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金馬導演楊力州監製的「怪咖系列」紀錄片,最新影像作品《我永遠永遠永遠愛你》紀錄被攝者偏鄉教師文國士,因雙親都是思覺失調症患者,讓他在成長過程中飽受欺凌和歧視,從小被叫是「瘋子的小孩」,但也因為自己從小就在貼滿標籤的環境下長大,因此對他來說,這些安置機構裡的孩子們從來都不代表著低人一等,反而是更辛苦、更力爭上游的一群兒童。
導演李若辳執導《我永遠永遠永遠愛你》
片中文國士雖然看起來吊兒郎當,但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會讓你感受到他的真誠,因為他的過去,讓他真的了解那些孩子的苦。他去同理孩子的內心,了解他們的挫折,並且將全心全意的信任,投注在那群孩子的身上。「怪咖系列」紀錄片第十支影片《我永遠永遠永遠愛你》是由《違反校規的跳投》導演李若辳執導,內容聚焦出身精神病患家庭的偏鄉教師文國士,他努力擺脫童年陰影,協助那些有困難的孩子們成長。
呈現文國士和孩子互動時的反差
文國士為教育組織「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 TFT)第二屆教師,致力於協助偏鄉和安置機構的孩子們成長。李若辳從TFT那裡得知文國士的故事後,覺得他的所作所為和本系列所定義的「怪咖」不謀而合,於是決定以他為拍攝對象。另外,文國士身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孩子這件事,已經有很多專訪或書籍描述過,所以導演李若辳決定不再強調他的背景故事,而是將它作為引子,專注呈現他和孩子互動時反差的那一面。
盼大家注意到努力生活著的人們
李若辳表示,《我永遠永遠永遠愛你》大約拍攝了半年,當中印象深刻的事有次文國士問道:「你們到底為什麼要拍我?我的人生根本沒什麼,就是這樣而已。」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沒有什麼背景,也不是在做什麼特別的事。他就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著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這樣真的值得被紀錄嗎?
拍紀錄片這件事影響到他的生活,或許有人覺得他得到一些名氣上的幫助,但同時他被接踵而來的各種問題所困擾,這不只考驗著他的初心,也考驗著他當初為什麼投入這個工作領域。談到希望觀眾看完《我永遠永遠永遠愛你》之後能得到什麼,李若辳導演表示:「希望觀眾們能慢慢地開始注意到身邊那些與你不一樣,但也努力生活著的人們。」
#《怪咖系列》紀錄片
由金馬導演楊力州發想、監製,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支持推動的《怪咖系列》,是一個三年、18支紀錄片的拍攝計畫;希望能透過紀錄片的形式,對社會提出橫跨動保、同婚、女性、教育…等不同面向的反思和倡議⋯⋯。了解更多請點此。
資料提供|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