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俞涵演活了《一把青》的朱青而受到關注,後續參與《奇蹟的女兒》、《茶金》等多部電視劇演出,獨特的氣質與精湛的演技讓人印象深刻。除了透過戲劇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她同時是一名作家、podcast 主持人、喜歡自然和手作的女孩。
談起演員身分,連俞涵說,自己從劇場開始接觸戲劇,後期才投入影視作品,兩者的詮釋方式不太一樣,要讓自己成為變色龍,隨著環境而轉變狀態。例如拍攝電視劇時,需時時面對鏡頭、表現出更多細節,而這些細節也是讓角色變得豐富的重點。
「演員就是一直在透過各種線索,找尋角色的模樣。」除了相關的書籍和影像作品之外,手作也是她接近角色的方式之一,例如為了保持裁縫女工的角色狀態,在片場的休息時間裡,她也會在裁縫機前面繼續練習,透過生理上不斷重複的裁縫動作,感受和進入角色的心理。
捏塑出杯子的造型後,細細地靜靜地調整不同角度的細節。創作或許就是這樣的過程,在雕塑與修整的過程中,試著表現出最好的樣子。
面對戲劇外的邀約,連俞涵形容就像在玩積木——先釐清本來的形狀,例如自己目前的能力、空檔的時間,再看看新的方塊是否有辦法轉向,和現在的形狀連在一起,如果真的沒辦法,就先擱在一旁,等待適合的時機到來,才不會因為持續堆疊,沒有抓好平衡,反而影響了原本的工作狀態。
最初因為喜歡閱讀而收到出書邀約、開設podcast 頻道推廣書籍等等,都是經過百般思考才決定接下的工作。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時間的吸收、消化、輸出,在轉換身分的過程中需要消耗許多能量,但對她來說,反而是一種互補的平衡──演戲疲憊時,以閱讀書籍作為充電,整理之後再到podcast上分享,播出後會收到聽眾回饋或是新的書籍推薦,連俞涵在不斷地輸入與輸出的過程中,打造一套自身循環系統,在不同身分的轉換之間充電。雖然最初銜接的磨合期常常忙到沒時間讀書,但這兩年因為疫情而放慢了腳步,有了讀書的空檔,也為日後podcast累積素材。最近讀的一本書《正是時候讀莊子》,用圖文和日常生活實例解釋莊子,特別適合在浮躁的日子裡閱讀,平定惶惶不安的心靈。
手作的經驗多了,連帶也會影響觀看的視野,觀察的角度也更細膩、更多樣。
閱讀之外,做陶也是連俞涵的靜心秘方。大學時期延畢的空檔順勢參加了陶藝社,開啟連俞涵的手作視野。連俞涵形容,做陶像一段內觀的過程,在現在忙碌的生活中是一個很獨特的時光,花些時間沉靜下來、排除所有雜訊,用心地面對泥土和離心力,所有過程都是處於一個人的狀態,只為眼前的作品,而成品又可以在生活中使用,是一個自給自足的過程。
從小在山上長大的連俞涵喜歡自然多於都市,雖然現在時常在水泥大樓間穿梭,接觸自然的時間變少了,但捏陶讓她有種回到大自然的感覺,每當觸摸到濕潤的泥土時,依然能感受到自然的氣息,「很神奇唷,只是摸著土,就可以讓人慢慢恢復力量。」連俞涵說。
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曾說過,器物唯有真實使用,才能產生美,對連俞涵來說也是如此。她曾經送給朋友一個上了白釉的自製手作陶杯,經過長年使用,杯底逐漸累積茶色,由深到淺,變成一個瞳孔的樣貌,送禮的心意揉合了生活感,成了獨一無二的美,也讓她真切地感受到陶杯被對方珍惜的情感。
手作投入的時間與精神,最終都會凝縮成為一件特殊的作品,物件的流轉,也承載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連結。
當你認真關注一位職人的作品,時間久了,也可以從作品中看見製造者的轉變,可能是人生經歷、近期體悟,心境的改變會反映在作品;手作的經驗多了,觀看的視角也會變得更為細膩。因為體驗過、了解製作的過程,就會更珍惜物品。「這個世界給我們看見太多結果,所以我想更了解這些過程。」連俞涵說,演戲也是一樣,大部分的人看到的都是拍出來的結果,但對演員來說,過程才是真實的經歷,也是收穫的部分,對創作者們也是如此。
「所有的工藝都是別人的青春。」連俞涵溫柔地說,即便是不擅交際的人,也能透過創作傳達心裡的想法。「人是很難在世界上獨自存活的,我們是靠著人們的付出跟善意,才能走到今天這麽便利的生活。」或許這就是手作的魅力吧?透過手與心的連動,創造更多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整理採訪|吳亭諺
攝影|K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