所籌組的團隊,必須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具備育樂機能,且涵納室內外場域的校園。
優越的地理位置
Antoine de Ruffi為小學、中學體系共享的校園,所在地理位置優越,夾在城郊之界,西有緊接地中海的城市港口,東有1970年代留下的大型住宅區,再往遠方眺望,則可見Massif de l’Etoile綠意山景,享有城區便利生活機能,也帶有郊區慢步調的愜意氣息。
混凝土雙壁外牆防禦、裝飾效果全都有
TAUTEM與bmc2以嚴謹線條搭配混凝土材質,包裹Antoine de Ruffi內共22間教室與公共區域。在外牆處理上,建築團隊同時澆注兩層混凝土,並在兩層間置入剛硬絕緣材料,以創造厚達10公分的「雙壁」外牆,不僅能起到良好的防禦效果,其夾層內部空隙更可安裝工作站、儲藏空間,加強建築機能。
特別的是,建築團隊所選用的混凝土,色調介於白與沙色之間,帶有非常細微的珍珠粉嫩色澤,不若純灰調混凝土那般冷冽,反倒有種柔和氣息,貼近中小學校舍需要的舒心之感,而整體牆面在細節上更有光滑、啞光、亮面等質地上的差異,當與光源相互作用時,表現出更具張力的視覺效果。
更有趣的是,這看似一體成型的混凝土外牆,從不同方位或角度觀看各自精彩,帶雕刻感線條的牆面,在建築左翼形成帶有古希臘建築風格的壯觀柱廊,另一側則呈現階梯型態,為校園提供庇護、連通外部功能的同時,也豐富了街道景觀。
室內空間以松木搭配繽紛色彩呈現
在室內空間規劃上,TAUTEM與bmc2以來自阿爾卑斯山的松木為第一主角,搭配有機線條的運用,烘托出愉悅歡快的地中海風格。步入樓內,教室內外牆面都以木材質呈現,溫潤舒心的氣息迎面而來,而點綴於天花處的草綠、亮黃、土耳其藍色彩,為學童創造更活潑、更能激發想像力的氛圍,也為各類型不同用途的教室加強識別度。
而看似精巧的建築內,其實涵納了球場、遊樂場等戶外空間,搭配上大量玻璃材質、外牆格柵所引入的自然光線,讓孩子們待在學校的每一刻,都有日光相伴。
資料、圖片|archdaily、TAUTEM Architecture、bmc2 architectes(攝影:Luc Boeg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