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藝運動之父柳宗悅曾言:「偉大經典的作品,沒有一件是鑑賞的,都是實用的;用之美才能被叫做正宗之美。」對於工藝器物的認同感,或許也可以在「考工記工作室」主理人范承宗的裝置創作中看見。
以臺灣舊有的傳統手工器物為創作概念,當代工藝家范承宗長期以來探索各式各樣的臺灣工藝古器物與生活道具,挖掘其材料的特性與工藝製作手法,汲取古人的老智慧、趣味或值得被看見之處,再加入當代藝術語彙,成就出大小各異、充滿著兼具現代風格,且散發著濃濃臺灣記憶的美好工藝裝置。而其「考工記工作室」的名稱來由,則源自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典籍《考工記》,也正是現存最早的一本手工業技術知識書籍,恰巧與范承宗師法傳統技藝並轉化的創作過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只是竹編藝術家
作品形式多元,以竹子做為材料的創作大約佔了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比例,「竹子的材質本身很特殊,可以是粉末用以填補空隙;細絲、薄片具有彈性,能夠以此特性編織;或是圓管帶有中空的性質,用以做家具結構、連接與關節處,也能以長桿的形式被交合成板材或塊體,因而有很多不同的可能性。」把玩竹材或柔軟、或堅韌的物理型態已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然而對於范承宗來說,自己並非僅止於一位竹編藝術家,舉凡造紙、樹皮、染布、木工、陶瓷、玻璃與金屬等原料材質,都屬於「考工記工作室」創作的媒材,如:鷹架、蒸籠、竹椅、鳥籠、古書裝幀等的古物,也全是團隊靈感探索的來源。
范承宗坦言,工業設計出身的他,會接觸工藝創作其實是誤打誤撞,對於竹材,一開始也並不那麼喜愛:「參與國立工藝發展中心 Yii 工藝時尚計畫甄選時,由於錯過了設計師與工藝師的媒合會,因而配合單位的安排,與竹藝師搭配。」原對於竹藝製品印象不佳的他,在經過與師傅共同參與製作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半成品的美感,體悟到作品的造型與色彩並不等同於所謂的工藝性,因此啟發他對於創作過程與趣味性的琢磨。「我在其中看到竹材質許多很美的地方,這些都充滿了可以再發揮的機會。」年輕時的這番結論,也成為日後范承宗工藝創作的紮實根基。
竹編系列新作紐約登場
今年 7 月,范承宗將帶著團隊前往美國,到達紐約長島(Long Island)漢普頓(Hampton)上相當知名的私人庭園 LongHouse Reserve,發表最新的《筌屋》系列作品,並在此永久展出。搭建的最後一日,也預計舉辦 10 至 15 人的工作坊,帶領當地人學習製作小魚筌,帶動更多文化的交流。
佔地 16 英畝的LongHouse Reserve雕塑公園收藏了舉世聞名的藝術家雕塑創作,如以球型屋頂為最大特色的建築師 Buckminster Fuller、抽象表現藝術家 Willem de Kooning、小野洋子、艾未未等人的作品,都是這座巨大花園的座上賓,而范承宗也成為了臺灣第一位於此展出裝置作品的藝術家。
這座即將展出的《筌屋》,以金屬、竹子與藤作為主材料,整體呈現雙層的圓柱狀格柵外觀,開設一門一窗,與系列作品有著相同的鏤空特質,因此就連光影也呈現出不同於金屬、木材的纖細氛圍。
以臺灣的魚筌捕捉世界的目光
《筌屋》的位置選擇地巧妙,就置於兩排銀杏樹組成的自然走廊下中央,左右兩側皆可見美麗的樹影,更讓四季有著鮮明的色彩轉換:由春季的嫩綠至夏天的深綠,入秋則轉為金黃直至嚴冬時泛白枯萎,於一整年之中與地景變化互動。「紐約四季鮮明,季節也影響了陽光的色彩,我很期待《筌屋》隨著周遭環境的改變而有不同的氣質。」
LongHouse Reserve 的雕塑公園作為藝術家的夢想展示地之一當之無愧,然而為什麼選擇在如此重要的藝術地標創作《筌屋》,而非其他系列作品呢?范承宗表示:「我覺得這個題材很臺灣。」他接著說道:「當各地的人們在 LongHouse 參觀旅行時,因為好奇而走進《筌屋》,概念上來說就是藉由臺灣在地十分美麗的手工漁筌,打撈到世界各地人的注意,就好像我們用臺灣的文化去吸引別人、去抓住他們的目光一樣。」
范承宗也預計於 LongHouse 雕塑公園組裝時,以縮時攝影紀錄下這珍貴的一刻,想必在翠綠的銀杏樹下,更能夠襯出黃竹纖細柔軟卻充滿韌性的臺灣之美。
范承宗
2015年成立考工記工作室,畢業於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擅長於竹編工藝、傳統工藝、裝置藝術、雕塑、產品設計與策展。其創作擅長結合竹編傳統工藝手法製作出各式裝置藝術品,展覽從臺灣各地延伸至國外,今年將於紐約長島展出《筌屋》系列作品。
歷年作品:
整理採訪|Diane Tang
圖片提供|范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