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的發展從生存、生活、個人美學精神到當代強調利他的社會價值實踐。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本於「綠工藝」的精神(自然、循環、平衡、寬容、生命力),啟動「臺灣綠工藝希望工程」,融合人文關懷,結合工藝師、職能治療師以及其他支持角色,例如企業、民間團體、社福長照機構等,以工藝為媒介,作為社會處方簽,陪伴高齡長者和弱勢族群,透過公民互助與社會分工,帶來「希望、療癒、陪伴」的力量。
「中興生活美學協會」由一群有愛心有熱忱的南投地方人士組成,前身為中興社會教育工作站的義工團體,是「臺灣綠工藝希望工程」很重要的支持角色。協會李慧珍理事長表示,他們已經在地方上默默耕耘長達20年之久,這次首次以工藝作為藝術治療的方法,切入地方社區、長照與醫療等體系,關照社會上需要協助與照護的人們,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樂齡長者的手作課
中興生活美學協會針對樂齡長者開設的手作課程,目前有竹藝、樹藝、陶藝、原住民織布、藍染等,也曾經舉辦漆藝、花燈製作、花藝植栽、手工皂、木工等手作類型。「我們會以每個社區適合安排的時間,每週一次規畫手作課程,」最受長者喜愛的工藝手作課程分別是竹藝、藍染與陶藝。課程設計上以簡易、實用型為主,並以約莫2小時完成一項簡單作品,強調「手作以陪伴為主」,儘量不安排需要艱難完成的工藝類型,以免長輩有挫折感,以及各種提醒和從旁協助,都是工藝師與團隊伙伴需格外留心的細節。手作只是過程,重點要願意動手做,只要多鼓勵稱讚,他們就會很開心,也會增強自我信心。
看到長者們沉浸在手作的世界裡,專注的模樣讓李慧珍覺得很欣慰。
好想一起動手做
「陶藝手作課程有一位特別可愛的學員,」因中風導致左手萎縮動作不便的郭阿嬤(化名),每次都會用右手扶著左手認真地搓著土條。「自從來社區跟著大家一起『捏土尪阿』,我覺得好快樂,好像回到囝仔時代,下禮拜妳們還要再來喔!」郭阿嬤第一次上課時,重現了久違的開朗笑容,原本受制於行動不便而悶悶不樂的情緒陰霾也一掃而空。
第三週陶藝課堂中卻沒見到郭阿嬤的身影,向其他長輩打聽,才知道阿嬤在家不慎跌倒了。相隔一週,再次看到阿嬤準時來上課,臉上貼著一塊紗布並露出靦腆的笑容,一邊說「我臉縫了8針還沒拆線,但是我好喜歡來上你們的課。」
偏鄉的獨居長者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生活經歷,這些都是長照社福政策上的重要課題。「還有一位80多歲弱視的邱阿嬤(化名),她是竹藝課的模範生!」歷經家暴、一眼失明、喪子之痛的邱阿嬤,沒能含貽弄孫、頤養天年,僅存的一眼又因罹患黃斑部病變,視力退化到只剩0.1,所幸阿嬤並沒有被打倒,仍堅強面對坎坷人生。
邱阿嬤的精神讓李慧珍動容,「我們將『綠工藝希望工程』帶到偏鄉山區,在社區辦理竹藝陪伴課程的這段期間,邱阿嬤的心似乎也變得更加踏實,她每週都會準時到社區跟著大家參與竹藝課程。」社會上的確有一群人需要大家的關注,手作就是找回陪伴與溫暖的方法之一。
多數長者都對於手作工藝課程有興趣,完成作品後也很樂於與家人分享。
手的勞動,心的感動
以往社區安排的課程都是一般的律動、唱歌等健康促進的活動,據調查有77%長者未曾接觸過工藝,當協會安排他們未曾接觸過的手作工藝課程,反而令他們感到有興趣而來上課。工藝活動的手動操作與社交參與,對於高齡長者有相當多的好處,除了心理上的滿足,也有助延緩失智的發生。李慧珍理事長笑著說「我感觸最深的是,從最初看到他們的表情呆滯、充滿落寞感,逐漸喜歡上手作;你可以從他們的臉上看見期待上課的愉悅,對於我們來說,他們的表情就是最大的欣慰。」
協會預計在9月份社區年度傳統重要慶典「北投堡擔埔社」活動中,製造「竹編挑夫人偶」並進行踩街裝置藝術活動。李慧珍透露,「在北投社區的竹藝課程中,我們讓參與的長輩們腦力激盪,討論出在8堂課中以竹編合力完成挑夫人偶造型的作品。」8週課程結束時,長輩們將穿著草鞋,並以著古裝的挑夫扮相,進行一場熱鬧又歡樂的踩街,推動在地傳統文化。
為了「北投堡擔埔社」慶典,長輩甚至會自己做「挑夫人偶」的裝置藝術作品。
問手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李慧珍覺得其實很簡單,「手的勞動,心的感動。」一句言簡意賅的回答,重點是從手到心的陪伴與溫暖。
整理採訪|陳婷芳
攝影|李慧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