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le beaujour」全天候當代法餐!陳嵐舒主廚設計菜單,工藝、藝術品妝點空間如法式優雅宅邸

台北「le beaujour」全天候當代法餐!陳嵐舒主廚操刀菜單,工藝、藝術品妝點用餐空間如法式優雅宅邸

深入鑽研且致力推廣茶文化的「寶元紀」,不停透過餐飲、旅宿、策展等表現形式,將藏茶融入生活,邀人們品味其千年韻味美學。而在2022年,寶元紀獻上高級住宿與餐飲新選,繼在南投打造的「溪山行館」於3月揭幕後,坐落台北松江南京一帶的全新法式餐廳「le beaujour」也於10月亮相,其邀請曾獲「Asia’s 50 Best 亞洲最佳女主廚」的名廚陳嵐舒擔任廚藝顧問,獻上新穎的「全日 fine dining」體驗;亦攜手紐約空間設計師Lillian Wu,打造如法式大宅的優雅用餐場所。

_MG_4833
寶元紀打造「le beaujour」全天候當代法餐

如法式優雅宅邸的用餐空間

「le beaujour」一名汲取法文中beau(beautiful)與joure(day)兩個單詞,帶有「美麗的一天」意涵。為了呈現歡愉、優雅與愜意的品牌個性,寶元紀總經理蔡明倫從兩年前就開始物色地點,最終選定坐落松江南京一帶、由愛馬仕(Hermès)御用建築團隊RDAI所設計的法式風格建築。

_MG_4647
「le beaujour」意為「美好的一天」,用餐空間也呼應此歡愉、愜意且優雅的氛圍

餐廳空間設計上,Lillian Wu以「現代法國」為設計概念主軸,運用大塊的中性灰、銀、白鋪排空間,並簡化整體線條,以簡御繁,烘托出典雅氣息。而一樓以中性色調沙發建構起用餐區,搭配上引入日光的大片落地窗,創造如私人宅邸般的愜意氛圍,讓饕客在品嘗精緻料理時放下拘謹、放鬆享受;二樓同樣延續內斂色彩,但加入黃色沙發妝點,以活絡空間氣氛,一旁的桌椅區則提供更靈活、彈性的空間運用性;餐廳內也特別設置茶席,讓寶元紀的藏茶能以壺茶或各式茶類調飲的樣貌,豐富用餐體驗。

_MG_4729
「le beaujour」二樓空間

_MG_4536
「le beaujour」內設有茶席,供饕客品味寶元紀藏茶

  

工藝與藝術品妝點空間

不僅空間硬體規劃講究,le beaujour也有許多工藝與藝術品妝點,比如出自美國工藝家Lisa Stimpson的訂製裝飾玻璃作品,以貴金屬、漆等媒材結合蝕刻技術打造,讓這源於18世紀法國的的古老玻璃裝飾工藝重現在台北;加拿大藝術家Deborah Moss則打造了樓梯迴廊的樹葉裝置藝術牆面,透過純手工繪製、陶瓷燒製、大面積拼貼等手法,描繪隨風翻飛而起的秋天落葉;店內的弧形天花板也是凝聚工藝師心血之作,其藉大量手工貼上銀杏造型銀箔製成。

_MG_4785
加拿大藝術家Deborah Moss在樓梯迴廊打造的樹葉藝術裝置

_MG_4633
「le beaujour」用餐空間內有眾多藝術、工藝品妝點

此外,一、二樓餐廳內留白的牆面,也可見諸多當代藝術家作品,其中韓國藝術家Kibong Rhee以壓克力顏料等綜合媒彩創作的《Place without wind》,描繪了自身工作室環境霧濛濛、潮濕的景象,畫面中因渲染而呈現的膨脹感,為空間捎來一絲空靈氣息;台灣畫家高雅婷則一反山水畫無彩、乾燥的印象,透過《有海芋的風景》一作結合清逸明朗的西方油彩,以及清奇峻雅的傳統山水技法;現代水墨畫壇的指標性藝術家李重重則透過《Scenery with Water in Spring》一畫,展現了傳統水墨畫的沉著穩重與明亮色彩結合的趣味性。

_MG_4651
「le beaujour」用餐空間

 

陳嵐舒主廚規劃全天候當代法餐

le beaujour在餐廳廚藝顧問陳嵐舒的規劃下,以法式精緻料理為基礎,推出「All day fine dining」全新服務型態,從早上10點到晚上10點全天候獻上佳餚,其中菜色重現經典卻不為傳統束縛,且更趨近於當代的用餐型態和風格。

_MG_4707
「le beaujour」推出全天候fine dining餐飲形式

陳嵐舒提到:「經典法式料理的優雅與美感,滋味細膩深沈,我們可以透過台灣的食材重新演繹,加以各種技法與醬汁,呈現出新舊交疊的魅力。」也分享自己對當代精緻料理的看法,「所謂的Fine,不只是環境、食物奢華,當代的詮釋更傾向於料理的本質—所有的香草、食材可能都是剛採收、早上才到貨;高湯是剛熬好的,風味立體飽滿;甚至縮短廚房與餐桌的距離,只為讓賓客感受最新鮮的香氣與滋味。這才是現代Fine dining所追尋的一個目標。」

W_CY4630
鮭魚節瓜薄餅、紅洋蔥油醋與蕎麥

FotoJet (1)
左為黃金雞湯、青豆餃子、百合、酥脆雞皮、蝦夷蔥/法式洋蔥湯

 

因此,le beaujour選用高品質食材如手工奶油、果醬、有機蔬菜和放牧蛋等,從平日早午餐、午餐、下午茶一路至晚餐,以單點方式持續供應,期望讓人隨時隨地可以走進來點餐,決定自己用餐的節奏和時間;到了周末,則是充滿陳嵐舒主廚風格的精緻Tasting menu ,讓饕客完整體驗主廚手藝與法式料理的華麗感。而寶元紀的藏茶,將在一進門迎賓時喚醒客人的味蕾,亦化身餐點的最佳拍檔,勾劃出不同的風味曲線,進而讓藏茶的韻味豐富用餐的五感體驗。

FotoJet (2)
法式酥皮肉派、肥鴨肝、酸黃瓜香菜醬/龍蝦、迪耶普醬汁、舞茸、小蕪菁、羅勒

FotoJet
秋季園蔬/北海道干貝魚子醬

le beaujour 芃卓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118號

電話|(02)2567-2218

開幕時間|2022年10月20日(10月15日中午12時起,開放10月20日至11月30日的訂位)

資料、圖片|寶元紀

延伸閱讀

RECOMMEND

極致發揮植物力!台北米其林一星「A」春季菜單,單株植物根芽、莖葉、花朵零浪費入菜

2025年開春,台北米其林一星餐廳「A」正式入選由「世界最佳50餐廳」創立的餐飲指南「50 Best Discovery」年度全球關注餐廳,國際榜單再下一城。迎接好消息的同時,「A」也帶來全新春季菜單《根莖花語》(From Roots to Shoots)。

多元質地、多重口感,極致發揮「植物力」

《根莖花語》延續黃以倫(Alain)主廚在春季料理的「植物力」主題,每道餐點都完整利用同一株植物的根芽、莖葉、花朵等元素,將其獨特風味及自然生命力融於餐盤菜餚,實踐食材零浪費的同時也展現無邊創意。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台北米其林一星餐廳「A」。(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勃根地風味焗犢牛/酸辣蝦吉拿圈。(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根莖花語》菜單從「多元質地」和「多重口感」兩大途徑探索植物食材的風味之美。Chef Alain使用甜茴香、甘藍菜、彩色蘿蔔、櫛瓜、薑等蔬菜,或透過多元表現手法呈現同一種蔬菜、不同部位的風味,或將多種蔬菜匯集,善用不同料理技法展現蔬菜風味、質地的多變性,將植物力極致發揮。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花漾大蝦龍鬚酥/橙香蘆筍魚子醬。(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單一蔬菜的多種可能

菜單中這道「春茴墨魚白沙拉」以甜茴香為主角呈現:口感脆嫩、香氣清雅的茴香頭,搭配肉質飽滿軟糯的花枝,以氣味濃郁的茴香花點綴,陪襯的是富含營養價值的茴香葉;帶有青草和香料風味的茴香籽,則化身堅果蛋白餅,增添酥脆口感。在另一道菜色中,冬春之際多汁香甜的蘿蔔則以脆片、泡菜、醬汁等方式呈現,祛除過重的草腥味。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春茴墨魚白沙拉。(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一道料理匯集蔬菜的多元質地

台灣常見的十字花科蔬菜,在法國料理以「chou」稱呼,花椰菜、抱子甘藍、大頭菜、高麗菜等都包含在內,Chef Alain在同一道菜中匯聚了新鮮的花椰菜、油漬甘藍、香甜的蔬菜泥等,以多樣的料理手法展現蔬菜質地的多變性。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桂香甘薯火焰薄餅。(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醬汁提煉蔬菜鮮美

貫徹蔬果零浪費的料理原則,菜色醬汁也以植物食材為基底,例如冷前菜「干貝奶酪蜜糖豆」以豆莢作為醬汁;白沙拉搭配茴香高湯;鮭魚料理則運用了紅蘿蔔醬汁,展現各種蔬菜食材的原始風味與鮮美。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干貝奶酪蜜糖豆。(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薰衣草帝王紅鮭。(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搭餐飲品詮釋植物成長五階段

延續菜單概念,本季無酒精飲品設融合蔬菜、水果、花朵等植物元素,以植物的生長週期為命名靈感,從「種子」、「萌芽」、「花開」、「綻放」、「根系養分」等五階段的不同特性出發,既是「A」對春季的獻禮,也是對植物食材的深刻探索。

台北米其林一星「A」入選世界50大餐廳50 Best Discovery!2025春季菜單極致發揮植物力
(圖片提供:Restaurant A)

Restaurant A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282號4樓

電話|02-2721-8088

菜單價格|

・A,提供2人、4人位

午間套餐$4,850+10%、晚間套餐$6,850+10%,皆已含精選酒精或無酒精飲品pairing。

・A ROOM,VIP包廂

午間套餐$6,350+10%、晚間套餐$8,350+10%,皆已含升級款酒精或無酒精飲品pairing。

・Alcoholiday 香檳吧

每人低消$700+10%。

本事為台中「燒肉風間」設計新裝!灰黑色調、粗獷石材及氣派紅色旋轉梯構築「燒肉劇場」

台中「燒肉風間」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被封為台中必吃三大燒肉之一的「燒肉風間」,為迎接十週年,攜手「本事空間製作所」將公益本店改造為黑色系點綴亮紅色的摩登「燒肉劇場」。菜單也同步優化,牛肉全面升級為和牛,肉品品質與精修程度也雙雙提升;四款套餐中主打的「Feast」儀式感最足、集齊和牛各種吃法,直火燒肉、炙烤牛排、韃靼、澄清湯、漢堡排等一套滿足。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本店十週年新裝亮相。(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燒肉風間」2025新版菜單:「Fusion」套餐。(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台中必吃三大燒肉

2014年於台中公益路創立的燒肉風間,主打關西流燒肉,餐廳空間及餐點風格融合西方特色,猶如日本關西地區大方接受西方外來文化、兼容並蓄的地域風貌。店內精選日本A5和牛、澳洲和牛等頂級肉品,跳脫傳統日式燒肉、韓式燒肉的窠臼,根據和牛不同部位及切法搭配多種獨家醬汁燒烤,另提供多樣熟食、甜點選擇,十年來在台中燒肉激烈戰區框下一席之地。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公益本店十週年改裝,本事打造「燒肉劇場」

燒肉風間公益店十週年改裝,由本事空間製作所將原先以木質調為主的美式老酒館風格空間,改造為現代極簡的「燒肉劇場」。店面隱於厚實的炭黑大門後,推門入內即刻感受到挑高7米的氣派,鮮明的紅色旋轉樓梯聚焦視線。室內以灰黑色調為主調,採用肌理感強烈的石材、鐵件搭配聚光燈,屏除繁複裝飾,透過元素重複排列創造視覺韻律,並運用幾何、材質及光影的互動,塑造劇場張力及靜奢氛圍。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新版「Feast」套餐亮點菜色盤點

優化後的全新菜單包含4款套餐:「Pork+」、「Fusion」、「Master」及「Feast」,皆包含肉品、海鮮、小菜、沙拉、熟食、湯品、米食、飲品、甜點等。其中「Fusion」套餐人均1,500元就能享受日本A5和牛的脂香肉嫩;「Feast」則是燒肉風間首推,最富儀式感、最能體驗多元吃法的和牛燒肉盛宴,以下精選幾道「Feast」套餐的亮點菜色!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燒肉風間」2025新版菜單:「Feast」套餐。(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開胃菜|和牛韃靼

這道集結海陸風味的開胃菜,取日本A5和牛油脂適中、柔軟帶嚼勁的肩胛部位,調和秘製燒肉醬,桌邊拌入生蛋黃及魚子,盛裝櫻花蝦餅內上桌。脆口蝦餅、柔嫩和牛堆疊出口感層次,鹹鮮風味喚醒味蕾迎接和牛燒肉。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和牛韃靼。(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米食|磯雪昆布雲丹本丸

銜接開胃菜與燒肉的米食,首推這道「磯雪昆布雲丹本丸」,專人將於桌邊燒烤飯糰後,以北海道磯雪昆布包覆,最後點綴馬糞海膽,呈現外層酥脆微鹹、內裏綿密鮮甜的口感及滋味。除此之外,米食還有多種選擇,包含越光米、日本和牛/伊比利霜降雲丹舒肥蛋拌飯、鍋巴飯等。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磯雪昆布雲丹本丸。(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暖心鍋巴飯。(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和牛燒肉|牛舌、牛小排、肋眼上蓋

餐期來到高潮,燒肉盛宴以肉感濃厚、油脂豐富的肉品穿插搭配,包含厚切牛舌、入口即化的日本A5和牛牛小排、油花如大理石般細緻的「老饕」肋眼上蓋,並運用不同切法、厚薄、調味與配料,成就飽足而不膩口的過癮體驗。牛舌推薦加價享受「幻切和牛舌」,其採厚切、蓑衣花刀展現華麗視覺,炙火燒烤後佐蒜片、柚子胡椒或海鹽,可品嚐豐富油脂及柔彈口感。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幻切和牛舌。(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以肉之名

接續和牛燒肉,這道名為「以肉之名」的餐點更是將體驗推至頂峰。牛肉取日本A5和牛肋眼心部位薄切,肥瘦均勻、油脂細緻綿密,燒肉醬賦味後於烤網快速炙烤約五分熟,佐馬糞海膽與生蛋黃,帶來多層次的柔嫩化口與鮮甜滋味。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以肉之名。(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湯品|和牛澄清湯

邁入套期尾聲,由暖胃湯品平撫味蕾。碗內是肉質纖細的生和牛肉芯薄片,由專人於桌邊倒入澄清湯,讓熱湯融入和牛油脂香,熱氣中瀰漫馬告清新柑橘香氣,緩緩入喉溫暖脾胃。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和牛澄清湯。(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台中「燒肉風間」公益店新裝亮相!本事空間製作所以灰黑色調、粗獷石材打造「燒肉劇場」
甜點:閃電泡芙/大人風味自家產焦糖布丁。(圖片提供:燒肉風間)

燒肉風間公益本店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公益路二段171-1號

電話|04-2328-1855

營業時間|週一、三、四、五 11:30-16:00、17:30-00:00;週二 17:30-00:00;週六、日11: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