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跨200年的《自然色彩圖鑑》:一本專門記錄色彩名稱的經典著作

《自然色彩圖鑑》橫跨200年,一本專門記錄色彩名稱的經典著作

1774年,德國地質學家亞伯拉罕‧戈特洛布‧維爾納(Abraham Gottlob Werner)為了協助辨識與描述礦物,將色彩做為辨識礦物的關鍵特徵,針對54種不同的顏色進行命名,並收集一系列礦物,對應這些顏色。誰也沒有想到,這些針對礦物顏色所記載下來色彩名稱,在未來會不斷地被擴充延伸,甚至成為色彩標準化的重要基礎。「維爾納色彩命名法」誕生後,逐漸在不同領域發揮它的影響力,世界各國的學者們也分別翻譯,並各自拓展他們對於色彩的描述與定義。

本文選自《自然色彩圖鑑:源於自然的經典色彩系統》一書,簡述這套橫跨200年、經過不斷擴充與延伸的彩色色票,深深深影響自然科學研究與色彩標準。

圖片 2
(由左至右)演色表,約翰‧佛里德里希‧威廉‧維登慢(Johann Friedrich Wilhelm Widemann),《礦物學手冊之礦物描述與辨識》,1794。 演色表,法蘭茲‧約瑟夫‧安東‧埃斯特(Franz Joseph Anton Estner),《礦物學入門》,1794。 顏色1-40,亨利‧斯特魯夫(Henri Struve),《以外部特徵為依據的化石分析法》,1797 。顏色41-80,亨利‧斯特魯夫,《以外部特徵為依據的化石分析法》,1797。 

維爾納色彩系統的發展

最先是由牧師費倫茲‧班克(Ferentz Benkö, 1745–1816)將之翻譯成匈牙利文。1770年代,班克到德國學習礦物學時,曾經研究過維爾納的著作。班克在1784年返回匈牙利後,便出版了自己的翻譯。班克的譯本後來被稱為「匈牙利的維爾納」(Magyar Werner),他在原版中加入了自己的筆記以及匈牙利的地點與範例,並將這些內容清楚標示為附加資訊。

1790年,克勞迪娜‧皮卡德(Claudine Picardet, 1735–1820)翻譯了法文版。皮卡德的譯本另外增加了17種顏色。另外還有其他人應用維爾納的色票,譬如德國耶拿大學的礦物學教授約翰‧格奧爾格‧倫茨(Johann Georg Lenz, 1748–1832)。1791年,倫茨出版了《礦物學手冊:維爾納命名系統的實踐》。如名所示,這本書進一步發展了維爾納的著作,並採用完全相同的用語。

影響博物學研究的「維爾納色彩命名法」

1804年,英國愛丁堡大學自然史教授羅伯特‧詹姆森(1774–1854),出版了《供礦物學學生使用之礦物外部特徵表》,這是一份列表的英文翻譯,裡面涵蓋了80種色彩名稱。詹姆森曾在維爾納底下學習了兩年,他也是維爾納色彩命名法最大力的推廣者之一。詹姆森在愛丁堡大學任教的50年間,他擴增了大學博物館的礦物與地質標本收藏,以致博物館在1852年擁有的標本超過七萬四千種,成為全國第二大收藏。這些收藏雖然沒有全部公開,但他一周還是會和學生在那裡碰面三次,以練習用維爾納命名系統準確地描述館內收藏品。

從礦物延伸到動物與植物

1814年,一本名為《維爾納色彩命名法,具新增內容,並經編排使其高度適用於藝術與科學,特別是動物學、植物學、化學、礦物學與病理解剖學。附錄是從動物、植物與礦物界熟悉事物中挑選出的範例》(Werner’s Nomenclature of Colours, with Additions, Arranged so as to Render it Highly Useful to the Arts and Sciences, Particularly Zoology, Botany, Chemistry, Mineralogy, and Morbid Anatomy. Annexed to which are Examples Selected from Well-Known Objects in the Animal, Vegetable, and Mineral Kingdoms)的書,引起了詹姆森的興趣。這本書的作者是派屈克‧塞姆(1774–1845),一位愛丁堡的「花卉畫家」。

塞姆是研讀植物學與昆蟲學的學生,同時也是一名藝術家。塞姆的書涵蓋了108個範例,並按照維爾納的八個主色分組,分別為白、灰、黑、藍、綠、黃、紅、棕。除此之外,塞姆還加進了紫和橙色,他認為這兩種色彩同樣有資格被納入。

儘管塞姆大大讚譽維爾納創立了如此有影響力的色票,但他也突顯出維爾納色票的限制。維爾納的色彩名稱足以用來描述大多數的礦物,但應用在一般科學上卻有所匱乏。塞姆希望將他的著作打造成一本適用於更廣泛讀者群的實用參考書,就如同該書的副標與引言所示。

為了有助於使用者理解,塞姆盡可能地從動物、植物與礦物界找出確切顏色在自然中的實例,並將這些例子編排在一條條色票後面的欄位中。每一種顏色都有個別的文字敘述,以說明「配方」。

塞姆的書,迥異於以往出版的任何同類型著作。他的書很袖珍,幾乎是口袋書的大小,編排方式也很合理實用,非常適合用在實地考察。書中的色彩以家族來區分,所有的關鍵信息都放在色樣的旁邊,方便讀者閱讀對照。

圖片 3
珍珠灰,是灰燼灰混合少量的紅蚧蟲紅與藍,或是藍灰混合少量的紅。 (上排左)動物:約翰・古爾德,《 歐洲鳥類》,卷5,1832-1837。珍珠灰可見於紅嘴鷗的背部羽毛。 (下排左)植物:奧斯卡・雷維爾、阿里斯蒂德・杜菲斯、費雷德里克・傑拉德與法蘭索瓦・埃蘭克,《植物界》,1864-1871。珍珠灰可見於肝葉草的花瓣背面。 (下排中)礦物:詹姆斯・索爾比,《英國礦物學》,卷2,1802-1817。珍珠灰可見於瓷碧玉的上半部。 普魯士藍,是柏林藍混合相當份量的絲絨黑以及靛藍所調成。 (上排中)動物:約翰・古爾德,《 歐洲鳥類》,卷3,1832-1837。普魯士藍可見於綠頭鴨雄鳥的翼鏡。 (下排中)植物:桑索姆,《紅花白頭翁》手工上色銅版畫,1805。普魯士藍可見於藍色銀蓮花(左)的雄蕊。 (最右)礦物:詹姆斯。索爾比,《異國礦物圖鑑》,1811。普魯士藍可見於圖中兩件石青標本。 

色彩的共創

1858年,埃及古物學家約翰‧加德納‧威爾金森(John Gardner Wilkinson, 1797–1875)出版了《論色彩及廣泛傳播品味於所有階層之必要》。他參考《維爾納色彩命名法》,在書中納入了一份有英文、阿拉伯文、法文、德文、希臘文、拉丁文和義大利文版本的「主色」表,其中有37個色彩名稱是從維爾納那裡借用而來。

1894年,皮爾‧安德烈‧薩卡多(Pier Andrea Saccardo, 1845–1920),出版了一本名為《色譜》的書。這本小書是以拉丁文印刷而成,其中包含一份有法文、英文、德文與義大利文翻譯的色彩名稱表。

雖然書中沒有直接提到維爾納,但從中能發現一些非常眼熟的用語,例如肉色的(flesh-coloured)、桃花色(peach-blossom colour)、磚色的(brick-coloured),以及柏林藍(Berline blue)。這位作者也在書的末尾附上了50種色樣供作參考。

美國鳥類學家羅伯特‧里奇韋(Robert Ridgway, 1850–1929)為了建立描述鳥類時所用的色彩名稱標準,也寫了兩本書。第一本在1886年推出,書名為《為博物學家設計之色彩命名法》。這本書包含186種色樣。至少有19種塞姆的色彩名稱被納入里奇韋的書中。1912年,里奇韋又自費出版了《色彩標準與色彩命名法》一書,其中涵蓋1115種顏色,他提到《維爾納色彩命名法》(第二版,1821)是他取用色彩名稱的其中一本著作。

在里奇韋於1929年逝世後,這本書成為了標準參考書,數十年來不僅受到鳥類學家的重用,集郵、真菌學與食用色素等方面的專家也會用來參考,涉及領域十分廣泛。

圖片 4
(由左至右)不同種類的雀鳥,出自史賓賽・富勒頓・貝爾德、湯瑪斯・梅奧・布魯爾及羅伯特・里奇韋,《北美鳥類史》,卷2,1905。不同百靈科鳥類,出自史賓賽・富勒頓・貝爾德、湯瑪斯・梅奧・布魯爾及羅伯特・里奇韋,《北美鳥類史》,卷2,1905。演色表,羅伯特・里奇韋,《色彩標準與色彩命名法》,1912。 

當代的新版《維爾納色彩命名法》

塞姆版的《維爾納色彩命名法》,儘管尺寸和範圍皆小,仍是一本重要的著作,塞姆開創了一系列色彩的參考系統的先河,以致在其最初發表後的兩個世紀間,陸續出現了許多更重大的發展。

2021年,塞姆版的色票,又再得到更進一步的補充。新版的《維爾納色彩命名法》書名改為《自然色彩圖鑑:源於自然的經典色彩系統》(Nature's Palette: A Color Reference System from the Natural World)書中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與提升。新版《自然色彩圖鑑:源於自然的經典色彩系統》,大幅更新色票、動物、植物與礦物插圖。200年前,舊版缺少的圖片與案例,在本書盡可能加以補充。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色彩標準化的逐漸完備,塞姆版的色票和顏色,在當代較難以應用。為了替這些頁面補充說明,本書納入了19世紀博物學家的收藏,並將其中的每一件樣本與塞姆的色票配對,並提供完整的色號,方便讀者時即查找。

1774年,由德國地質學家亞伯拉罕‧戈特洛布‧維爾納展開的色彩資料庫,經過塞姆的延伸補充,直到今日仍不斷發揮其影響力。打開這本《自然色彩圖鑑:源於自然的經典色彩系統》,跟著維爾納與賽姆的腳步,一起來欣賞200年至今,色彩在礦物學、植物學,與鳥類學間的故事與色彩美學。

本文內容節錄自La Vie出版書籍《自然色彩圖鑑:源於自然的經典色彩系統》

數位購物體驗避雷針!電商經營者勿踩的七大雷區

數位購物體驗避雷針!電商經營者勿踩的七大雷區

奢侈品牌僅花了幾年功夫就搭上數位化的列車,如今愈來愈多顧客優先選擇數位購買通路,並且在全球性的covid-19疫情期間,使一消費行為迅速成長。為了迎合數位化的潛在趨勢,奢侈品牌必須快速適應與發展數位平台。為此,他們加強產品、系列、走秀與專業知識的曝光,並將零售系統最佳化以提高效率:顧客介面愈來愈完善細膩,一大部分是基於買家的實際經驗。由於和奢侈品買家的數位接觸不斷重複且頻繁,顧客的期待和要求,以及他們對品牌所提供的產品觀點也愈發明確,這使我們得以清楚了解顧客的滿意度。相反的,也可以明白他們在線上購物時所經歷的失敗與挫折。

接下來,我們總結了成功的數位體驗必備七大條件,當你有意識的發現顧客體驗出錯的原因並加以改正,恭喜你,成功已在向你招手了。

一melanie-pongratz-SsBI9pweAeA-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Melanie Pongratz)

  ①   知覺時間的效率  

當我們為「熱情」奉獻時間的時候,往往會忘記限制和約束。消費者的對奢侈品的渴望與衝動,可以濃縮成一句老生常談「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然而,當顧客的「歡樂時光」受到妨礙時,消費體驗和對品牌印象就大打折扣了。

這種被阻斷的感覺,稱為「知覺時間」。不過,在實體店和虛擬商店中,「知覺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

顧客踏入實體店面時,通常保留了時間空檔,準備進行門市體驗、沉浸店內氛圍,悠哉地閒逛、觀看,甚至單純欣賞店裡的美感,不會真的計算其中經過的時間;轉換成網站購物,顧客應該也抱持類似心態,但,瀏覽過程中產生的障礙將時間轉變成有感因子,若網站提供的架構不完善或是不適合顧客使用,瀏覽過程不如預期的順暢,那麼消費衝動就會下降,愉快感會變調,對所花費的時間也會充滿負面感受。

#勿踩雷區# 不要破壞顧客的衝動,幫助他們繼續追求體驗,這對電商網站而言是必要的。

collage
(圖片來源:pexels/攝影:(左)Cottonbro Studio (右)Andrea Piacquadio)

  ②   品牌的DNA   

造訪網站的顧客,希望在網站上看見品牌招牌夢想的一部分:品牌最具代表性的,如風格、氛圍。這顯然關乎顧客的美感、創意、經驗感受等,網站也必須能夠符合品牌的識別,即品牌的DNA,強烈維護品牌的地位與識別,以激起顧客願意欣賞、充滿信心與渴望。

而若網路通路和實體店面予人印象不一、沒有特別創造吸引力和慾望,則造成另一種風險,那就是品牌並沒有那樣顧慮和重視網路顧客,網站的體驗配不上品牌的名氣與想像。

#勿踩雷區# 網路通路與實體店面的規劃、顧客感受同等重要。

三freestocks-_3Q3tsJ01nc-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Freestocks)

  ③   創意   

網站不能讓顧客覺得他們「只是來購物的」。顧客是需要迎接的貴客,用不冒犯的方式跟隨在後、用專業來陪伴顧客這段購物經歷,讓瀏覽的體驗成為快樂的泉源;避免讓顧客有疑問或遇到問題時感覺孤身一人,要傾聽他們的需求,同時提供對話的條件。

#勿踩雷區# 幫助顧客享受更優秀的購物體驗。

四julien-tondu-0LwEQ2dowM8-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Julien Tondu)

  ④   受重視、個人化   

對奢侈品牌的顧客而言,最令人不快的事,莫過於被當成眾多沒有被深入了解的顧客之一,自身的願望和期待都被忽視。奢侈品包含獨特待遇與專享關係的承諾,利用數位化辨識客戶、與品牌的交易記錄、客戶特色等,能夠有效率進行顧客管理,品牌也能夠為該顧客的特定需求做出回應。

然而,這種更進一步的明確顧客特徵絕對不能變得冒失,務必從頭到尾遵守隱私的界線,品牌對於收集到的敏感資訊,必須要以有分寸、知輕重的方式處理。因此,品牌需要找到顧客關係的微妙平衡、恰到好處的舉止,拿捏好個人化和冒犯、體貼和輕率之間的距離。

#勿踩雷區# 沒有人不喜歡「被放在心上」。

五christian-wiediger-sRF-FoyPQss-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Christian Wiediger)

  ⑤   身歷其境的感官體驗   

雖然未必所有顧客都熱愛科技,但是品牌網站可不能小看創新和創意,因為獨一無二的體驗可以讓一切變得驚奇有趣又興奮刺激。

我們追求的不是科技效果本身,「獨一無二」這可做為品牌的最佳表達,由數位空間中的動力、驚喜與創造力所構成。這就是為何高超嫻熟的創造力、3D甚至音樂動畫的運用都極為重要,以免落入乏味平庸。

#勿踩雷區# 善用任何有助於「將數位體驗成為令人感到有價值的感官之旅」的東西。

batch_六cardmapr-nl-hTUZW7E7krg-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Cardmapr.nl)

  ⑥   流暢/人因工學   

便利流暢的瀏覽是必備條件。網站規劃必須要能回應顧客的動機,這股動機是由尋找情感和購物衝動所定義的,不該被複雜的符號或是彆腳的人因工學污染。因此,如果產品在顧客眼中是以不合邏輯的方式分類,那麼兩手一攤、放棄購買,也不讓人意外了。

#勿踩雷區# 站在顧客的角度設身處地思考。

七laura-chouette-6wIPkUlUM5k-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Laura Chouette)

  ⑦   產品資訊的完整度   

進入網站,主要是因為商品齊全,避免實體店面商品售罄或缺貨的情況。因此網站必須要提供全系列產品與完整的選擇,並且能夠輕鬆查看和點閱,讓每位顧客都能滿足願望,找到搜尋結果。

再者,必須以完整明確的資訊彌補無法實際接觸產品的失落,包含從款式的技術特性、材質來源到配送條件,以及其他敘述性元素。此外,網站設置對話空間,讓顧客可以提問,品牌也能回覆受詢問的資訊(聊天機器人),以此補足顧客無法與店員即時交流的缺點。

八simon-launay-mKsFAzUhvwQ-unsplash
(圖片來源:unsplash/攝影:Simon Launay)

充分享受奢侈品網站的購物體驗,顧客期待被不著痕跡地辨識,感覺自己是受重視的特別個體。這代表品牌能夠帶來身歷其境、充滿感官與情感的意想不到之旅,乘載自身的DNA、符碼與識別,尊重訪客的獨特性,有效率的同時也不會在途中失去顧客。這兩個面向的融合決定了奢侈品世界的數位體驗。

本文選自《奢侈品數位行銷:全面分析社群媒體操作、消費者心理,讓你掌握未來商機》,La Vie出版

本文作者|史戴凡‧特魯奇(Stéphane Truchi)/法國公眾意見機構執行長

文字整理|Amber Liao

延伸閱讀

RECOMMEND

外頭優雅用餐,內場兵荒馬亂:那些廚師沒告訴你的廚房日常

外頭優雅用餐,內場兵荒馬亂:那些廚師沒告訴你的廚房日常

你以為廚師只要專心做菜嗎?

事實上,廚師在廚房裡專注於做菜的時間,大概只有20%不到,大部分都在處理打掃、清潔、整理、備料等雜事,廚房表面上是團隊合作,實際上是極權專制,裡面只有一個老大──Chef,一切由Chef說了算。Chef手握菜色的絕對掌控權,其他人則協助完成任務、聽候Chef差遣。有意見?當然可以,但最好有充分理由讓他信服,不然就等著接受一番羞辱吧!若想盡情揮灑自己的創意,分享對食物的熱情,請好好混個八年十年以上,外加平時燒香拜佛、運氣夠好,當上Chef再說!另外,Chef也是人,不是機器,有情緒、也會失誤,因此,別期望廚房內多有「有組織、有效率、全盤規劃並分派工作」這檔事。

batch_20160221_IMG_2753
在Aix-les-bains當地最著名的賭場實習,這的廚房有一個完整團隊在運作,規模很大,每個位置都有人專職負責。(圖片來源:《攏吼蕊啦!我那荒謬又精彩的料理與人生》)

外頭優雅用餐,內場兵荒馬亂

廚師這份工作時常被媒體比擬為藝術家,但我覺得實際執行起來,更像職業運動員。

廚房運作起來就跟打仗一樣,動作講求快、狠、準,沒時間等你精雕細琢,大量的體力活、長時間循環相似的勞動、同事間緊密溝通協作,保持專注以隨時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每個service及料理都必須維持一定的品質⋯⋯比賽有輸有贏,但在廚房,只能贏。

廚房團隊的薪資配置,也跟職業運動隊伍一樣,球星可以領到比他隊友多好幾倍的薪資,同時也是球隊的看板與支柱,而默默無聞的球員只能得到勉強餬口的陽春薪水;廚房裡,Chef就是看板球星,領最高薪,所有功勞都歸在他身上,也負擔了整間餐廳的成敗,其他資歷淺的廚師就等同球隊裡不知名的球員,只能領最低基本薪資,得慢慢等待機會往上爬。然而,回頭看看每個人的產能,球星有比其他隊友多奉獻好幾倍嗎?主廚的勞動程度有比其他廚師多那麼多嗎?少了隊友的協助,球星能夠幫助球隊贏球嗎?Chef沒了助手,一個人有辦法順利地運作廚房嗎?

運氣並不站在每個人身邊,努力付出也不見得會成功,多少人做一輩子廚師也沒能當上主廚,多少小聯盟球員打了好幾個球季都上不了大聯盟,更遑論過程中的職業傷害使得生涯中斷。

batch_DSC05491拷貝
廚師手上的傷痕,可說是戰功彪炳的勳章。(圖片來源:阿辰師)

廚師也有職業傷害,煮菜煮到絕子絕孫?

廚師手上累積的各種燒燙傷、切傷,根本家常便飯。餐期當下幾乎不可能停止手邊工作去休息,餐照樣出、料照樣備,客人不會因為你受傷而不吃飯,簡單稍做處理或直接忽視,繼續把任務完成。我有好幾次在出餐過程中被鍋子燙傷,只能咬牙忍痛直到工作結束,待忙完回過神,想到要處理傷口時,竟然不痛了。

廚師的職業傷害可不只皮肉傷,我也曾耳聞不少男性廚師貌似出現生育困難的問題⋯⋯爐子的高度正好位在生殖器官附近,長期接觸高溫,生精細胞會萎縮變少,精子的數量與活力就會逐漸降低,也算職業傷害之一。若是避免高溫,那麼甜點師會比較安全輕鬆嗎?那也未必!烤箱溫度也很高,煮糖容易燙到手,搬一箱箱甜點原料這些重物更不在話下。我之前用臨時簽證被當奴工的那間餐廳裡的小鮮肉甜點師,年僅23歲已經在用護腰,還挺一個大肚子,一看就知道吃了不少甜點剩料,為職災內容又增添一筆──發福,尤其是做甜點的。

廚房裡的溝通非常重要,外國人學法文已經夠難了,平時使用法文在生活上或交朋友都還不算太大問題,但在高壓緊迫的廚房裡還要大量使用這艱深的語言溝通,出餐的緊張時刻實在無法騰出另一個腦袋思考語言要怎樣使用,這時往往會講得亂七八糟,單字卡在腦海裡用不出來、發音結結巴巴,常讓同事們摸不著頭緒,這時最不爽的就是有人開始模仿我講話,藉機嘲笑這個語言障礙的外國人,這種各式各樣狗屁倒灶的雞歪鳥事,天天都在上演。

廚房的日常,那些廚師沒告訴你的業內秘辛
從自身興趣到赴法學烹飪,經過考照、實習、工作,現今開拓自媒體的多角經營。(圖片來源:阿辰師)

廚師的三高:高溫、高壓、高工時

為時不長的餐廳工作經驗,我發現廚房跟軍隊有更多共通點,例如每天有固定要完成的任務,工作中得隨時待命聽候上級指示,可貴的休假偶爾還會因應特殊節日臨時被叫去加班,平時下班後更不用指望有太多私人生活,因為每日超過十二小時以上的工時,收工往往超過午夜,回家只能睡覺,隔天起床再繼續回到廚房,放假以外的時間家人朋友都很難看到你。廚師彷彿把人生奉獻給顧客的嘴,好比軍人把自己貢獻給國家部隊。

想當初自己一開始只是單純喜歡做料理,在家煮出興趣,輾轉來到法國,考了張執照、去上班,沒想到一步步戳破了「到法國當廚師」的美麗泡泡──電視上那些看似高雅有品味的大廚,帥氣地示範一道道精美料理,溫柔優雅地講述食材原理,耐心指導電視機前的觀眾……現實中的專業廚房裡根本沒有這回事,髒話、開黃腔、種族歧視等言論見怪不怪,走出廚房,藉由菸酒乃至毒品放鬆、轉換心情,對不少人而言是難以離手的必需品,試想在高溫、高壓、高工時的環境下日復一日地循環,誰不想要找些管道來發洩?

廚房的辛苦,只有真正進入這個環境才能體會。

節錄自《攏吼蕊啦!我那荒謬又精彩的料理與人生:移住法國 × 考證照 × 找工作 × 自媒體,一場旅外學廚大冒險》,La Vie出版

文字整理|Amber Liao

延伸閱讀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