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即將於2023年迎來40週年慶,為了順應當前藝術發展演變,迎擊國內外美術館舍的競爭與挑戰,臺北市政府開啟北美館擴建計畫,日前由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福清營造共同提出的建設計畫出線,新館將兼顧藝術體驗與自然休憩,而整體園區會以「景觀建築」手法規劃,為城北打造新穎的文化綠色廊帶。
本館、新館分別提供什麼樣的藝術體驗?
成立於1983年的北美館,是臺灣第一座現當代美術館,迎向40週年之際,研擬更具前瞻性的美術館藍圖,以解決當今展覽、教育、公眾服務等空間不足的現況,並提出因應新類型藝術需求的場域,進而提升首都美術館的機能,更顯重要。
未來,蛻變新生的北美館將如何分工?本館專攻臺灣美術史常設展示與研究,展出日治時期臺、府展經典作品與珍貴近現代藏品;新館則包含新媒體藝術展演、教育與學習空間,以及讓民眾親近自然的文化休憩設施,規劃上對生態面有更多著墨。
全臺首座地下美術館
擴建計畫將以「花博公園美術園區」為基地,總樓地板面積達44,576平方公尺,建築團隊將打造臺灣第一座「地下美術館」,主建築設於地下層,另有局部地上覆土建築做輔助,並結合公園綠地景觀,實踐「林中蘊藝,藝中觀林」設計概念,目前預計於2027年竣工。
公園是藝術能量的延伸
之所以強調將「生態」納入規劃,是因基地本身鄰近公園,地理環境條件十分特殊,因此劉培森確立美術館、公園一體的規劃理念,期盼藝術與自然能在此雙向交流。屆時,地下層將成為新媒體與跨領域展演空間,地面公園廣場將規劃戶外展演區域,雙線釋放藝術能量,而當民眾漫遊公園時,可隨時搭乘身邊的電梯垂直移動至地下空間,更輕鬆、隨意地接觸藝術。
具彈性運用潛能的展館設計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目前在北、中、南各有美術館計畫在進行,臺中有綠美圖、高雄則是內惟藝術中心,這讓劉培森對建築中展演空間的「彈性運用潛能」更為留意,也更具敏銳度。
在本計劃中,地下展演空間除了美術館專業機能的硬體建制之外,展間黑白盒子之間的串連,如何創造展場最大的尺度或可能型態,亦是設計重點;另一方面,顧及當代藝術創作媒材的多樣性,例如可能使用到各式影音聲光多媒體,甚至是氣體、液體等,因此展間設計也將預先考量,賦予各種異質媒介的乘載與整合能力。
戶外園區以園林風格為設計導向
在公園景觀規劃上,邀請日本景觀設計師宮城俊出任顧問,其作品一向強調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的「和諧美」,著名作品包含日本平等院鳳翔館庭園設計、銀座最大開放式屋頂花園GINZA SIX等。
針對北美館擴建案,團隊主張以「園林風格」為設計導向,試著模糊自然與人為藝術品間的界限,日間太陽將讓公園沐浴在自然光下,並在建物、結構、樹木空隙之間,呈現不同光影效果並漫射至地下層;同時,地下美術館高低錯落的量體,也將形塑公園中波浪起伏的曲面立體地景。
本擴建計畫試圖將都市、自然與藝術的交織邏輯清楚呈現:沿著交通幹道的西側屬於都市肌理脈絡,提供良好步行環境;基地南北中軸區塊為藝文活動帶,透過穿透性的動線規劃讓民眾在林間漫步參觀;東側部分則為生態教育區,將園區內的喬木移植至此密植,再搭配生態池的設置,逐漸復育出新的生態體系。這3條軸帶在功能、空間、植栽及照明的設計上將有各自鮮明的詮釋。
資料|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圖片|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