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HANEL珠寶設計到藝術創作!藝術家何采柔談符號的連結與鬆動

CHANEL 1932頂級珠寶系列_何采柔_01

如果說自由精神是「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的內在性格,符號的應用則是此系列的外在特徵—畢竟,擅長以群星裝扮女人的香奈兒女士,不僅將自然萬物化為腕上頸邊的符碼,也將自己對於幸運數字的依戀,編織於那流洩的璀璨。在此我們也邀請藝術家何采柔,帶領我們解讀「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及「CHANEL全新1932頂級珠寶」系列裡暗藏的符號密語。

CHANEL 1932頂級珠寶系列_何采柔_04
香奈兒女士在其「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中,暗藏天文及數字符碼。

作為香奈兒女士第一也是唯一親自設計的珠寶作品,「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不只燦然吸睛,更埋藏了她對於符碼魔力的堅信。「我覺得對於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有一個難以忽視的特徵,便是大量地將自然中的行星運作、日月星辰,化為珠寶的符號。」何采柔表示。

CHANEL 1932頂級珠寶系列_何采柔_07
Soleil Gansé 項鍊以詩意手法勾勒出太陽從地平線升起或降落綻放光芒的景緻。

將日月星辰化為珠寶設計的符號

事實上,當我們回望過往資料,不難看見「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中有多達22件作品運用了彗星、月亮、太陽等天文意象;17件作品帶有緞帶、流蘇、羽毛等飄逸元素;8件作品引用螺旋、圓形、方形、十字架這類造型。像是香奈兒女士在「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中便以28顆總重約7.8克拉的切割鑽石打造Comète胸針,以鑽石的光耀描摹劃破暗夜的彗星;到了如今, CHANEL珠寶創意總監Patrice Leguéreau則承襲以星宿作為的符碼基因,創作出以彗星圖騰為主軸的Allure Céleste項鍊,在90年後光耀熠熠。

CHANEL 1932頂級珠寶系列_何采柔_05
(左)Comète Opale系列以蛋白石形塑出宇宙和繁星;(右)Lune Solaire系列描繪出帶橙黃色調的月亮,耳環更有可拆卸式月亮光暈,增添佩戴的可能性。

這些符號的挪用,展現香奈兒女士深信符碼的力量,也讓人遙遙想起香奈兒女士童年在奧巴辛修道院時,那道鋪鑲著太陽、弦月、五芒星圖騰的馬賽克磁磚長廊,以及巴黎夏夜如鑽石般閃爍的星光。而在天文符碼之外,柔軟的緞帶、輕盈的羽毛,也是「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常見的元素,可見其服裝設計師的身份,也成為珠寶設計的養分。

幸運數字「5」成作品隱性主題

而在這天文、緞帶、羽毛等從現實世界中投射的符號之外,何采柔指出,暗藏在許多作品中的幸運數字「5」更是隱藏版的符碼。原來,香奈兒女士向來將「5」視為自己的幸運數字—這不僅呼應其星座「獅子座」位於黃道第五宮,也讓人想到奧巴辛修道院長廊上鋪排出的五芒星圖騰。而她在「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系列中對五芒星等符碼的應用,也可讓人見到幸運數字如何成為其創作中的隱性主題。時至如今,在「CHANEL 1932 頂級珠寶」系列中,Comète項鍊的彗星圖騰除了在中央以五爪鑲嵌主鑽,四周更綴以五顆晶亮的鑽石,便隱隱呼應幸運數字「5」;而Allure Céleste項鍊中那重達55.55克拉的橢圓形切割藍寶石,在神秘深邃之餘,也以克拉數向幸運數字「5」致意。

CHANEL 1932頂級珠寶系列_何采柔_06
Allure Céleste在月亮上鑲嵌一顆重約55.55克拉的藍寶石,令人聯想起當年原創彗星胸針擺置於午夜藍的絲絨珠寶盒上的模樣。

「我覺得這樣的隱性主題,其實旁人或許毫不在意,卻是藝術家個人的執念。這樣的符碼應用不只對創作者本身產生意義,也會讓他跟自己的作品之間,產生一種私密關係。」何采柔也以自己的創作為例,當她在創作時,某些動作持續的秒數,即便只是差之毫釐,卻會對她產生截然不同的意義,甚至反覆調整直至滿意。「這樣的執著,就會帶來屬於創作者個人的筆觸。」

當模糊符號成為一種創作手法

如果說「Bijoux de Diamants 鑽石珠寶」對於符碼的應用,寄寓了香奈兒女士對於神秘、對於魔力、也對於回憶的執著;那麼時隔90年後,當代藝術家何采柔又會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借力符碼來創作?關於這個問題,答案或許是「模糊」與「鬆動」。

CHANEL 1932頂級珠寶系列_何采柔_02
何采柔作品〈搖欄〉鬆動了人們對於「柵欄」符號的想像。

「對我來說,藉由模糊符號的方式,讓人們對於過往堅信的意義產生縫隙,從而讓觀眾重新觀看、思考自己習以為常的生活,就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何采柔也進一步舉例,在作品〈搖欄〉(Balancing)中,她便在柵欄下加上兩個弧形結構,讓看起來堅硬、具阻隔性的柵欄開始晃動,既保有柵欄的符號,卻又失去這項符號應有的功能;又或是在作品〈Heads down〉中,何采柔將用以維護秩序、保持距離的紅龍倒置後,當紅龍的圍線置於底部、本身像是不倒翁般搖晃,無形中也消弭了原先的阻隔功能、鬆動了「紅龍」符碼既有的意義;而在〈記憶過曝〉(Overexposed Memory)中,她將水果熬煮一小時後再將果皮拉皮、上色,接著讓模特兒毫不費力地輕捏,使水果瞬間軟爛出汁,瓦解人們對於水果本身符號的理解、對於材質軟硬的想像。「當人們對於對原本覺得準確的事情產生誤差,這個誤差便能讓人們用不同的角度去觀看。」何采柔說道。

CHANEL 1932頂級珠寶系列_何采柔_03
在〈記憶過曝〉中,何采柔以水果為素材,挑戰人們對於熟知事物的認知。

而從香奈兒女士對於符號的應用,到她自身對於符號的模糊鬆動,何采柔也發現,由於藝術品、珠寶與人們的身體距離不同,前者保持一段空間,後者則與身體緊密相貼,這樣的距離落差或許也會影響到符號的使用—藝術品可能藉由符號的模糊帶來人們認知上的鬆動,珠寶上的符號挪用則可能在人們的佩戴之下,與身體產生更親密的連繫。或許,多樣的距離關係,也讓符號的意義不只由設計師或藝術家授予,更在觀眾與佩戴者身上,產生更多連結與詮釋的可能性。

何采柔

台灣跨領域藝術家。畢業於加州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愛荷華大學藝術研究所,擅長以繪畫、裝置、影像形式創作。曾參與「未至之城:亞洲藝術雙年展」、「藝術為什麼重要:2021兒童雙年展」、「橫濱三年展:餘暉,捕捉光的碎片」、「事故 NO ON:何采柔個展」等。

文|郭慧

攝影|汪德範、KATO Ken

圖片提供|CHANEL、何采柔、Organizing Committee for Yokohama Triennale 

▸ 探索更多CHANEL頂級珠寶跨越90年的創作靈光

延伸閱讀

RECOMMEND

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5年夏天北美館戶外廣場展出作品敲定!一年一度的X-site計畫本屆由表層工作室《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首獎,其將人體散熱機制「毛孔」概念擬態於建築設計,以金屬結構搭載3D列印噴霧裝置呈現作品——從有形的地景到無形的水霧,宛如城市中的微氣候地表系統般,緩解都市的熱氣滯留與循環。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計畫:美術館廣場的空間再想像

北美館自2014年啟動X-site計畫,每年公開徵選以戶外廣場為基地、當代藝術與建築美學為核心的臨時性裝置提案,期待激發人們對於空間的再想像,十年來已發展為台灣新銳建築與藝術創作者的重要舞台。近年來,X-site計畫積極推動對於環境永續、減廢再生的討論,本屆亦鼓勵參賽團隊整合減碳方案與節能規劃,最終徵得的37件提案多數反映出低碳、再利用、淨零等綠色建築概念,同時凸顯與環境意識交融的跨域創作型態。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2024 X-site計畫首獎《林木林》。(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以「毛孔」為發想的霧繚繞之境

2025年X-site計畫首獎由《毛孔城市-佔領計畫》奪得,創作團隊表層工作室以人體最基本的散熱體制——毛孔——為發想,企圖將毛孔轉化融入建築設計,創造出具「透氣性」的公共場域。為回應本屆的永續主軸,團隊使用輕質的回收鋁材打造主結構,並在大範圍的鋪面上,透過3D列印打造噴霧裝置,讓地景與水霧交織於城市廣場形成如微氣候的地表系統;成品也將呈現光影、風向、濕度與溫度的變動,進而打開觀眾的身體感知,重新定義北美館廣場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建構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表層工作室大量使用回收材料:以重量計算,建築使用到的材質近四分之一來自回收材料,包含以寶特瓶環保紗材質製作的布質鋪面等;總重量約一半的材料可被再次使用,其中部分可作為永續使用的街道家具,甚至兼具照明燈具的功能。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期結束後,噴霧裝置也可完整拆卸並重複組裝,甚至成為其他裝置藝術、景觀照明等作品的元件,藉此減少耗材的環境負荷,並提升在地回收材料利用率,建構出營造面的共生循環。《毛孔城市-佔領計畫》透過大範圍的城市實驗地景,讓美術館廣場從單純穿越的步行通道,得以延擴出觀眾與永續議題的對話路徑。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X-site得獎作品的形式突破

評審團指出,有別於過往X-site著重在單一建築量體或物件的形式,本屆奪得首獎的《毛孔城市-佔領計畫》是利用小型物件構成的大尺度格網系統,創造出有密度、有節奏的嶄新空間經驗,進而去對比原本單一的廣場,水霧系統也具有高度的開放性與可親性。

「該作品從點線面、空氣、以自然光線投射到數百個物件所產生的不同陰影,及物件會隨著風向飄散而佔領場所,讓人感受到無形的動態感與呈現出四度空間體驗——作品本身的動態性,讓民眾與作品產生深度的互動。」

北美館2025 X-site計畫首獎《毛孔城市-佔領計畫》!以毛孔為發想,造水霧繚繞的幻境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百年台灣,人文風華:《薰風》的金鼎之路

數位洪流席捲全球,在這個紙本閱讀黃金時代彷彿已成過去的嚴峻時刻,《季刊薰風》憑藉獨特的內容定位及精緻嚴謹製作,不僅在如一股清流般在紙本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更榮獲金鼎獎「人文藝術類」殊榮,成為台灣文史雜誌領域典範。這項殊榮的背後,是發行人黃志成及編輯團隊對台灣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念與不懈努力,期望透過《薰風雜誌》,重建台灣大眾史觀。

《薰風》
薰風第26期「百藝齊綻你所不知道的臺中文化城」

《薰風》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深思熟慮、精心策劃的結果。它以獨到視角,深入探討、梳理台灣的歷史文化及脈絡,並以極高規格的知識含金量、藝術裝幀設計,呈現一本兼具學術價值與究極美感的雜誌。從發行人理念、內容規劃,及製作流程三個面向,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為「老派」又「浪漫」的紙本,端出任何形式皆無法取代的重磅閱讀份量。

《薰風》
藉由各期《薰風》季刊,讀者可以窺見台灣社會在日治時期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

熱情、堅持與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懷

《薰風》的成功,與發行人黃志成的理念密不可分。一直以來,黃志成對紙本媒體的獨特價值深信不疑,他認為紙本雜誌具備數位媒體難以取代的「安神作用」及「收藏價值」,尤其在資訊爆炸的當代,「拿到一本喜歡的書,你終於會靜下來,然後把手機擱在旁邊」,這份寧靜和專注的閱讀體驗,既是數位時代裡的珍貴資產,更是推進紙本持續向前的動力。懷抱對台灣文化的深厚情感,《薰風》並非流於表面地呈現歷史事實,而是試圖引導讀者深入思考歷史脈絡及與當代社會的關聯性。黃志成說:「我們希望這個刊物是會流傳下去,將來被回顧、珍惜。」這份對文化傳承的願景,是《薰風》得以持續深耕台灣文史的根本動力。尤其,編輯團隊對內容的嚴謹和正確性,更是吹毛求疵,在作者遴選和稿件審核上都相當嚴苛。「我們希望撰稿人在《薰風》的文章都是沒有發表過,縱使這個議題寫過,他也要依照設定的主題重新撰文。」黃志成強調,這份對品質的執著,也反映在其高昂的稿費和圖片授權費用上,即使這意味著雜誌長期處於高成本、低利潤的營運狀態。「《薰風》希望能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和文本質量,也重視讀者能攤平閱讀的舒適性,所以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我們全部都沒有任何商業廣告,純以銷售量為營收來源。」 黃志成這麼說。這席話,精準地突顯《薰風》製作上的頂尖嚴謹規格,更展現了發行人寧可犧牲經濟效益、也要追求卓越品質的堅定決心。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嘗試跳脫文史雜誌框架的限制,選用高成本的手工裸背膠線裝及日本進口紙張和油墨,在保留老照片的復古感以及文本的質量,同時翻玩版面。

以細膩視角,重新詮釋台灣文史

《薰風雜誌》的內容規劃,以獨特視角,深掘台灣文史的豐富內涵。它摒棄傳統以政治或重大事件為中心的歷史書寫模式,轉而聚焦於細膩的生活面向。雜誌涵蓋議題,從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例如:水道、鐵路)、產業發展(例如:鳳梨罐頭產業及藺草編織業)、教育改革(例如:現代化教育體系)、娛樂生活(例如:劇院、溫泉的興起)、醫療衛生等面向,皆透過圖片、文獻以及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專業分析,構築出更為立體、更富意象的歷史圖像。值得一提的是,《薰風》亦深入探討諸如日治時期臺人文化組織的結社、農民抗爭運動,以及台灣人對海洋文化認知等較少被關注的議題,陳述獨到選題目光及挖掘被遺忘歷史的決心。這些主題絕非憑空臆測,而是經過團隊縝密討論和嚴謹考證的成果。「我們同時會執行兩到三期雜誌議題,隨時都在檢討明年、後年的主題。找來的撰稿人也都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重量級作者!」黃志成這麼說。正是這份對歷史的嚴謹態度,以及對史料真實性與權威性的堅持,讓《薰風》在眾多文史刊物中脫穎而出。

《薰風》
宜蘭頭城盧纘祥故宅,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薰風》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先生演講留影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金鼎獎的榮耀與文化傳承使命

連續三年入圍及連年獲得金鼎獎殊榮,《薰風》不僅展現其卓越的內容品質,也成為台灣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薰風》不僅在內容上精雕細琢,設計團隊也勇敢突破傳統知識類書籍的排版框架,將內頁的圖文配比調整至接近一比一的美學。例如,在六頁的3000字文本中,會搭配1015張圖片,以降低文字的密度,使閱讀變得更加舒適與愉悅。這樣的設計不僅讓讀者深入探索台日文史,還在視覺上提供了一場享受,讓文史的探索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是一場輕鬆的穿越旅行。隨著每期《薰風》季刊的發行,雜誌逐步揭開從清朝統治到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歷史,讓人們得以見證在日治時期,這片土地如何經歷翻天覆地的變遷,展現出其蓬勃的社會發展與文化交融。透過這些精彩的內容與創新的設計,《薰風》不僅記錄歷史,也在每一頁面中喚起了對這段往昔的共鳴與思考。

《薰風》
薰風往期精彩刊物 圖片提供: 《薰風》發行人黃志成

-看更多第48屆金鼎獎入圍及得獎名單: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字裡行間 悠遊穿閱-第48屆金鼎獎入圍暨得獎作品線上書展 精彩上線:https://linktr.ee/gta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