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io Shikai 為花蓮策畫的「在呼吸 in spire」植物概念展,結合 27 種花蓮在地植物,連結大自然與人的內心狀態,呈現萬物有靈的世界觀,並透過各界名人有聲語音導覽互動,規劃了行跡、彎身、採食、呼吸這 4 大主題展區,背後意義則代表著獵人、工藝、飲食、信仰。而在各區的植物呈現上,邀請到三位藝術家分區創作,呈現其萬物有靈的細膩思維。此外,現場也提供設計感十足的收納信封,讓大家「採集」植物,收藏各區植物介紹扉頁,成為觀展後能夠帶回家的花蓮靈感冊。
以五感詮釋花蓮萬物有靈的信念
花蓮是一個擁有 44 座百岳與 175 公里長海岸線的城市,保有豐富的原民文化與古老智慧,更是生態風景最為豐沛的地方。「在呼吸 in spire」展覽結合「in(進入)」與拉丁文字根「spire(呼吸) 」,而成為「inspire(靈感)」,說明植物帶給我們的信息,體察「萬物有靈」的身體經驗。概念展帶來的寧靜時光,歡迎所有繁忙生活的人們前來,緩緩感受何謂「慢」與「呼吸」。
3位藝術家作品
賴怡璋結合動物骨骸與植物創作具東方美感的立體雕塑
賴怡璋善於將所經歷的一切以植物語彙記錄與轉譯,成為探索世界與傳遞情感的途徑,並在每一次的嘗試與理解中,以植物建構出一個專屬自我的世界體系。此次在採集中,跟隨高山森林基地的馬中原共同入山,馬中原分享獵場裡海岸布農如何進入山:「我們走動物經過的山陵線, 看季節變化時動物的棲息地會跑到哪,極度的安靜與觀察,把自己的身心狀態變成山裡的風,模仿風吹過地面的樣態,當你放空,再度回到你身體裡面的訊息會非常完整。」從動物的軌跡瞭解植物,因而感受到整個山林的動態、氣味、風向、空間。
賴怡璋便透過跟隨獵人的腳步,探查花蓮山上的小徑與植物,從中採集、轉譯、創作,體現植物於森林中生態林的樣貌,並將相關的素材搭配其中,呈現自然/動物與人的精神性以虛與實的方式合而為一,精巧的將動物與植物的共生概念微縮於一座座獨立的裝置藝術。
AUR 張育豪以攝影詮釋人體與四季野菜的結合
於2021年創立個人工作室AUR的張育豪,以藝術指導為核心服務,搭配攝影、平面設計等手法,擅長以不同視角重新解構品牌樣貌,並透過自然與人文風景等日常生活美學,勾勒出品牌有別以往的面貌與可能性。
花蓮野菜的飲食,食材循著氣候輪轉,建立起強壯的時間軸。敬仰自然的人相信,選擇靈所需要的食物,就是接受自然給予的東西,如同祭師巴奈・母路所說:「這個季節該吃到的都要吃到,如果把植物、魚都視為靈的話,這個時段你就是得跟這些靈相遇,你才會完整你這一年的靈的功課、互動。」當人可以順應土壤與節氣,就能與自然連結、察覺身體的需求。
藝術家張育豪因而將人體肌理與野菜作為結合,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各種情貌,從肌膚細膩的紋理中相應著大地土壤的野性,隨著模特姿態的扭身、彎曲相偎著四季野菜的型態,如同彼此共生、共同棲息的詩意感。構圖亦能見出不同形式的呼應關係:葉脈網絡與肌膚組織的異同、人體曲線與蜿蜒枝莖之蔓延、果實紋理與水珠共融。
影像色調渲染則體現出季節層遞的過渡色彩,表現四季時序的遞嬗循環,照映植物生長的變化萬千。「人體之於天地,植物之於自然」,各自構築出一幅幅風景,模糊且交融了人體與植物的界線,展區更搭配了阿美族耆老的採集野菜歌曲,在觀看作品的同時,也能親自感受採集時大地與人之間的聲音風景。
KRIS KANG 傳遞植物靈性的流動氣息
KRIS KANG 拍攝作品涵括音樂、藝術誌、雜誌、舞台、文學、商業拍攝等,其具有敘事感的攝影,總帶有優美且如詩一般的構圖。此次跟隨探訪祭師的腳步,於山林中採集具有能量的祭儀運用植物,萬物有靈,可於大地時序中感知,歲時祭儀即是與山共存的人,透過儀式,向自然表達感謝,同萬物吐納養氣。如祭師將植物作為與靈溝通的道路,告靈時以生薑強烈的氣味來連結祖靈,以帶小米香的酒氣敬天地。
「當我們在山林裡採集的時候,那個植物會微微的晃動,像是跟我們說:『孩子呀,來到我跟前。』這時我們便會知道,這次的祭儀是要採他來一起完成。」祭師說道。KRIS KANG 以現地創作的方式,利用現場物件,反射出植物的影子,另其擁有晃動與流動感,使觀者能夠透過植物生長姿態學習呼吸,共感能量在身體裡流動;在吸與吐之間延伸出一場純粹個人的生命儀場面貌。
展場裝置設計則以忽明忽暗的燈箱裝置,搭配具有神性的攝影畫面,表達祭師自身與自然連結儀式中尋求與萬物靈魂交會瞬間,進而獲得來自祖先的訊息與指引,使觀者意識到『呼吸』這個與生俱來的天賦如此珍貴,引導著每個人思考生命本質,找到與宇宙萬物共同存在平衡方式。
「在呼吸 in spire」概念展
l 展覽日期:2022 年 10 月 22 日起
l 展覽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9:00-17:00 每週一休館
l 地點: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第二企劃室 ( 花蓮縣花蓮市文復路6號 )
資料提供|Studio Shikai
文字整理|Adela Cheng