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許多藝術家的作品不僅止於抒張個人所想,也包裹對社會議題的針砭、批判與反思,而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正是如此,他創作藝術也關注人權議題,同時跨足社會文化評論,這讓艾未未備受矚目,亦充滿爭議。2022年7月,艾未未裝置作品《Arch》於瑞典國立博物館(Nationalmuseum)前亮相,傳遞著世界無國界的自由思想。
瑞典首屈一指的藝術機構
瑞典國立博物館座落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Blasieholmen半島,雖佇立於城市一角,但經營範圍遠不止於此,舉凡瑞典北部格利普霍姆堡(Gripshom Castle)中的肖像畫展示,以及巴黎專門展陳瑞典、法國兩國藝術交流的文化中心「Institut Tessin」,都由瑞典國立博物館負責,無疑是當地極為重要的藝術機構。這次艾未未作品《Arch》能在此展出,足見藝術家與其創作的影響力。
12公尺高雕塑立於河畔,中央開口蘊含深意
《Arch》是件尺度巨大的雕塑創作,高達12公尺,整體由拋光鋼材製成,乍看之下像座巨大鳥籠,但立面上的格柵使其通透,視覺上不過度沈重,反倒有份輕盈感。若仔細看雕塑中央缺口部分,會發現開口呈現兩個人形相互交織的輪廓,彷彿要攜手突破鋼籠的束縛。對此,促成本次展出的創意基金會Brilliant Minds解析,這道開口蘊含供所有人自由通行的寓意,也帶有對無國界世界的期許。
《Arch》想傳達什麼訊息?
事實上,這並不是《Arch》首次對外展出,艾未未曾在2017年於紐約展出《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系列裝置,超過300件作品散佈於城市5個行政區當中,引領觀者思考邊境與難民議題,而《Arch》正是展品之一,被安裝於華盛頓廣場(Washington Square)的紀念拱門之下。
艾未未曾表示,這件作品首次展出時,欲表現的是對種族與難民議題的反思,但近年來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俄烏戰爭爆發,人類更能從其中感受到「集體的孤立與脆弱」,間接讓這件藝術創作有了另一層含義。
《Arch》將在瑞典國立博物館前展出一年,未來將被移至斯德哥爾摩另一處永久展出,目前確切地點尚未公佈,但無論如何,未來若造訪瑞典首都,又多了個藝術地標值得親臨觀賞。
資料、圖片|archdaily(攝影:Jason Wyche、Jean La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