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撫慰情緒、放鬆身心的專屬解方,走進大自然是許多人的不二之選,在微風吹拂的山林沈浸於芬多精與綠葉清香,是大自然餽贈的療癒。為了讓人們親身體會「森林療癒」的魅力,雲林縣政府攜手專業團隊「森林邦」,於2022年10月14日~16日舉辦首屆「草嶺石壁森林療癒祭」,引領人們透過森林療癒、頌缽、芳療、聲頻療法、瑜伽等療癒體驗,在竹林中真正弛放身心。
石壁封存20年後逐漸復甦,「石壁竹創森園區」即將誕生
草嶺石壁地區位於海拔1400~1600公尺處,這片山林以氣勢磅礡的巨大岩壁、林相多元的森林聞名,另因海拔高度十分適合孟宗竹生長,造就竹林茂密的景象。若由山下驅車入草嶺石壁地區,沿途會徘徊於雲林、嘉義、南投三縣市交界,這片山林鄰近六、七零年代熱門健行路線「溪阿縱走」途經之處,後因921大地震封存將近20年。
重建之路漫漫,草嶺石壁在近年逐步重回大眾視野,越來越多人登高來此享山野清幽。為了讓更多人領略草嶺石壁的美好,雲林縣政府攜手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甘銘源、李綠枝建築師,開啟「石壁竹創森計畫」,透過合理的動線規劃、適當的設施挹注,以及一系列竹構裝置如瞭望台、竹林劇場、山嵐廣場等,將原先未經修整、照料的竹林,翻轉為全台首座森林療癒園區「石壁竹創森園區」,建構讓旅人貼近自然的竹林旅遊帶,預計於2023年正式完工。
三日限定「草嶺石壁森林療癒祭」,深入竹林自然療癒
在園區開放之前,「草嶺石壁森林療癒祭」率先登場,由在南投溪頭經營森林療癒多年的專業團隊「森林邦」策劃,透過五感體驗如森林療癒、頌缽、瑜伽、茶席、芳療與竹餐盒體驗等,引領遊人以最尊重且不打擾的方式重回山林。
對於自然療癒法,許多人持保留態度。對此,森林邦特聘講師、林務局認證的森林療癒師林家民表示:「森林療癒有一個很關鍵的基礎——森林科學,擁有這樣的知識基礎,才會有健康的森林。」而森林療癒得以蓬勃發展,起因於2010年開始的醫療進步,讓他們可以把醫療儀器帶到森林裡面去做檢測,證實森林療癒不只是一種「感覺」,而是有科學背書的療程,在歐美、日本、韓國等地皆行之有年。
這次,森林邦也將儀器帶到療癒祭現場,邀請參與者在進行森林療癒、頌缽等活動前後,皆進行簡單的自我評測如心理自評問答、唾液檢測,檢視療癒成效。除了森林療癒工作坊之外,現場也將有10月15日一日限定「竹林市集」,集結草嶺石壁在地攤商與各式竹製工藝品牌。
以療癒祭為起點,凝聚地方創生能量
這場竹林療癒祭,可以視為石壁竹創森園區的預熱活動,讓大眾知道未來這片土地將發生什麼事、來這裡可以獲得什麼樣的體驗。屆時園區落成,除了有專業的森林療癒團隊帶領遊客進行互動體驗外,也將鼓勵地方投入園區經營,如提供在地特色料理、交通接駁、深度在地文化導覽等,以建立長期且紮根於地方的觀光經營模式,凝聚草嶺石壁社區的文化潛力,讓更多人看見這裡的豐美物產如茶葉、菇類與筍類等,以及當地居民就地取材,擅用竹子製作各種日用品的生活智慧。
同場加映|甘銘源、李綠枝建築師談「石壁竹創森園區」
現正進行中、即將於2023年完成的「石壁竹創生計畫」,除將串連既有步道、新設步道及林道形成環路,並將分區劃設「大眾體驗區」、「寂靜區」及「竹林生活教室」。其中,「大眾區」服務對象為一般遊客、旅行社旅遊團,步道規劃遊程介於2~3小時之間;休憩景點設置多處可同時容納至少50人以上之設施。「寂靜區」則針對欲深度體驗竹林的客群設計,其與大眾區間隔一段距離,屏蔽吵雜及喧囂,區內另設靜心、療癒課程相關竹設施。
李綠枝建築師表示:「竹林療癒和登山健行感受截然不同。進行竹林療癒時必須靜語,讓身心安靜下來,以五感感受竹林的純粹。又因為身在竹林中,可以體驗被包覆的安全感,或坐、或臥、或躺,身心能全然放鬆內觀自省。」竹林更有別於森林,特別有種東方禪意。
甘銘源建築師則補充:「寂靜區因較難抵達,未來會與社區結合來營運。當地本來就有接駁業者帶客人到道路狹窄的石壁旅遊,希望將來有機會改為電動車接駁,並設立小型補給據點,以提供地方新的觀光模式。」過去草嶺石壁的旅遊多半是到商圈吃喝走逛,木馬古道也只有1至2小時行程,此類打卡式旅遊無法聚集人潮,未來若能有森林療癒的深度旅行方式,相信能為石壁注入新的產業能量。
資料、圖片|森林邦、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部分攝影|izzie p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