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礁溪」2021年開幕旋即成為話題,由自然洋行曾志偉以「樹洞」為靈感發想的建築,自旅人入館踏上藝術梯、抬頭仰望竹製通透立面的那刻,便為了了提供的「居/食/藝/遊」四位一體場域體驗,寫下詩意引言。2022年夏天,了了SUNIS藝廊主題展覽《流》以「聲音」為主角,展出宜蘭在地音樂家游源鏗、加拿大音樂家馬修連恩合作作品,邀請觀者聆聽採集自蘭陽平原各地的聲音,現場亦展出林明仁攝影作品呈現宜蘭的山、海與人,將在地地景在視覺、聽覺上嫁接,細細爬梳這片土地上的自然與人文紋理。
了了礁溪藝廊空間「SUNIS」
翻開提及了了的訊息,多被住房空間、洞穴餐廳「Habitat」佔據。關於藝與遊,旅人鮮有著墨,但位於B1的藝廊空間「SUNIS」,其實可視作了了美學的驅動力,每季度主題展覽都以構築了了的「禪學」意境為根基,並將策展理念延伸至空間擺飾、菜單料理等,讓品牌渴望傳遞、攸關「當下」的哲思更為立體。
為了深入認識SUNIS藝廊,我們專訪了了礁溪藝廊經理黃心奎,剖析《流》展覽概念、梳理開幕至今6檔展覽的脈絡,進一步了解這從了了DNA發展而來的藝術空間。
了了一名蘊含攸關「當下」的哲思
首先,要釐清的是了了究竟想傳遞什麼樣的品牌訊息?「從字面看,『了』是清楚、明白的意思,品牌概念可以用『如如不動,了了分明』來理解,也就是如果一個人明白宇宙運行的道理,面對任何處境都可以處之泰然,這是一段內省、覺察的過程。」黃心奎進一步把這段話跟展覽串接,「之所以會『了』,就是因為一個人專注在現正發生的事情。」正是所謂的「當下」,這也是了了一直想傳達的事,期盼旅人來此,除能有物質上的享受,也能將這份享受所連動的精神啟發帶回日常,並在生活中做出內心渴望的改變。
《流》夏季展覽:游源鏗、馬修連恩走遍宜蘭採集在地聲音
在《流》當中,也可見對「當下」命題的著墨,從論述中引用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名言「人不能踏進同樣的溪流兩次」,便可看出端倪。2004年,游源鏗與馬修連恩在宜蘭展開「聲音採集計畫」,走遍蘭陽地區蒐集關於在地自然、人文的聲音線索,並將素材梳理、重新編曲後,匯集成《水世紀》專輯,試圖以聽覺為引,建構宜蘭今昔地景。這些聲音內容,就是構築《流》的重要角色。
|
7大主題展區亮點、6首推薦曲目和幕後趣事
《流》英文展名翻為 “ A Journey of Water ”,意即「水的旅程」,11首樂曲分為7個主題呈現,帶領人們循著耳畔聲音,順著水的循環,從溪流開始,一路流經大海、森林、平原、山丘,後在微風的吹拂下,向著日出入海。
01. 泰雅族部落傳統|〈口簧琴〉、〈木琴〉
黃心奎特別點出幾首曲目,講述藏在聲音背後的土地故事,舉凡「大地」展區中的〈口簧琴〉紀錄了泰雅族長老對孩子的警惕,以族語說著若用手指向彩虹,是對祖靈不敬的行為,而〈木琴〉則留存泰雅族人迎接馬修連恩的當下,一位年邁長老唱著歡迎曲,歌詞說著:「歡迎你的到來,我今年已經82歲了,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這麼歌唱,請你將我的聲音傳給全世界的人,讓人們知道泰雅族是多麽美好的存在。」
02. 重回日治時期的太平山森林|〈勇士的移木歌〉
步入「森林」展區,循著〈勇士的移木歌〉攀上太平山,重回日治時期宜蘭伐木業的繁盛,樂曲中唱著的是伐木班工人的「勞動歌」,當時為了統一團體步伐前進,將臺、日語交錯的呼喊系統,搭配上使力的狀聲詞,發展成一首琅琅上口的曲子。「為了聚集當年一個班的工人錄這首歌,前後花了一年聯絡。」講起阿鏗老師、馬修連恩當時所經歷的浩大工程,黃心奎有所感觸,「聲音不像畫作,過去就是過去了,而且沒辦法復刻,這場採集計畫就捕捉了那些瞬逝的故事。」也就是那些不斷變動的當下。
03. 歌仔戲、蘇澳港、龜山島建構宜蘭自然人文風貌
想更深入了解過去未曾留意的宜蘭細節,「平原」展區的〈歌仔戲〉記載了阿鏗老師唱著歌仔戲的聲音,除提示藝術家過去鑽研傳統戲曲研究的背景,也帶觀者發現這臺灣唯一土生土長的劇種,正是起源於宜蘭員山鄉,暗示著蘭陽地區的富庶文明素養;走入「微風」展區,氛圍逐漸染上氤氳水氣,以蘇澳為背景的〈討海人〉紀錄了漁船入港的船鳴、糶手叫賣的鼎沸人聲,重現港邊光景。
水循環之旅來到終站,在「日出」展區入海,〈龜山島〉記述海底湧泉的沈厚、圓渾聲響,引領觀者憶起噶瑪蘭公主的浪漫傳說,值得一提的是,當初為了蒐集這段素材,錄音團隊必須潛入海深30公尺處,克服洶湧洋流、高溫湧泉等困難,下水不下十次才取得理想片段。黃心奎認為,在水流與宜蘭風土的相伴之下,若能於觀展旅程當下心領神會,即是「了了」。
04. 《流》策展規劃與了了的有趣連結
若有仔細觀察,會發現《流》的主題分區恰巧就是了了7大房型,「策展時,才發現原來了了房型名稱就是蘭陽地區水的循環,其實了了也希望,旅客來到這能體驗完整的生命循環,卸掉塵世干擾、回歸初始狀態,再返回日常生活。」黃心奎聊起策展過程中的有趣發現,也將展覽與了了品牌串接,而為讓旅人體驗更為深入,《流》也搭配聲療體驗與音樂演出,以住宿專案形式呈現,將「沈浸感」再向上推升。
SUNIS藝廊獻上讓觀者直觀感受主題的遊覽
回溯了了過往展覽,「當下」是黃心奎不斷強調的內涵,《漫遊》展出台灣當代書藝家徐永進作品,其擷取莊子篇章,邀請觀者隨筆墨的恣意線條抒展,感受重回「歸零狀態」的平和;《讀白》取藝術家劉善衡攝影作品中類似中國水墨畫的「留白」特色,結合「森雨制陶」茶具展出,帶人們在影像與枯山水環繞的藝廊,感受茶藝美好,在靜看茶葉一心二葉緩緩開展的過程裡,於生活中的留白,尋得日常生活期盼的喘息空間。
「我都會跟藝術家、提供生活體驗的合作夥伴溝通,了了要談的不是很深奧的道理,只需要提供真正舒服、自在的體驗。」黃心奎想透過SUNIS呈現的不是說教般的藝術課,而是一回讓觀者直觀感受主題的遊覽,呼應了了極為注重的「生活感」,精緻卻不刻意。
|
從策展經驗談礁溪和宜蘭的迷人之處
訪談來到尾聲,我們也好奇,礁溪位處宜蘭與大台北交界,加上作為觀光勝地的定位,外地人的礁溪印象多半停留在「溫泉」,黃心奎在策展過程中,是否有挖掘出礁溪時常被忽略的人文脈絡,值得人們好好感受?對此,他點出了礁溪的獨特之處,「從礁溪往南、北開車一小時,會感受到非常不一樣的氛圍,台北繁榮、花蓮愜意,這讓礁溪有種『中介性』,加上礁溪可以視作進入宜蘭的第一站,就像來到了了,能享受到高級文明的設施,也可感受到純樸自然的氣氛。」原來這看似有些模糊、尷尬的定位,正因為不絕對,其實更有想像空間。
談起宜蘭,黃心奎下了個很有意思的註解,「宜蘭有一種『婉約』的氣質,沒有花東的野性、台北的繁華,自成一格。」這種不疾不徐、按著自身步調溫溫摸索出個性的特質,似乎與了了順應環境卻又擁有獨特識別的特性不謀而合,不追求忠誠、狂熱的信奉者,僅期盼來訪的旅人能從住宿、餐飲、展覽、生活體驗中,感受被款待的舒適。未來踏入了了,別忘了從步上藝術梯的那一刻就開始感受,那股自SUNIS藝廊蔓延而出的藝術能量。
了了礁溪《流 A Journey of Water》
展覽日期|2022年5月2日~8月28日
展覽地點|了了礁溪 B1 SUNIS藝廊
入場資訊|入住旅客可免費參觀,大眾若有觀展需求,可事先致電了了礁溪詢問預約
攝影|izzie pang
部分圖片提供|了了礁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