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銳舞」一詞在台灣特別新奇,原文「algorave」實為2011年由電腦音樂家艾力克斯.麥克林(Alex McLean)與友人在前往英國諾丁漢的一場演出中發明的詞,要構成以此為名的派對,演出的藝術家往往必須現場編寫程式碼或利用自製的程式即時生成音樂與圖像。
連續三晚的現場派對,為臺灣首見的大型算法銳舞活動
在 Instagram 貼了算法銳舞 (algorave) 影片,水泥牆上投影出一串串行雲流水的程式碼,藝術家隱身於後,電子聲響一陣陣掃來,隨著程式碼編輯即時變化節奏。
工程師朋友回我,「哇,怎麼會想看人現場寫code?」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在7月1日辦了場算法銳舞,作為「極微輸入:演算音像集」三日藝術節的前哨戰。不單單是台灣第一場算法銳舞,更像是酷小孩們口耳相傳的秘密派對。「算法銳舞」一詞在台灣特別新奇,原文「algorave」實為2011年由艾力克斯.麥克林(Alex McLean)與尼克・柯林斯(Nick Collins)兩人在前往英國諾丁漢的一場演出中發明的詞,要構成以此為名的派對,演出的藝術家往往必須現場編寫程式碼或利用自製的程式即時生成音樂與圖像。
由程式生成的音樂聽起來份外冷漠,但仔細思索發現這興許是媒介和文化上的變化。過去的銳舞派對DJ刷盤和運用合成器創造聲響誘使我們跳動;然而在算法銳舞中,藝術家將系統往前一推,由機械式的系統表現音樂,自己則躲在後面偷偷觀望,傳統上我們對於藝術家即為創作主體的想像在這一刻被鬆動,創作音樂的任務似乎轉移到系統身上,藝術家更像是造物者,遠遠敲打鍵盤指點派對運行。
即便如此我們仍舊能從縫隙窺看藝術家的身影,正因為算法銳舞強調技術透明,當日的藝術家如張晏慈+蔡寧、艾力克斯.麥克林、岡千穂、林育德+劉東昱與瑞尼克.貝爾(Renick Bell)皆不吝將自己正在編寫的程式赤裸袒露在大眾面前,熟悉程式的人們輕而易舉地藉此摸索彼此思考過程,技術與思想藉由符碼變換隔空交匯,甚至還有人當場拿出筆記本抄寫,宛如一堂大型課堂演示,而其社群儼然也在一場場的演出中持續進化茁壯。
作為程式小白,如何體驗前衛影像和聲音的碰撞
不過作為一個毫無程式編寫經驗的小白如我,又該如何從中參悟並愉悅呢?在細細觀察了程式碼數分鐘後,我赫然發現程式碼和參數的調控和耳邊節拍與聲響的轉換有其關連性,順藤摸瓜即能理解當下的聲音如何透過模組操作,剎那間體悟人生之門又開了一扇的狂喜。甚至也發覺即便都是系統運作著音樂,人類的思考模式仍然曝露無遺。有的藝術家邏輯簡練,音樂鋪排明確地像篇起承轉合具足的文章,而有的藝術家狀似冷淡但默默在演算法中埋入其欲傾吐的心情,好似嘻哈派對中的MC,只是並非由麥克風而是以宛如電子告示般傳達於觀眾。這時也才察覺到策展團隊日前指出黑白變化主視覺暗藏何種端睨——主視覺即是瑞尼克.貝爾的編碼而生成的圖像,那些不規則的空白正是藝術家作為造物者暗藏程式碼之中、電腦程式卻無法辨識的話語。
有別於通常銳舞派對中人人跳得猖狂,算法銳舞場景裡人們儘管身軀循音樂晃動,視線依舊無法自拔地死盯著程式碼不放,彷彿在閱讀一本錯過不再來的書籍,這無非也是一種場景特色。算法銳舞那獨特的知性魅力,不斷地引誘人們將思緒從純粹的身體享樂中抽離,然而當程式碼產生的訊號流經聲響系統,那些飽含思想的音樂被喇叭放大後卻又震動我們身軀,邏輯與感官兩種動能在人體衝撞,使得人人走出舞池皆不免深吸口氣。
好在策展團隊體諒我們跳得實為不容易,三日藝術節白天皆是工作坊與講座,想要深入精研文化與技術的人們請往該處移動,而想要獲得些冷卻時刻的人們則往放映單元走。本次放映單元共精選八支影片探討演算藝術,分別在中正堂與美援大樓中播映。美援大樓的影片同時具備擾動身體與休息站功能,威廉・費爾斯(William Fields)、澤維爾.柯克羅斯基(Ksawery Kirklewski)、Software2050(鳳漢玉)和艾利.霍普(Ale Hop)的錄像部部以生成藝術出發,無論是像素圖案、日常迷因或是流動扭曲的風景,皆帶著沈浸式音像的況味。另一頭中正堂展示的錄像則從理查 ·賽德斯(Richard Sides )以電子音樂家身份藉由演算法回看早年銳舞並重新拆解與組織開始,而林其蔚則操作寫有羅馬拼音的帶子、將穆札克實驗人聲團體(Musarc)實驗人聲團體幻化發生機器,最後到鄭先喻與堤方.瑞斯(Tivon Rice)分別利用機械學習生成的虛構的末日與城市預言。放映螢幕兩側是中正堂殘存的斗大標語寫著「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份外有種超現實的氛圍。
站在舊空軍總司令部改造的水泥間中四下張望,當強調共創與透明的派對文化被移植到曾為威權象徵的場館時,藝術家與演算法正合作謀畫音像,驅使我們身體跳動的音樂蹦蹦作響,派對動物們在其中穿梭遊走,場館那因歷史積累而形塑的那既冷漠又斑駁軀體,也在前衛影像和聲音的碰撞下一點一滴被解放,讓人不禁期待C-LAB未來持續發展的演算法相關活動與展覽。
(本文與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合作)
文 | Elanor Wang 攝影 | 陳藝堂,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