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寶島隨身聽」光體藝術展演!跟著《森態光景》影像步入山林古道

高鐵「寶島隨身聽」光體藝術展演!在車站中跟著《森態光景》影像步入山林古道

最近搭上高鐵,有沒有發現車票換上新衣,車廂廣播提示音也變得不太一樣?2022年4月,台灣高鐵藝術計劃「寶島隨身聽」正式啟動,由藝術家陳怡潔、音樂家柯智豪擔任主創,以聽覺為引,邀請乘客在高速列車中,戴上耳機感受移動中的風景;而今,寶島隨身聽延伸作品《森態光景》正式在高鐵雲林站展出,這一系列結合影像、聲音與光裝置的藝術創作,把高鐵站化身美術館,帶領旅客走入雲林龍過脈森林步道,循著藝術的引導探索古道。

寶島隨身聽雲林2
寶島隨身聽《森態光景》現正於高鐵雲林站展出

紀念車票、《獵前祭槍歌》廣播提示音率先登場

「寶島隨身聽」首波計畫推出以復古卡帶為靈感設計的紀念車票,在旅客拿到票卷的那一刻,便擁有了解鎖藝術之旅的門票,也打開重回昔日聲音記憶的大門。而與紀念車票同步登場的,還有改編自布農族《獵前祭槍歌》的車廂廣播提示音,以及一系列Podcast節目,豐富旅客的乘車時光。

寶島隨身聽雲林1
寶島隨身聽主視覺

談起《獵前祭槍歌》,柯智豪認為原住民文化是構築台灣多元文化很重要的一條軸線,那這條軸線要如何串接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寶島隨身聽試圖探討、回應的詰問。本次計畫團隊走訪布農族中正部落、取得歌曲授權,讓乘客在高鐵駛過台灣西部每一寸土地的同時,也享受著這片土地的聲音風景,感受族人在出發打獵前潛心祝禱的神聖能量。

17
寶島隨身聽紀念車票以復古卡帶為靈感設計

《森態光景》邀請旅客在高鐵站內走入山林古道

緊接著聲音計畫登場的是視覺體驗,計畫團隊將高鐵站變成美術館,展出以巨型光體呈現的3D裸視影像作品《森態光景》,巡展選在雲林站開幕,之後將陸續移展彰化、苗栗。《森態光景》前後歷時兩年才完成,由陳怡潔率領的藝術團隊深入三個城市的山林古道進行生態踏查,採用獨特的「光體採集取樣」手法,採集多樣的昆蟲動態光影,並透過LED影像裝置構成光體,轉譯夜間山林的昆蟲百態,讓人們身在城市中的高鐵站也能探尋古道生態。

寶島隨身聽雲林14

寶島隨身聽雲林15
《森態光景》前期採集過程紀錄,獨特的「光體採集取樣」手法讓團隊無需直接抓捕昆蟲,就能詳細記錄昆蟲外型細節

車站大廳中那座300x200x100公分的五面體LED CUBE裝置,展演著藝術團隊所採集到的昆蟲影像,有趣的是,採集時以微觀視角紀錄的素材被巨大化,並透過影像科技顯影,昆蟲華麗紋理、與大自然共生的姿態都被細緻重現。

寶島隨身聽雲林12

寶島隨身聽雲林6

寶島隨身聽雲林8
五面體LED CUBE裝置展演著《森態光景》影像作品

光體化身巨大隨身聽播放主題曲《慢慢快活》

光體裝置的展演內容除了《森態光景》外,也會轉為巨大隨身聽,之所以以隨身聽形象呈現,不僅是因為它存在特定世代的共同回憶中,柯智豪也認為這項發明讓音樂「私有化」,人們開始有了專屬歌單,逐漸建立起自己的音樂個性。

寶島隨身聽雲林10
光體裝置化身巨大隨身聽

巨大隨身聽將播放計畫主題曲《慢慢快活》,原住民歌手王宏恩將《獵前祭槍歌》元素、布農族吟唱穿插其中,客語歌手羅文裕巧妙以客家山歌回應,荒山亮則為歌曲帶入台語曲調,一首歌揉和三種語言文化,映射出島嶼聲音地景。

寶島隨身聽雲林4

寶島隨身聽雲林3
《森態光景》雲林站展出現場

雲林、彰化、苗栗的藝術古道踏查之旅

享受完聽覺、視覺饗宴,旅客還有機會親自踏入古道,高鐵針對雲林龍過脈森林步道、彰化十八彎古道、苗栗鳴鳳古道,推出「高鐵假期——藝術古道之旅」遊程,只要參加就可聆聽「眾森自然工作室」的詳細導覽。乘載土地生態的載體何其多,為何選中古道呈現作品?古道是過去人們為了「生活」而胼手胝足走出的步道,保留了最原始、地道的生活痕跡,「走入古道不只是走在當下,也走入前人篳路藍縷的生活方式。」眾森共同創辦人劉長青說,也提到古道不只呈現自然生態,也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寶島隨身聽雲林13
雲林龍過脈森林步道空拍圖

最近若有安排造訪雲林、彰化、苗栗的旅行,別忘了在車站大廳停留欣賞《森態光景》,搭車時也不妨暫時放下平時聆聽的歌單,打開高鐵為旅客準備的寶島隨身聽。

寶島隨身聽雲林9
雲林龍過脈森林步道

「寶島隨身聽」藝術裝置展演資訊

高鐵雲林站|6月16日—7月17日

高鐵彰化站|7月24日—8月28日

高鐵苗栗站|9月4日—10月12日

更多資訊|寶島隨身聽官方社群連結入口請點此(點連結可以:數位收聽Podcast、計畫主題曲、觀看YouTube紀錄片、查看《森態光景》播映時刻、購買藝術古道之旅遊程)

資料、圖片|台灣高鐵

延伸閱讀

RECOMMEND

設計品牌RECOVERY十五週年特展:攜手10組藝術家,以多重視角詮釋相互交織的自然與人造世界

設計品牌RECOVERY十五週年特展:攜手10組藝術家,以多重視角詮釋相互交織的自然與人造世界

台灣飾品品牌RECOVERY迎來創立十五週年,攜手來自各領域的十組創作者,於品牌旗下選品店REC.TAIPEI舉辦特別展覽企劃《探索象限 | XY》,以不斷前進的「復甦」為題,透過多重視角詮釋自然、生活與人造世界的多元想像。

探索「復甦」過程的成長可能

自2009年成立以來,RECOVERY致力於「重新定義當代經典」,在時光隧道中不斷向內探索,透過不斷調整與創新,在變化中尋求新平衡,保持不斷前進的「復甦」過程。

設計品牌RECOVERY十五週年特展:攜手10組藝術家,以多重視角詮釋相互交織的自然與人造世界
自2009年成立以來,RECOVERY致力於「重新定義當代經典」,保持不斷前進的「復甦」過程(圖片提供:RECOVERY)

《探索象限 | XY》以平面向量圖作為值量的比喻,描繪「復甦」過程的無限成長可能:Y軸代表時間的承載,X軸象徵生命力的延展。每件作品如同坐標點,在向量圖上連成一條延續的方程式,展現不同象限的發展象徵。

設計品牌RECOVERY十五週年特展:攜手10組藝術家,以多重視角詮釋相互交織的自然與人造世界
特別展覽企劃《探索象限 | XY》以不斷前進的「復甦」為題,詮釋自然、生活與人造世界的多元想像(圖片提供:RECOVERY)

《探索象限 | XY》展出作品介紹

創作者透過豐沛的想像力,塑造出鮮明且個性化的生命角色,展現與時間賽跑以及與自我對話的創作能量與生活方式。安爺堂《inside my head》描繪天馬行空的黃色男孩,頭頂一顆閃耀的星星,每一次閃爍,都孕育出一個全新的角色。這些角色既是藝術家內心的具象化,也是生活的縮影;Harper《時鐘劍》以「時間」概念為題,說明時間有時令人感到壓迫、焦慮,但在快樂的時刻卻又如狂歡派對般,令人沉溺在其中,而手持劍的多比,則隱喻創作者終能在瘋狂的時間洪流中尋得力量。

設計品牌RECOVERY十五週年特展:攜手10組藝術家,以多重視角詮釋相互交織的自然與人造世界
《時鐘劍》(圖片提供:RECOVERY)

阿鄉的噴漆作品《Y2KEyEs》引用Y2K文化的廣角攝影風格,以「面」建構基礎,誇張的視覺強烈效果呈現出生命的張力;郭于寧(FU cake)邢雯涵共創的《Garden Whiskers》則運用仿生手法,以精緻的動物毛流雕琢與牙齒構造為亮點,結合牙齒、指甲以及蛋糕創作的元素,體現兩人對於自然花卉與人體質感的觀察,以各自所擅長的媒介打造出張牙咧嘴、略帶威脅感的狗狗,邀請觀者重新審視自然界的真實與荒誕。

meEltEd potatoeggtall的作品《融生之息》以吊扇帶來的風力象徵自然律動,融化的杯子蛋糕與馬鈴薯則代表時間對形體的柔化影響,透過這些元素的共生結構,探索人造與自然、靜態與動態之間的細微連結。Cels的《異肉骼系列 Xenoflesh series — Recovery》以藝術家的骨折經驗為靈感,將新生骨頭包覆鋼釘,形成一種巧妙的拼貼形式,看似科幻情節的畫面,展現異質材料融入身體的科幻現實。

設計品牌RECOVERY十五週年特展:攜手10組藝術家,以多重視角詮釋相互交織的自然與人造世界
《融生之息》(圖片提供:RECOVERY)
設計品牌RECOVERY十五週年特展:攜手10組藝術家,以多重視角詮釋相互交織的自然與人造世界
《異肉骼系列 Xenoflesh series — Recovery》(圖片提供:RECOVERY)

Mo_&_a的作品《Elliptical Balance》基於「視覺完形心理學」,引導觀者想像物件原貌,回溯設計創作的歷史痕跡,並運用木質古董家具與金屬的對比,表達自然與人造設計之間的平衡,詮釋材質的韌性與復甦的力量。在工法部分,Mo_&_a以四片不同方向的不銹鋼鈑金構成,但從正視角觀看時,矩形與弧形的輪廓仍是由同一片鈑金彎折而成,展現出金屬的柔與韌。

陳楷恩CHOUCHOU江品緒則將人體作為載體,從長期的實驗金工計畫延伸,探索雕塑在穿戴與觀賞之間的灰色地帶。

設計品牌RECOVERY十五週年特展:攜手10組藝術家,以多重視角詮釋相互交織的自然與人造世界
《實驗金工測試-1》3D建模(圖片提供:RECOVERY)

RECOVERY全新系列同步展出

展覽現場也同步展示RECOVERY與藝術家陳楷恩推出的聯名系列「SELEKTOR」,以及今年度品牌新系列,包含首波基本款「原序」回歸物質本源,將概念拆解至最小單位,以幾何化呈現自然律動;第二波「海螺」則從物種演化中汲取靈感,結合螺旋形狀與人類耳部結構,創造兼具美感與實用性的佩戴形式。

設計品牌RECOVERY十五週年特展:攜手10組藝術家,以多重視角詮釋相互交織的自然與人造世界
REC.TAIPEI空間現場(圖片提供:RECOVERY)
設計品牌RECOVERY十五週年特展:攜手10組藝術家,以多重視角詮釋相互交織的自然與人造世界
REC.TAIPEI空間現場(圖片提供:RECOVERY)

《探索象限 | XY》

展覽日期|2024.12.14–2025.01.05
開放時間|14:00–21:00
展覽地點|REC.TAIPEI(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17巷5弄5號1樓)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展覽於重本書店登場!一窺平面設計雜誌《IDEA》前總編輯工作秘辛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於重本書店登場!一窺平面設計雜誌《IDEA》前總編輯工作秘辛

殿堂級平面設計雜誌《アイデア》(idea magazine)前總編輯室賀清德(Kiyonori Muroga),在日本平面設計界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其生涯各階段的代表作品,在數位化的時代仍是爭相收藏的珍品。自2025年1月03日至1月27日止,室賀清德首次海外個展《編輯與實踐》將於重本書店登場,更將親自訪台於現場舉辦座談!

室賀清德:平面設計師心中無可取代的雜誌編輯

室賀清德自2003年起擔任雜誌《アイデア》總編輯,直至2018年愈二十年載、參與超過100期的編輯與企劃工作。他也陸續以總編輯身份投入出版社「グラフィック社」(Graphic-Sha)與網誌「The Graphic Design Review」等單位,以編輯、寫作、教育等多方面的實踐,在平面設計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於重本書店登場!一窺平面設計雜誌《IDEA》前總編輯工作秘辛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展覽現場(圖片提供:重本書店)

任職《アイデア》期間,室賀清德發行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期數,除了重新引介字體排印學重要的歷史脈絡,更開啟如地緣政治、自由市場經濟與殖民遺緒等跨學科的議題討論。即使經歷著科技變革顛覆世界、出版業市場萎縮等難關,室賀清德仍以敏銳視角為《アイデア》另闢蹊徑,將焦點對向挑戰既往平面設計權威的青年次文化、不曾被關注的日本另類出版史、以及設計在社會變遷下的轉變等,推出一本本宛如小論文般的研究出版。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於重本書店登場!一窺平面設計雜誌《IDEA》前總編輯工作秘辛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展覽現場(圖片提供:重本書店)

生涯三段重要時期經典與幕後花絮

展名《編輯與實踐》便是試圖闡述室賀清德在不斷反覆的「編輯」與「實踐」中,逐漸在平面設計與字體排印學領域留下的深遠影響。本次展覽將室賀清德生涯中代表性的三段時期《アイデア》、「グラフィック社」與「The Graphic Design Review」等依序展示,並附上特別為本次所寫的編輯花絮,以及數項未曾公開的雜誌標誌設計過程、手稿等珍貴資料。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於重本書店登場!一窺平面設計雜誌《IDEA》前總編輯工作秘辛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展覽現場(圖片提供:重本書店)

《アイデア》自1953年開始發行,承接戰前廣告業界發行的雜誌《広告界》(1926-1947),以雙月刊至季刊的頻率不間斷的出版至現在。《アイデア》早期致力於報導世界各地的廣告藝術與平面設計;到了中後期,隨著設計產業結構變化、出版市場愈發眾聲喧嘩且品質不一,《アイデア》選擇將內容更聚焦於平面設計與字體排印學,選題不輕易隨流行趨勢起舞,並在紙材、用色與印刷等方面展現高難度的能力,成功在數位化的時代保持難以取代的位子。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於重本書店登場!一窺平面設計雜誌《IDEA》前總編輯工作秘辛
《アイデア》工作文件和落版單(圖片提供:重本書店)

在離開《アイデア》後,室賀清德加入了以出版平面設計類書籍為主的出版社「グラフィック社」,為日本當代平面設計師與插畫家出版作品集,也企劃多本以文字、地域或字體排印學為主的書籍,如《作字百景》、《C-GRAPHIC INDEX》、《Modern typography: an essay in critical history》日文版等。比起廣泛介紹案例、多圖少字或技術教學的資訊型書籍,室賀清德推出了許多幾乎沒有圖像的純文字理論型書籍,在閱讀風氣日漸低落的社會中,堅持著他對深度與廣度的標準。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於重本書店登場!一窺平面設計雜誌《IDEA》前總編輯工作秘辛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展覽精選書籍(圖片提供:重本書店)

2020年起,室賀清德進入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JAGDA所創辦的網誌平台「The Graphic Design Review」擔任總編輯,從紙本媒介走到數位平台,持續與各地文字工作者合作,發表具深度的設計評論,以更加游擊的形式,回應當下資訊品質越發參差的網路世界。

《アイデア》落版單還原展出!

《編輯與實踐》展覽中的一大亮點,便是多本《アイデア》的落版單,現場將公開其用紙、印刷顏色、分台等,以及在與藝術指導白井敬尚溝通構圖時所繪的草稿等,都將一五一十地還原展出。而除了一覽室賀清德的重要作品外,展覽也特別聚焦其為每本編輯過的書籍寫下的花絮與觀點,期待跨越語言藩籬與臺灣讀者產生對話,一同探索閱讀平面的可能性。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於重本書店登場!一窺平面設計雜誌《IDEA》前總編輯工作秘辛
《アイデア》工作文件和落版單(圖片提供:重本書店)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於重本書店登場!一窺平面設計雜誌《IDEA》前總編輯工作秘辛
《アイデア》工作文件和落版單(圖片提供:重本書店)

1/11親自訪台舉辦座談

現場除了提供中文翻譯過之出版書籍作為延伸讀物外,也預計於一月中旬邀請室賀清德來到重本書店舉辦座談親自現身分享,並於展覽結束後出版展覽專輯。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展覽

展覽日期|2025/1/03至2025/1/27
展覽地點|重本書店(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38巷9號1樓)
開放時間|週四到週一13:00–21:00、週五週六13:00–23:00

《室賀清德:編輯與實踐》講座

講座時間|2025/1/11 19:30–21:00
主講人|室賀清德
主持人|葉忠宜、毛灼然
報名連結|即將上線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