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是推動環保重要一環,為了減少石化塑膠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多設計師選擇將生物基、再生原料等帶入產品,提供更具永續性的消費選擇。日常中總少不了下廚時刻,平時用來保存食物的「保鮮膜」長期累積下來,塑膠用量相當可觀,而來自澳洲的生物材料公司Great Wrap有感於此,研發出以廢棄馬鈴薯製成的生物塑膠, 獻上保鮮膜材料環保新選。
廢棄馬鈴薯變身保鮮膜
馬鈴薯餘料如何變身生物塑膠?Great Wrap創辦人Julia Kay表示,研發團隊先是從馬鈴薯外皮提取澱粉,將其透過生物基產品塑化為熱塑性澱粉(TPS),這是一種被廣泛作為可生物分解食物包材的原料;接著,將TPS與使用過的食用油、木薯混合,最重要的是還得加入生物聚合物添加劑,並進行加熱至熔化,才能讓最終成品具備保鮮膜所需的彈性伸張效果。根據Great Wrap的說法,這款產品無論在質地、性能的表現上,都與既存的保鮮膜沒有太大差異。
180天被分解
運用生物材料所要達成的目的之一,便是要讓產品在被丟棄後能更輕易被分解,以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因此許多環保產品皆會標榜「可生物降解」特性。而根據產品測試,Great Wrap所推出以廢棄馬鈴薯製成的保鮮膜,能夠在180天、也就是半年內被分解,且可進入家庭堆肥系統,再生為庭院與盆栽土壤中的能量來源。
研發過程中的考驗
生物原料保鮮膜聽來理想,但Great Wrap在研發過程中遇上一大難關,那就是這由TPS、食用油與木薯等物質結合而成的材料,雖在土壤中可被分解,但在海洋環境中沒辦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發團隊與墨爾本蒙納許大學大學(Monash University)研究人員合作,試圖找出將馬鈴薯廢料轉化為PHA的方法,這是一種可生物降解、由特定細菌生成的聚酯,能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在海洋與水生環境中被分解。
未來計畫多點設廠,以在地原料進行生產
馬鈴薯廢料轉化爲PHA研究成果如何,目前仍待觀望,但產品目前即將進入先導工廠階段,Great Wrap也將於2023年開始建造自有的生物煉油廠,廠方預計每年從垃圾掩埋場轉移超過五萬公噸的馬鈴薯餘料,將食物廢棄物轉化為再生材料,讓資源不斷循環。未來,Great Wrap希望每在一個地區推出此款產品,便在當地設置一座自有工廠,盡可能運用當地馬鈴薯廢料與原料進行生產,降低原料與產品運輸過程中的碳足跡,達到最大程度的環保。
資料、圖片|Great Wrap(攝影:Shelley Ho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