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第三漁港是座遊憩港,也是座交通港,位在此處的「澎湖南海候船室」更是離島海運重要一環,擔綱旅客來往七美、望安的轉運任務。不過,候船室自2009年興建完成至今,外觀與硬體設施並未有太大轉變,期間衍生出許多使用上的問題,包含指標不明、資訊呈現零散等,為此交通部航港局與台灣設計研究院(設研院)合作,邀集各方設計團隊,將設計與美學導入進行改造。
優化空間與購票流程
藍色公路設計對依賴海上運輸的澎湖來說相當重要,這次澎湖南海候船室改造計畫,由UPGA瓦建國際設計、博瀚設計、本質設計顧問等團隊攜手合作,先針對空間、乘船體驗、購票服務流程調研,梳理出11處服務痛點包含指標不清楚、購票資訊零散、排隊動線衝突等,並優化門面、候船空間與服務流程設計。
融入減法設計理念,點亮建築外觀與候船空間
針對建築外觀,設計團隊以減法設計為導向,將原先的半圓形滯水池移除,改造為休憩平台,讓候船旅客有戶外位置可選擇,原先位在屋頂邊緣的候船室招牌也被移到這裡,位置更明顯、以灰底白字呈現的視覺也更清晰,讓遊客一眼就能注意到,而整體外觀也從灰濛濛的色調,轉化為白色系,提升入口明亮性的同時,也保留建築處在港口環境不突兀的相容性。
室內空間兩側本就設有玻璃窗,能引入大量自然光線,設計團隊保留這項優勢,以及建築挑高、中軸線聚焦的特色,在空間色彩上做出改變,原本帶點暖色調的空間、深藍色牆面,都改披上白色,整體更明亮活潑。
兼具美觀與實用性的「海廢座椅」
椅子也改以淺木頭色呈現,單弧面提供雙側座椅的設計十分特別,而俐落的座椅結構從尺度、弧度、結構亦考量人體工學,椅架下方空間還能輕易擺放大型行李,兼具美觀與實用性。值得一提的是,外表簡約的座椅其實製程並不簡單,這是由台灣家居品牌NakNak悉心打造的「海廢座椅」,椅面建材源自散落台灣海域的7萬多個回收寶特瓶,NakNak將這疊起高度相當於30棟台北101大樓的海廢,摻入回收蚵殼粉、保麗龍等材料,再製為循環建材。
售票服務台以玄武岩為靈感打造
為改善購票資訊零散問題,設計團隊透過使用行為分析,梳理分類航班、票務公告資訊,決定採用強化電子顯示器與公佈欄,改善原本「補丁式」張貼資訊所造成的視覺紊亂;售票服務台則以澎湖玄武岩為發想,灰色塗裝與純白空間呼應,也讓旅客一眼就能辨識售票處,另也調整服務鈴高度、貼附點字標示,對無障礙使用者更友善。
指標更清晰,帶有海洋意象
地面上的藍色漸層色塊,則是引導民眾排隊買票的鮮明指引,大大的標示文字讓旅客能直覺找到應排路線,減少來回尋找走動的次數,進而降低動線衝突。
融入實用設計、簡約美感的如廁空間
廁所也是公共空間重要一環,原先色彩以藍色牆面、棕色門面搭配,看上去有些突兀,改造後換上灰黑色系,更增設行李鎖供攜帶大型行李的旅客使用。
台灣作為四面環海的海洋國家,與海的關係緊密難分,而澎湖南海候船室只是藍色公路設計的起點,未來這份理念將延伸應用至船票、船運工具、船舶指標、禮贈品,打開台灣海洋運輸環境的更多可能性。
資料、圖片|台灣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