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獎最佳樂團落日飛車如何走向國際市場?一窺海外巡演和國際合作幕後

落日飛車_01

從2016年開始,落日飛車走遍美洲、歐洲、東南亞、中國、日本、韓國等地域,從一場台下只有3位觀眾,唱到完售千人場館。他們並非鎖定海外華人市場,而是真正觸及當地聽眾,為自己也為台灣音樂開闢了一條新路。

2021年第32屆金曲獎,落日飛車獲頒最佳樂團,主唱兼吉他手曾國宏(國國)一上台就說起搭車前往會場時和司機的互動,「司機大哥說,噢我以前也搞band,是彈bass的,大概十幾年以後你也有機會跟我一起來開車。」但他們真的開了一台車,「它乘著夕陽繞去世界很多地方,這台車就叫作落日飛車。」

落日飛車現今建立起各地巡演的合作單位,在歐美和澳洲、亞洲各有不同的公關公司,在日本、泰國、中國均有合作的經紀人。
落日飛車現今建立起各地巡演的合作單位,在歐美和澳洲、亞洲各有不同的公關公司,在日本、泰國、中國均有合作的經紀人。

通往世界的車道起點,始於2016年落日飛車以EP《JINJI KIKKO》復出,80年代的funk、Disco、Jazz等舒緩節奏,搭上全英文歌詞,在海外網路和電台受到迴響,也開始收到海外演出邀約。國國說,這些邀約都是100∼200人小型場地,沒有提供機票住宿,無異是很大的經濟壓力。

剛好Airbnb和廉價航空興起,讓他們得以壓低預算,先從鄰近的日本、新加坡跑起,再拓展到歐美。他們放眼海外市場的原因再直覺不過,因為唱的是英文歌。國國說,寫中文歌總覺得很彆扭,但英文不是母語,讓他感覺與唱歌的自己脫勾,「可以說是一種逃避,但也可以是一種遊戲。」他們唱著「I Know You Know I Love You」、「Jellyfish Happy Swimming」,不完全正確的文法、英文母語者不會有的字詞組合,聽在外國人耳裡成了詩意趣味。

落日飛車於9月重啟國際巡演,每一站人數幾乎都是千人起跳。
落日飛車於9月重啟國際巡演,每一站人數幾乎都是千人起跳。

沒有前例可循的海外巡演

台灣音樂人到海外巡演並不少見,五月天、周杰倫等都唱進歐美,不過鎖定的都是華人市場;落日飛車的目標,是想觸及在地聽眾。沒有前例遵循,樂手出身的團員們是如何摸索出海外巡演的眉角?「誠實來說沒有得摸索,一切都是且戰且走。」國國笑說,第一年去美國巡演時用的是旅遊簽證,第二年想到要申請工作簽證時,就在面試時被抓包,本想矢口否認,沒想到面試官當場講出他們表演的場館和日期,只好乖乖坦承。

也在2017年之後,他們漸漸了解音樂演出的產業鏈,國國說,歐美演出廠商分成中盤和尾盤,中盤是類似經紀人的「Agent」,會到各大場館看演出,找尋喜歡的樂團簽約,並把樂團賣給尾盤的「Promoter」,Promoter就是實際舉辦表演的演出商。「Agent是巡迴可以辦起來的關鍵,2016年第一次出國,要說那是巡迴我也說不上,因為很少場,自己東湊西湊,或是國外的樂團也喜歡我們,邀我們一起到他們表演的場子。真的要透過Agent,才可以排成一個巡迴,像今年我們一次就要唱38場。」

落日飛車形象照。
落日飛車形象照。

對於全球流行的亞洲復古浪漫曲風,國國表示最初創作時還沒有這個浪潮,之所以和其他音樂人的歌曲在音質上接近,和運用的麥克風、混音軟體類似有關,但細究音樂語彙都差異很大。他進一步說明,Agent的工作很吃人脈,得看其常與哪些演出商合作,而演出商又有在地和國際之分。在地演出商常由幾家唱片行老闆聯合,固定在某個城市舉辦演出;「國際則像是Coachella、Glastonbury,這些大音樂祭本身也是演出商,會跟很多場地合作辦秀,先邀請音樂人來辦專場,當你有能力賣完1,000、2,000人的場子,就有機會被邀請去大型音樂祭,產業鏈是一層一層往上爬。」

不同於歐美層層分工,亞洲並沒有中盤商,中國則是中盤、尾盤和音樂廠牌,3個單位由同一間公司一條龍式經營。國國說,目前落日飛車在歐洲和美國各有合作的Agent,每年巡演規模都逐漸成長,「真的有看到打平希望,覺得這是一個可以開發的市場是2019年,然後疫情就來了(笑)。」2019年他們在倫敦可以賣完1,200人、紐約800人、巴黎650人,周邊商品銷售也不俗。

長期研究流行音樂的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簡妙如觀察,包括落日飛車,草東沒有派對、大象體操、Deca Joins等獨立樂團,差不多都在2015年之後崛起,不走傳統唱片公司的商業模式,自組團隊並走向海外。她分析大環境背景,流行音樂產業分成「製作、發行、流通」3個環節,過去這些能力都掌握在唱片公司。1980年代末期,錄音器材門檻降低,首先在製作端有了鬆動;再到2015、2016年國際唱片產業,數位加上串流的營收已超越實體銷售,「這意味著,不僅製作,發行和流通也不需要公司幫助,這是很大的唱片產業變革。」

這群成長於數位時代的音樂人,接觸很多國際音樂和資訊,自然會想把自己推向國際市場。其中落日飛車能打入海外在地聽眾,她認為音樂仍是最關鍵,除了全英文歌詞和國際化曲風,「目前台灣獨立樂團裡,落日飛車每一位團員的現場演奏水準,我覺得是最強的。他們不是伴奏樂手,而是可以在台上很有默契地演奏、彈唱,也能即興,強度能和國際級音樂人比拚。

芝加哥音樂人Paul Cherry簽約給夕陽音樂,國國說兩人透過巡演認識,2020年赴美宣傳《SOFT STORM柔性風暴》時Paul還到他住的Airbnb待了一個禮拜。
芝加哥音樂人Paul Cherry簽約給夕陽音樂,國國說兩人透過巡演認識,2020年赴美宣傳《SOFT STORM柔性風暴》時Paul還到他住的Airbnb待了一個禮拜。

創作者相互串聯的趨勢

落日飛車走入國際不僅在演出面,也在音樂創作上發展跨國合作,和韓國樂團HYUKOH主唱吳赫、泰國歌手Numcha合唱,近日也以廠牌「夕陽音樂」的名義推出《夕陽無限好聽》合輯,集結落日飛車、雷頓狗、宋柏緯,和Paul Cherry、Phum Viphurit、Michael Seyer、O3ohn、never young beach,版圖遍及台灣、美國、泰國、菲律賓、韓國、日本。

「這張合輯裡只有O3ohn是我不認識的,其他每個都是見過面、玩過音樂、喝過酒的朋友。」國國說,這也是出國巡演的附加價值,「我喜歡的音樂人問我要不要去喝一杯,我再累也要去。通常你跟他聊天,他就會給你聽最近在做的音樂,如果你跟他說,這很讚欸我想錄個吉他,他一定會說好啊,這樣就有很多合作和交流機會。」

《夕陽無限好聽》邀請兩組音樂人針對同一個主題創作不同歌曲,其中〈小陽台 Little Balcony〉由落日飛車和泰國歌手Phum Viphurit演唱,是唯一一首「相同」的曲子。
《夕陽無限好聽》邀請兩組音樂人針對同一個主題創作不同歌曲,其中〈小陽台 Little Balcony〉由落日飛車和泰國歌手Phum Viphurit演唱,是唯一一首「相同」的曲子。

不同於過往音樂人的跨國合作是公司對公司,他認為社群時代下個人點對點的串聯絕對是趨勢,落日飛車的MV也常與外國導演合作,此次合輯就有曾拍攝星野源MV的日本導演Pennacky,以及來自韓國的DQM、巴西和美國的動畫師兼導演Bernardo Britto & Alexa Lim Haas。合作模式並無新奇,「只要有心、願意好好寫一封信,他也喜歡你的音樂,這些事情都是有機會成的。」

有趣的是,《夕陽無限好聽》是來自不同國家音樂人的創作,但聽來都有復古、抒情的感覺,再加上近年Vaporwave、City Pop等80年代曲風重新流行,世界彷彿興起一陣復古浪漫情懷。簡妙如認為串流是重要原因,這類曲風的大眾接受度高,在演算法機制下類似曲風會相互推薦,很容易獲得擴散。從文化層面來看,「現今在新自由主義下,所有KPI都要快速回應,創新是很容易消耗的。還有全球時代的風險,日本福島核災、22K低薪、99%對1%的極端貧富差距,都讓人絕望。這時安穩的80年代,經濟飛黃騰達的城市流行曲,唱著欣欣向榮的城市愛情,給了不安的現代一點慰藉。」

落日飛車現今建立起各地巡演的合作單位,在歐美和澳洲、亞洲各有不同的公關公司,在日本、泰國、中國均有合作的經紀人。
落日飛車現今建立起各地巡演的合作單位,在歐美和澳洲、亞洲各有不同的公關公司,在日本、泰國、中國均有合作的經紀人。

音樂品味和製作能力就是know-how

目前夕陽音樂的收入來自實體、周邊、版權、巡迴、商案,國國說,落日飛車幾乎不做代言,但有諸多和不同樂團、品牌合作音樂的商案,不過也以海外居多。「這也是我們想要的樣子,台灣對我們而言就是過得舒服,是研發、寫歌的基地,不想有太多『人』上面的曝光。廠牌就是讓音樂人開心做音樂,能提供好的支持,給予宣傳、美感、音樂上的意見,就很不錯了。」

簡妙如也說,過去常用唱片「公司」的詞彙,那是資本主義下集結資金、擴大規模、以利益極大化為邏輯,但獨立音樂更強調「廠牌」(Label)的概念,本務就是音樂製作的能力跟獨特的音樂品味。「廠牌可以有一定規模,必須要有一套專業化制度,例如獨立的財務分工。但完全沒有必要變成一間大唱片公司,也不是要做一個和韓國SM、JYP抗衡的國際公司,廠牌的know-how就在於它的美學、風格與文化。」

疫情前一年100場以上的海外演出,落日飛車也將累積的經驗傳承給其他樂團,例如美秀集團在北流的演唱會音樂總監,就是落日飛車的音控,會告訴他們練團、演出時要注意的細節,「至少他們不用經歷到,唱了200場才知道要戴耳機。」

從首張專輯《Bossa Nova芭莎諾瓦》落日飛車即以英文創作,國國說:「出國巡迴後發現,這種台式英語最近4∼5年是一種政治正確,你來自哪裡,你的英文有屬於自己的口音,是一件酷的事情。」
從首張專輯《Bossa Nova芭莎諾瓦》落日飛車即以英文創作,國國說:「出國巡迴後發現,這種台式英語最近4∼5年是一種政治正確,你來自哪裡,你的英文有屬於自己的口音,是一件酷的事情。」

國國笑說,「以前會經歷一些自尊的問題,覺得搖滾樂團不能戴耳機啊!但唱了200場後發現真的唱太爛了,沒關係就戴耳機吧。」他們也將歐洲合作的Agent和Tour Manager介紹給大象體操,「大方向的原則和流程可以共用,但能不能完全複製獲得成功,不見得。至少有一個模型,每個樂團可以調整成自己喜歡、適合的樣子。」畢竟在這個講求創意與品味的世界,不論音樂或商業模式,都是獨特最高。

 BIZ NUMBER 

【6,740 萬】落日飛車在Spotify上有許多歌曲破千萬點擊,最高的〈My Jinji〉已超過6,740萬。

【2,000 人】2019年落日飛車在倫敦就已能完售1,200人的場地,今年再度重啟的國際巡迴,倫敦已成長到2,000人規模的場館。

【2 座】落日飛車至今兩度獲金曲獎肯定, 2019年以〈Slow/Oriental〉獲得最佳MV、2021年以《SOFT STORM 柔性風暴》奪下最佳樂團。

文|張以潔 圖片提供|夕陽音樂

延伸閱讀

RECOMMEND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3月台灣上映!「五郎」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打造跨國美味冒險

熱播13年的國民美食神劇《孤獨的美食家》,推出集大成輝煌之作《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並將在3月14日於台灣上映。

開播至今已達13年的《孤獨的美食家》,最早是由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畫,於1994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從2012年拍攝成電視劇以來,已經累積11季劇集、12集特別篇,可說是日本最長壽的美食劇集。而這部紅遍海內外的美食神劇,如今終於以《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跟觀眾在大銀幕見面。

國民美食神劇首度電影化

本作透過往返於各個城市的進口雜貨商人「井之頭五郎」,每當辛勤工作之後,總會在內心吶喊「肚子餓了!」然後趕緊找到一間偶然路過的餐廳用餐,並沉浸在努力工作後,享用美食的幸福時光當中。與一般戲劇作品不同的是,本作雖然沒有衝突萬分的戲劇化轉折,主要專注在刻劃五郎於各個餐廳品嚐美味佳餚的過程,然而他西裝筆挺、手拎公事包,透過豐富內心戲、對美食的強烈直覺、大膽的飲食風格,在不受任何人打擾、自由享受美食的情況下吃遍大街小巷,也無比療癒觀眾的身心靈,更對角色產生共鳴而沉迷其中,因此蔚為熱議話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適逢播出本劇的東京電視台開台60週年之際,製作團隊順勢推出這部最新電影版作品,不論製作規模與敘事風格,都將與戲劇版截然不同,更像是一部主角「吃爆全世界」的美味之旅,足跡將遍佈法國巴黎、長崎五島群島、南韓巨濟島和東京。而且相較於戲劇版,電影版的敘事將充滿高度戲劇性,並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幽默與台詞來提升喜劇效果。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而本片也因為松重豐的號召,齊聚豪華演出陣容,包括內田有紀、磯村勇斗、村田雄浩、鹽見三省、杏、小田切讓、遠藤憲一,以及曾演出《梨泰院Class》的韓星劉宰明特別加盟。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松重豐自編、自導、自演

值得一提的是,松重豐這回更一肩扛起《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導演、編劇、主演工作,尤其他在這13年來,自始至終支撐著本作,深深了解作品的世界觀,成為他出道40餘年首度自編、自導、自演之作。他回憶這次將作品「放大」成電影版的過程:「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拍攝電視劇第十季的2022年夏天。當時,長期參與系列作的製片人和工作人員因調動或轉職,讓人擔心沒人能綜觀全局並指引未來的方向。這讓我想到,既然正值十週年,為了測試這部作品是否還能繼續、有更大規模的發展,我決定展開動搖根基的挑戰。基於這樣的想法,我選擇『電影化』這個方式,雖然並不確定本作的內容是否適合改編成電影,但希望能藉此進行一次重構。」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獲金獎名導奉俊昊啟發

尤其松重豐是本作唯一的常駐主演,這讓他產生一種責任感:「基於對未來發展的考量,我開始思考誰適合當導演。」而他最一開始,就是想找《寄生上流》奧斯卡金獎名導奉俊昊執導,他對此表示:「考慮到本作不僅在日本、在東亞地區、尤其是韓國都頗受歡迎。我也曾在多次赴韓取景時感受到觀眾的熱情,於是我便想到了奉俊昊導演。恰巧,我和他之前在《東京狂想曲》中的〈搖晃的東京〉短篇合作過,覺得如果他能將這部作品『烹調』成電影,會非常有趣。」

松重豐甚至還親自寫信給奉俊昊提出邀約,只可惜對方回覆時間因素無法配合,但這也開啟他不同的思考:「我和事務所社長談起這件事,隨口說了一句:『要不乾脆我來當導演?』這就是最一開始的狀況。」他並補充:「之後,我並沒有太在意自己說話的分量,就順勢寫下了一份劇情大綱,拿給正在拍攝第十季的工作人員看,跟他們說:『我打算以這份大綱來拍電影,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打算自己當導演。』結果他們回答:『我覺得不錯,一起做吧。』」而這也成就出本片最一開始的面貌。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劇情大綱

本片劇情描述從事進口雜貨銷售的井之頭五郎(松重豐飾演),是個喜歡在工作之餘到處品嚐美饌的老饕。只要肚子一餓,就會秉持「吃飯皇帝大」的信念,拋下一切直奔周遭的餐廳食堂大快朵頤。他最愛享受用餐時不被人打擾,細細品嚐料理的美好時光,更愛在內心自言自語品評美食滋味。這回,他接到前女友的女兒——千秋(杏飾演)的委託,前往法國拜訪千秋的祖父一郎(鹽見三省飾演),並要幫助一郎找出童年時曾喝過的湯頭食譜。儘管線索相當稀少,五郎依舊踏上尋找「究極湯頭」的旅程,足跡遍及法國、南韓、長崎和東京。不過在這趟旅程當中,他卻意外捲入到一場更大的風暴當中⋯⋯。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電影版孤獨的美食家》(圖片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

資料提供|采昌國際多媒體、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宮﨑駿經典鉅作《風之谷》首登台灣大銀幕!同步推出全球唯一典藏預售電影套票

日本動畫大師宮﨑駿的經典鉅作《風之谷》,將在3月6日首登全台大銀幕!片商也宣布和Pinkoi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紀念票卡樣式有「娜烏西卡飛行員」及「究極的王蟲」兩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極具收藏價值,已於Pinkoi限量開賣。

《風之谷》首度登上台灣大銀幕

名列「影史百大動畫」的吉卜力神作《風之谷》,更是「吉卜力三巨頭」宮﨑駿、高畑勳、鈴木敏夫這三位日本動畫界巨擘「夢幻聯動」的合作起點。當初鈴木敏夫任職動漫雜誌《Animage》副總編輯,因採訪工作結識宮﨑駿、高畑勳,先是促成《風之谷》原作漫畫在雜誌上連載並大獲好評,又說服高畑勳擔任該片監製,讓宮﨑駿無後顧之憂全力衝刺《風之谷》動畫,電影上映後獨特的「腐海」設定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哲學,獲得極高人氣及評價,使得吉卜力工作室在隔年1985年成立,陸續誕生同樣膾炙人口的《天空之城》、《龍貓》、《神隱少女》等吉卜力經典之作。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探險。(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久石讓首度操刀宮﨑駿動畫配樂

宮﨑駿執導的動畫電影配樂向來由御用配樂大師久石讓操刀,而40年前慧眼識英雄的就是《風之谷》監製高畑勳,他起用當時還沒沒無聞、年僅30歲出頭的久石讓,兩人邊討論邊製作音樂,最終譜出適合這部磅礡作品的熾熱曲風,特別的是,原聲帶裡令人印象深刻的「啦啦啦」童聲,是由久石讓年僅4歲的愛女藤澤麻衣獻唱的〈娜烏西卡安魂曲〉,搭配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引發不少觀眾共鳴感動落淚,蔚為經典。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電影中藍衣使者降臨在金色原野的動人傳說畫面,令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描述自然資源受嚴重破壞、人類文明毀於一旦的戰後腐化世界,由於地表被劇毒腐海所覆蓋,人類只能在被汙染的大地及巨型昆蟲威脅下求生,唯有「風之谷」因海風吹拂而不受腐海之毒侵擾。擁有獨特溝通能力的風之谷公主娜烏西卡,經常乘著噴氣式滑翔翼到腐海探險,某天,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讓風之谷頓時捲入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中,為了人類與世界的存亡,娜烏西卡必須挺身而出。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召集子民,對抗狂暴軍隊。(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典藏預售電影套票限量開賣

而這部吉卜力經典動畫鉅作《風之谷》,即將在3月6日首度全台盛大上映,片商甲上娛樂和Pinkoi也合作推出全球唯一的典藏預售電影套票,內含2張電影交換券和2張限量復古紀念書卡「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售價760元,已在Pinkoi獨家開賣,2月17日前購買套票再加贈「腐海植物的實驗室」限量早鳥書卡1張,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風之谷》典藏電影套票樣式,場景精選「娜烏西卡飛行員款」及「究極的王蟲款」,另有早鳥禮「腐海植物的實驗室」。(圖片提供:甲上娛樂)

資料提供|甲上娛樂、文字整理|Adela Cheng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