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 VISION LAB 2022 科技為創作拓展全新尺度

FUTURE VISION LAB 2022   科技為創作拓展全新尺度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的實驗展演計畫「FUTURE VISION LAB 2022」即將啟動,自10月8日起至12月4日推出15檔節目和兩場推廣講座及工作坊,今年主視覺以「持續進行的視野」作為設計核心,傳達科技於未來視覺不斷推陳出新的廣闊視野,反思近來AI文句演算引擎的熱潮,由設計師以動態識別(Dynamic Identity)的方式創造出實驗展演各種想像,系列活動從視覺到展演都企圖展現科技為藝術所拓展的全新尺度。

細緻化技術細節,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再升級

C-LAB科技媒體實驗平台自2020年開始持續推動實驗展演計畫「FUTURE VISION LAB」,為一直徑12米半球形構築的全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暱稱為「DOME」,打造國內年輕創作者展演內容創造力的舞台,以探索科技媒體的視覺極限為目標,兩年來共累積28檔作品播映、近兩萬觀賞人次,更於今年初首次巡演至南臺灣「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落實移動式穹頂構築的推動方向,用更輕巧的方式親近民眾。

「FUTURE VISION LAB」的開發涉及球形曲面投影的校正、融接、對位、播放控制與影像前製等多項複雜技術,今年更與在地產業共同多方嘗試材質,首次於球體薄膜採用不透光遮黑材質,降低外部光害影響,不僅將播映時間提早、場次增加,更進一步提升成像品質,總運算解析達18K,讓觀眾享受更沉浸的感官效果。今年也延續以往邀展作品、自製節目和公開徵選等方式,規劃多元的創作內容,嘗試不同展演的可能性。

圖片 2
半球形構築的全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DOME。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串連合作夥伴,探尋科技與藝術結合的多重可能

「FUTURE VISION LAB」計畫更積極串連合作夥伴,持續與國內外致力於沉浸式影音體驗的單位合作,探尋更多科技、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可能性。今年,藉由雲端計算、5G高速網路和沉浸式展演平台的串連,與國立臺灣美術館合作,由超維度互動策劃推出兩地共演展演計畫《reCONNECT 2022:BORDERLESS CANVAS》,邀請多組藝術家同時在臺北的C-LAB 和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U108 Space演出,並由「FUTURE VISION LAB」計畫主持人蔡奇宏建構多人互動系統,提供兩地觀眾同時在Web App上即時對話,或者觀察異地流動資訊,與藝術家們串聯,打破空間限制,藉由科技達到異地共感的體驗。

此外,本次透過法國在臺協會,邀請法國VR劇院映演暨發行公司Diversion Cinema的兩件作品《-22.7°C》及《迷幻死藤水》首次在臺播映沉浸式穹頂版(Dome experience),有別於過往頭戴顯示裝置的VR體驗,呈現更包覆式的觀看經驗。今年開場影像更邀請臺灣流行音樂與音像藝術界廣為人知的「遊樂製品」設計,另邀請驫舞劇場編舞家蘇威嘉,以其發展多年的創作計畫為DOME編排《自由步——造山運動》,透過肉身、物件與空間呼應,共築只屬觀看當下的動態連結,以影像鑿刻出質地的瞬息形變;而深受親子觀眾喜愛的科技藝術互動劇場「移動故事屋」,以動物為主題的《神奇動物研究所》,帶領親子觀眾進入科技結合插畫的互動演出。科技媒體實驗平台自製節目將使用上銀科技贊助的機械手臂,延續創作《Re-Generative: moving()》,作品以展覽形式呈現,延伸過去觀眾可即時調整參數改變演算影像的概念,加入機械手臂精準的動態,持續將動態參數送入演算法產生一連續的變化,讓觀眾感受演算法不斷演化的感官體驗。

發掘創作新秀,傳達創作者對社會環境的關心

此計畫去年開始開放徵件,今年再次徵選八件來自國內外的作品。從入選作品的創作概念與內容描述,可觀察創作者除了用視覺語彙轉譯抽象感知外,也嘗試在作品中帶入自身對社會與自然的議題關照,透過作品將所關注的訊息傳達給觀眾。去年製作開場影像的「玖格設計」團隊,今年參與徵件入選的作品《燃》,將舞蹈肢體動能及音場波動轉化為視覺化的粒子波動,運用大自然元素成為各段落的創作概念,探索人類與自然的連結;現居於香港的傅至雅與臺灣聲音創作者安居合作《狹縫》,同樣透過物理空間中的微塵、光影、粒子等元素,從微觀角度觀看萬物變化與人類業力的迴轉;來自墨西哥的創作團隊Medusa Lab運用沉浸式影音作品的特性,凝視宏觀與微觀世界,創作了試探宇宙本質的《UNINVERSE》。

視覺藝術家李宸安與音樂設計鄭乃銓《入岫:穹頂》運用碎形演算法,生成無數個交織成網狀的洞穴;XTRUX與晟SHENG共同創作的《觀》,藉由對民間信仰「觀落陰」的想像,讓觀眾如同身處現場;張簡長倫歷時兩年半的藝術創作計畫《角鯨之殤》,以獨角鯨代表人類死亡的象徵意涵,探討北極居民面對環境變遷的鄉痛(Solastalgia);取材自臺灣自然環境中山川沉積所累積紋理的「皺摺」,陳昱榮的《動態界域——異質褶積》帶領觀眾經驗生命中未曾消逝的風景;戴吉賢的《烏邦》將真實的石化工廠透過絢爛視覺效果呈現,探問人類面對利益引誘的衝突、矛盾的交錯呼應。

培育創作人才,持續與學界合作辦理工作坊以及推廣講座

C-LAB為培育更多的創意人才,持續與學界合作規劃「FUTURE VISION LAB穹頂影像工作營」,今年度再次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和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合作,即將分組聯合呈現學生的創意作品。此計畫也舉辦藝術家分享講座,並設計貼合大眾的工作坊,讓民眾嘗試將360度全景相機拍攝到的畫面投影在DOME中,體驗創作的喜悅。10月8日起,「FUTURE VISION LAB 2022」在展演期間於每個週末呈現不同的作品內容,邀請大家共同感受影音觀賞新體驗。更多節目詳情請上C-LAB官網(http://clab.org.tw/)查詢。

圖片 3
FUTURE VISION LAB 2022作品體驗。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


 FUTURE VISION LAB 2022 展演資訊

展期|2022.10.08 (六)- 12.04(日)

地點|C-LAB 圖書館前廣場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執行單位|科技媒體實驗平台

贊助單位|奧圖碼科技、法國在台協會、上銀科技

合作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超維度互動、移動故事屋、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

芋頭控請注意!台灣頂級茶飲品牌「吃茶三千」慢熟濃芋系列經典回歸,茶香加乘醇厚芋泥,帶來馥郁好滋味

如果你也是忠實芋頭控,近期台灣頂級茶飲品牌「吃茶三千」推出的創意影片,想必能直擊你心中——只見巨大芋頭在畫面中爆發出令人垂涎的濃郁紫色芋泥,此後更有一艘飛船從吃茶三千台灣概念店上空飛駛而過,為這「腦洞大開」的影片更添科技趣味,也透過以吃茶三千台灣概念店建築及芋頭為發想的創意藝術影像,點題品牌不斷創新、超越自己,提供特別體驗的基因,也成為台灣第一個以FOOH動畫影片推廣飲品的茶飲品牌。

吃茶三千

以精萃極致茶香,征服全世界饕客味蕾

事實上,對於台茶風味略有研究的人而言,「吃茶三千」已是個並不陌生的名字。
以「弱水三千,獨取一瓢飲」為命名靈感,吃茶三千成立以來便堅持選用優質茶葉,並透過精準控制萃取溫度與壓力,讓每一泡茶釋放最濃郁的香氣,帶著甘醇滋味,征服全世界饕客的心,也讓一杯好茶不僅能滿足味蕾,更能為生活提供別樣的體驗。

吃茶三千
吃茶三千

而台中吃茶三千台灣概念店更落腳於迷人老屋之中,結合現代藝術、空中茶園與全球獨創的茶窖熟成室,邀請人們一邊品茶,一邊感受台灣在地文化,並在舒適的靈感空間裡,感受吃茶三千如何透過精湛製茶工藝與獨家配方,為茶飲提升到嶄新層次。」

吃茶三千

而在台灣概念店外,吃茶三千也設立「吃茶三千雲端製造所」,以線上點餐、快取為亮點,為消費者賦予更多樣、便利的消費模式。另一方面,吃茶三千更在美國、馬來西亞、新加玻、俄羅斯等13個國家開立百餘間分店,讓台灣茶文化走向全世界。

吃茶三千

「慢熟濃芋」經典回歸,完美交織花香、茶香、芋香滋味

而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吃茶三千的人們,絕不容錯過的便是經典回歸的「慢熟濃芋」系列!在這系列中,吃茶三千以連續4年獲食品界米其林iti三星最高殊榮,用新鮮茉莉花反覆窨製的松針綠茶,或是悠遠的鳳眉紅茶為基底,並以吃茶三千獨家研發的LION萃茶機的精湛萃取工藝,搭配手工慢熬的台灣芋頭,完美融合茶香悠遠與芋香醇綿,讓滑過舌尖的每一口,都是超乎想像的細膩體驗,再搭配新鮮現煮的Q彈小芋圓和飽滿珍珠,更為舌尖體驗更添口感層次。

吃茶三千

其中偏愛濃郁口感的人們,不妨搭配皇家厚奶,口感滑順的「慢熟松針厚奶」或加入大顆珍珠,嚼感十足的「慢熟松針國王」;追求清爽風味的人們則建議品嚐「慢熟松針鮮奶茶」或「慢熟濃芋鮮奶」,感受以鮮乳坊A2β酪蛋白鮮奶為基底,帶來的細緻口感。

吃茶三千

紫色穿搭即可獲得限量芋頭小別針,成為質感「食芋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慢熟濃芋」強勢回歸的同時,吃茶三千也巧思獨具地製作出限量芋頭小別針。人們只要在指定日期至吃茶三千消費,或是穿著紫色元素服飾到店,便可獲得特製限量芋頭小別針,歡迎所有芋頭控們感受醇厚茶香與香濃芋香的美味加乘,更大聲主張自己質感「食芋系」的身份!

吃茶三千

詳細活動內容敬請持續關注吃茶三千社群平台
WEB:chichasanchen.com
IG:instagram.com/chichasanchen.tw

2024金馬獎指定合作品牌「物外 YSTUDIO」攜手白輻射影像,推出十週年限定版形象影片【鑄筆師】

隨著 2024 年金馬獎頒獎典禮的日益接近,典禮籌備單位近日正式公佈了入圍及獲獎者的精美禮品,此次,精品文具品牌物外 YSTUDIO 推出了一款專為金馬獎打造的限定版禮品專屬【物外 YSTUDIO × 金馬 61 聯名旋轉原子筆&黃銅筆座組】、金馬獎得主更將獲贈價值近萬元的【龍紋錺金具鋼珠筆】。除此之外,物外 YSTUDIO 更攜手白輻射影像公司,釋出一支限定版形象影片【鑄筆師|尋找寫一回人生的你】,展現品牌獨特設計理念與文化意涵。

物外 YSTUDIO、白輻射
物外 YSTUDIO 專注於測量、秤重、冶煉,打造每個人生獨一無二的經典鋼筆。

文字的重量,如何被測量?

物外 YSTUDIO 專注於打造簡約、質地洗鍊、重量均衡的文具設計,邁向十周年之際,邀請白輻射影像以形象影片來詮釋品牌標語「文字的重量」,主理人廖宜賢:「在討論過程中,我感受到白輻射不僅僅是做設計影像的單位而已,更重要的是能細緻地了解物外的需求和理念,陪伴物外找到品牌說話的方式和性格,過去從沒想過可以把品牌擬人化,我覺得這是很特別的合作經驗。」

白輻射成功找到適合物外獨特的表達方式,從【何必經典】繁花盛開象徵新品誕生,【創作者的筆觸】以跨界職人視角挖掘出熱情、汗水與信念才是留下的筆觸,十週年推出【鑄筆師】以筆鑄造過程譬喻人生的書寫,每次落筆而成的詞彙終將成為人生的成分,三部曲形象影片中,再再展現了雙方在理念與美學上的深度契合。

白輻射以形象影片回應品牌標語「文字的重量」,提出文字如何秤重的本質提問,展現出物外品牌十年不變的匠人精神。白輻射影像創辦人洪鈺堂:「 三年合作中最讓人敬佩的是物外保持的『初心』。在快速發展的數位時代,它提醒我們某些情感和溫度無法被取代,這些力量仍然需要提筆、靜心寫下才能傳遞,例如承諾或者愛。」

物外 YSTUDIO、白輻射
白輻射影像以形象影片來詮釋品牌標語「文字的重量」。

影像與文創的深度連結,傳遞匠人精神!

三年打造三部曲形象影片,白輻射跟著合作夥伴一起探索未來的可能性、共同成長,一路從品牌顧問策略角度出發,圍繞產品定位、創作者形象,乃至品牌擬人化,在實驗室中鑄筆師透過擷取書信文字上的詞彙成分,經過測量、秤重、冶煉,最終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經典鋼筆。筆為過程,字如人生。恰如【鑄筆師】影片巧妙結合品牌策略與創作者形象,呈現物外擬人化過程,展現鋼筆製作與人生創作的共鳴,強調人生由多樣成分組成,但每段人生僅能由我們自己親筆書寫一回。

物外 YSTUDIO、白輻射
鑄筆師擷取書信文字上的詞彙成分。

此次的金馬獎限定版禮品物外 YSTUDIO 以獨具匠心的設計,融合東方美學與現代工藝,為金馬獎入圍者帶來獨特且富有紀念價值的收藏品。白輻射則以其獨到的影像風格和敘事方式,精心打造短版【鑄筆師】形象影片。雙方合作不僅展現了台灣本土創意產業的實力,亦象徵著金馬獎對於藝術與文化推動的持續努力。形象影片及禮品的推出,讓觀眾不僅能夠感受到設計背後的匠心精神,也讓入圍者提前體驗到這份尊貴的獎勵。

【金馬61 x 物外YSTUDIO聯名組合|!限量開賣!】

2024物外YSTUDIO與第61屆 金馬影展 TGHFF 聯名製作「旋轉原子筆&黃銅筆座組合」。由今年金馬61主視覺「時刻之間」概念為基礎,物外在筆座發想上以觀察時間變化的「日晷」為題,利用線形展開刻度盤面,立筆倒映下的影子,有如指針標般指向使用人當下的時空背景。同樣在包裝設計上延續日晷意象,由提袋、外盒至筆座與筆,我們期待使用者在一步步拆封的過程,思考著腦海中關於「時間」的印象;在與黃銅器物的互動中,親手感受隨著「時間」發生微妙的材質變化;書寫下屬於自己的語言,進入自我的電影情節,試著在「時間」漩渦中尋找你與我與他之間的情感連結。

2024 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 11 月 23 日隆重舉行,全球影迷將一同見證這場屬於電影人的盛宴。而物外 YSTUDIO X 白輻射限定版形象影片也將同步釋出,有興趣的朋友們請持續關注物外 YSTUDIO 官網,即可獲得最新消息 。

Whitelight Motion  |  白輻射影像

創立於2016年,白輻射影像持續以創意為核心,為客戶提供視覺設計、動態影像至品牌顧問的完整解決方案。榮獲多項德國紅點傳達設計獎、iF Design Award、金點年度最佳設計獎、香港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等國際設計獎項肯定。服務涵蓋品牌規劃、活動視覺統籌、識別與形象影片、新媒體策劃。服務客戶產業橫跨文化、流行音樂、藝術、商業與科技。

物外 YSTUDIO

成立於2012年的台灣書寫生活風格品牌「物外YSTUDIO」,以「文字的重量」為概念,致力分享書寫的文化,創造恆久洗鍊的書寫器物,相信透過書寫,人們可以鏈結彼此與認識自我,在當代快速變化的網路世代更顯重要與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