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1992年的英國設計公司SPIN,客戶從Apple、Samsung、Google等科技業,到蘇富比(Sotheby's)、倫敦設計博物館(the Design Museum)、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等藝術界,無一不是國際大牌。他們的設計從平面視覺出發,更延展到動態、網站、宣傳、形象包裝等創意策略。2021年,甫加入公司一年的設計總監Jonas Zieher晉升為合夥人,他擅長以精簡設計精準傳遞訊息,作品乍看單純卻極具張力。例如倫敦設計博物館《Waste Age》展覽視覺,由廢棄物組成的圖像直指主題核心;榮獲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電影《鈦》形象視覺,將顛覆世俗倫理的驚駭劇情,轉化為灼熱用色及不規則放大的標準字動態。 這位現年僅33歲的德國設計師,為何與如何領軍這間設計公司?他的設計路上吸納了哪些養分,又內化為哪些心法與見解?
Q:請先分享最初對平面設計感興趣的契機!
這麼說很老套,但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和製作東西。很幸運地受到父母支持,甚至讓我在家裡牆上亂塗亂畫。大約在2000年,我們和大多數都市家庭一樣,買了第一台家用電腦,這讓我發現Photoshop 7.0,對它的可能性感到非常驚訝。我存錢買了一台數位單眼相機,試著用Photoshop處理拍到的照片。也因為爸爸是美術老師,家裡有很多藝術家作品集和書籍。翻閱它們時,我意識到書裡呈現的是藝術,但實體的書本身則是一件設計作品。這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開始上網搜尋平面設計師。雖然最初考慮攻讀工業設計,但在選擇科系時,我把所有經驗連結起來,申請了斯圖加特藝術學院(Stuttgart State Academy of Art and Design)傳播設計系。
Q:大學的學習經驗帶給你什麼影響?
德國的學習沒有這麼被商業化,你花很少的時間坐在教室裡,獲得學分以通過體制;但有更多的時間去嘗試,同時習得技術基礎和認識同儕。學位應該是一種學習經歷,而不是一張有成績的紙。我也很幸運地在沒有巨額債務的情況下求學直到畢業,否則會迫使我在就業時做出錯誤決定。大學最大的收穫是,我的老師包括平面藝術家Patrick Thomas、瑞士海報設計師Niklaus Troxler,帶我們領略全球平面設計世界和無限可能。
Q:為何從獨立設計師轉而進到SPIN任職?
獨立工作很棒,但很難接到更大、更有野心的案子,因為客戶會對個人創意在大規模案子上的發揮感到疑慮。畢業後,我先在德國工作一段時間,直到獲得五角設計(Pentagram)倫敦公司的工作機會。在五角設計學到很多,帶領參與Apple Music、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和Bauhaus Archive等大型且有趣的案子。但那裡也有缺點,五角設計獨特的組織結構不允許員工在內部成長,所以我冒險申請到SPIN工作。SPIN是從學生時期以來的嚮往,我很著迷於受現代主義啟發的嚴謹排版,與破壞性、無政府主義和情緒化的視覺語言,兩者並列的張力。2021年,我有幸與兩位創始人Patricia Finegan和Tony Brook一起成為合夥人。我們目前是一個約10人、小而強大的團隊,工作仍非常繁忙。
Q:SPIN的客戶領域很廣,遍及藝術、電影、建築、科技等,發想設計時會有所不同嗎?
過程大致一樣。每個案子都從研究開始,之後提出正確的問題,並和所有利益相關者合作達成提案共識。發想視覺時,會先嘗試找到一個「種子」,例如圖形標誌或視覺創意,再將種子培育成橫跨不同載體的共通視覺語言。每件案子最終的產出可能差異很大,但通常都包含用色、排版結構、網站和動態設計。現今的設計必須比以往更靈活,如果客戶是科技新創,可能還要設計App、使用者介面(UI)或社群媒體宣傳;若是建築,就會需要空間指標系統。無論類型,世界已經變得更加視覺飢渴,因此我們通常會持續為客戶提供服務,幫助他們的設計保持活力。
Q:你們為倫敦設計博物館展覽《Waste Age》做的視覺很有趣,是否可以向我們介紹呢?
《Waste Age》旨在顯示全球因廢棄物造成的絕望:約1/3的糧食被浪費,2019年電子垃圾就有5,000萬噸,每年人類向海洋丟棄約800萬噸的塑膠垃圾。策展人希望激勵人們改變行為,並向政府施壓以改變政策。展覽展示了設計師和先驅者,重新利用和重建人類與廢棄物關係的方法。我們希望設計能堅守展覽理念,並嘗試突破性的展覽設計方式,盡量減少碳足跡。因此我們創造了一個由實際垃圾照片組成的視覺,展間文字直接以手持印刷機和水性墨水印在牆上,展品說明用回收和可回收的塑膠面板輸出,標題則透過大型動畫投影呈現。整個設計過程在專家諮詢下進行,也通過完整的環境審核。
Q:除了平面設計,你也有一些動態作品,這部分有特別學習嗎?
我很早就開始做動態,大二時拍的動畫短片獲得東京TDC Awards,使我更深入探索動態設計和動畫。大學有學過一些基礎,但主要是自學。動態影像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媒介,也是數位時代視覺交流的基礎,可以為形象識別添加全新維度,且真的能幫助品牌講述故事。
Q:是否有影響你最大的設計師或藝術家?
我不認為有特定的一個人,反而是不拘一格的影響組合。有些來自平面設計領域,例如Karel Martens、Wolfgang Weingart,或我的老師Patrick Thomas;有些來自藝術界,像是Christopher Wool或Barbara Kruger。
Q:最近有吸引你注意的視覺刺激嗎?
我經常逛畫廊和博物館,密切關注周遭的視覺世界,最近受到池田亮司、Hito Steyerl和白南準的作品啟發。但也從周圍的人身上找到靈感,比如我才華橫溢的女友Harriet Richardson。
Q:和過去相比,自己在設計上改變最大的是什麼?
最大的變化源自我在這一行的經驗。現在面對案子時,可以利用類似經驗提出更適合的方法。嘗試並從錯誤中學習固然重要,但這個產業對速度通常有一定需求。我認為我的改變不在於視覺風格,而是在時間限制內找出答案的能力。
Jonas Zieher
1989年出生於德國,斯圖加特藝術學院傳播設計系畢業。2018年移居英國,任職於Pentagram倫敦公司;2020年加入SPIN擔任設計總監,2021年成為合夥人。合作客戶包括Apple Music、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Herzog & de Meuron、MUBI、倫敦設計博物館等。曾獲東京TDC、紐約TDC等國際獎項。曾至首爾大學、愛爾蘭藝術與設計技術學院、倫敦藝術大學、曼徹斯特藝術學院等演講及授課。
Instagram|jonas.zieher、spin_studio
採訪整理|張以潔
圖片提供|SPIN
更多不容錯過的新銳設計師訪談,皆在La Vie 2022/6月號《全球設計新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