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中,如何對空間做最有效率的運用,常是業主與設計師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座落於東京豐島,Kusunoki-so咖啡廳是間精巧街邊店,比鄰綠意公園、周圍街區寧靜清幽,為了讓僅佔據建築一角的小店面,擁有空間使用上的更多可能性,由建築師康藤本綾、信田匡主理的建築工作室CHINDON,為店面打造了一扇多用途的特殊門面。
舊倉庫新生為社區空間
Kusunoki-so所在建築由舊倉庫改建而成,計劃發展為當地社區空間,而靠近一樓門面的小巧咖啡廳,被賦予與鄰里互動的任務,盼能透過靈活、開放的空間特質,吸引人們走入。

靈活的多用門面
為了創造空間開放性,CHINDON將咖啡廳既有的木製拉門拆除,改以一道靈活的多用途門面替代,其運用木材質與帶直條紋理的半透明材質製成,既烘托出溫潤、通透的空間感,也讓室內外有明確卻柔和的分野。
根據天候、心情、營業需求做調整
那這扇門究竟有哪些用法?門面可大致分為三部分,覆蓋咖啡吧檯的左側部分是固定的,其他兩節則可自由移動,讓工作人員能依照營業需求、天候條件等因素靈活調整。
咖啡廳休息時,門可完全拉上,既是店面門面也是整棟建物的大門;營業時,門面可包圍五邊形吧台,Kusunoki-so瞬間化身街邊小店,且右側部分採推拉設計,方便員工進出。門面中央部分則可根據當下天氣做調整,天氣好時能讓店面全然敞開,豔陽高照、滂沱大雨時可作為店內庇蔭,為咖啡廳遮陽擋雨。


CHINDON希望這扇門的存在賦予空間自由,店主不僅能依據天氣、客人的需求做調整,甚至能依照自己的心情,透過移動門面去微調對外「開放」的程度,在最舒適的狀態下,與社區鄰里和戶外環境進行交流。
資料、圖片|CHINDON、archdaily(攝影:Kohei Yamam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