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岸有黏人的土地、壯闊的山海風光與豐沛的人文底蘊,而這裡的聲音地景更是獨一無二,山林、溪流、或是海潮,來自後山的聲音讓人無法忘懷。由臺東縣政府推動的「臺東美術館聲音藝術節」,已經邁入第三年;前兩屆邀請聲音藝術家駐館創作,今年一改模式,由策展人張溥騰邀請六組當代跨領域創作者共同展出,期間更舉辦工作坊、講座、市集與影展等活動,喜愛東海岸風光與當代藝術的朋友,快準備一趟臺東之旅,沉澱心情,跟著耳朵去旅行。
疫情讓我們重新思考時間與聲音的本質
臺東美術館第三屆聲音藝術節,策展人張溥騰聚焦在「消失的聲音 〔____〕 」主題,以空白括弧自由想像聲音從何時、何種方式慢慢遺失,而後來又從什麼角度慢慢尋回。展覽主題的靈感來源,來自於策展人對疫情期間的體會:「疫情以來,我減少了外出,也減少與人接觸的機會,時間知覺變得有些破碎,有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很快,有時候又感覺空氣凝結、時間靜止了,跟過去的時間感知不同。」
他認為聲音是展現時間的介質,「消失的聲音」可以是寂靜無聲,也可以是曾經存在的聲音隨著時代消逝,也可以是大自然界存在的聲音,人們也許感知得到,卻不曾聽見。因此藉由聲音重新探索時間和身體性的感受,在後疫情時代,重新理解聲音的本質與紋理。
裝置 x 錄像 x VR x 影像 聲音藝術創作的多元實踐
策展人張溥騰這次邀請六組共七位藝術家的作品,以多元表現形式探索聲音的本質。觀眾甫走入展館將先聽到鳥叫蟲鳴,然而再細聽將發現有些人造痕跡,這是機械動力藝術家蕭聖健的作品《午後》,以人造機械聲模擬樹林的聲音,透過這未來感的演繹,暗喻自然界聲音正逐漸消逝的環境議題。接著是黃大旺作品《台北聲音一日遊》,收錄並剪輯臺北市不同時間點的聲音,觀眾透過聲音將產生對城市的想像,並自行拼組成新的敘事線。轉身將看到張君慈《月潮搖籃曲:細胞》,以細膩形象呈現出生死的無限循環;而法國在臺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作品《藻礁》,則以虛構故事背景,收錄水中人耳聽不見的聲響。甫榮獲第79屆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大獎的陳芯宜,也帶來沈浸式VR作品《留給未來的殘影》;戶外則有聲音藝術家洪梓倪,與臺東在地音樂創作人斯馬里奧,今年現地創作的全新作品—聲音複合媒材裝置《動作的隱喻》,從田野錄製再重新取樣的聲音檔案,呈現文化記憶的改變、錯置與消逝。
陳芯宜-VR與舞蹈融合表現生命記憶的回放
今年甫獲得第79屆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的陳芯宜,在這次展出VR360作品《留給未來的殘影》,以舞者周書毅飾演一名生命即將結束的男子,透過「生前記憶續存服務」於臨終前回返記憶的某些瞬刻,召喚出全新體感世界。觀眾戴上VR裝備後,將沉浸於陳芯宜打造的虛擬場景中,透過各種聲響,包含醫療儀器「逼逼逼」的刺耳音響,以及演員莫子儀的口白,思考生命中最終將逝去以及被留存的各種可能。陳芯宜在臺東美術館也重現VR裡的重要場景,在一堵牆上張貼滿滿的紙片,象徵記憶的書寫與紀錄,觀眾將在展場體驗到劇場式濃烈的戲劇張力。
張君慈-從不曾聽見的聲音感受記憶的循環
張君慈作品《月潮搖籃曲》,曾獲得2020年南瀛獎新媒體類首獎。這系列作品探索介於可以聽見與不可以聽見的聲音;她利用冰的物質特性,製成了一個充滿了即興意味的發聲裝置:將收音裝置與紙條封於冰球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冰從凍結狀態逐漸消融、轉化為水滴,而紙張上的墨字也逐漸化開,這些細微變化所產生的聲音,是人們可以感知卻未曾「聽見」的。此次張君慈為策展主題「消失的聲音」,延伸發展新作《月潮搖籃曲:細胞》,在作品中增加三個敘事:太平洋牡蠣、珊瑚,以及人類,由生物體周而復始所經歷的過程以及冰塊消融的聲響,讓觀者全神貫注於時間與記憶消逝又重現的循環。
臺東美術館第三屆聲音藝術節,以「消失的聲音 Disappearing Sound」為主題,自10月15日起至11月13日展出。美術館同時舉辦跨域聲音展演市集、聲音系列講座、聲音敘事影展等活動,以及從山林、溪流、城市到海洋的「耳朵帶路」聲音工作坊,打開觀眾多元聲音藝術體驗。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關注「臺東美術館聲音藝術節」臉書粉絲頁
【|消失的聲音〔____〕 |_ 系列活動 】
〔跨域聲音展演〕:7/2、7/3、10/15、10/16
〔消失的聲音藝術展〕:10/15-11/13
〔聲音敘事影展〕:10/29、10/30
〔聲音系列講座〕:10/1、10/22
〔耳朵帶路工作坊〕:7/9、8/6、9/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